猛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猛将,汉语词汇。拼音:měng jiàng。释义:勇敢、威猛的武将。在古代战场专指拿着兵器例如刀,剑,戟,槊,长枪,矛,弓箭等和敌军正面作战无人可挡的那些将领。比喻不怕困难,敢于进取的人。[1]
出处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
例句
勇猛的将领。 《史记·留侯世家》:“ 黥布 、天下猛将也,善用兵。”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乃者,命遣猛将,共行天罚,诛灭虏知。 《晋书.卷三三.石苞传》:先帝决独断之聪,奋神武之略,荡灭逋寇,易于摧枯,然谋臣猛将,犹有致思竭力之效。 唐 杜牧 《燕将录》:“于是任智画策,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 河 。” 宋 辛弃疾 《西江月》词:“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震山东。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 南岳 会议是在十一月尾上召开的,我只是在闭幕的一天赶去参加了一次,依然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