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焕然壹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焕然壹居
图片来自hk01

焕然壹居英语:De Novo)为香港市区重建局首个自行发展的住宅项目,位于香港九龙九龙城启德发展区沐翠街3号,毗邻启朗苑启德一号德朗邨,有3幢高座(H1、H2及H3)及1幢低座(L1)的住宅楼宇,以私人楼宇标准兴建,合共提供约484个单位,单位实用面积约332至675平方呎不等,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总承建商为宝登建筑有限公司,整个项目发展成本约为24亿港元。项目于2016年6月落成,2016年首批楼换楼重建户率先入伙。

历史

“焕然壹居”原属市区重建局首个自行兴建的住宅项目,一个给予受重建项目影响的合资格住宅自住业主的“楼换楼”计划。香港特首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有关增加资助出售房屋的政策纲领,市建局决定在启德发展项目“焕然壹居”中,拨出约七成共338伙,作资助房屋销售,同年12月市价八成出售,折扣后单位售价介乎340万元至890万元,于2016年1月初发售,而“焕然壹居”资助出售房屋计划已于2016年5月20日结束。馀下的146伙则仍留作给予“楼换楼”计划的合资格住宅自住业主。

单位

“焕然壹居”有3幢高座、1幢低座大厦,提供484个住宅单位,九成单位坐北向南,实用面积由332至675平方呎不等,当中以一房单位占最多有224个,实用面积为444至476平方呎。8个是开放式,213个是1房单位,117个是2房单位,但3房约675方呎的大单位留作“楼换楼”安排。

设施

项目参考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空中花园游泳池的设计,将3幢楼宇的高层天台“打通”,连接成一条占地过万呎、可远眺维港景色的天空观景长廊,并设有烧烤场地、健身室、多用途活动室及音乐室等。[1]项目亦透过绿化设计,每年可减少17%耗电量,相等于每年节省约100万元电费。

申请资格

“焕然壹居”申请门槛较新居屋香港房屋协会绿悠雅苑高。市建局指,申请人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亦放宽予单身人士申请,过去5年在香港没有持有任何物业,亦未曾接受其他房屋资助。市建局不会预设特定的单身人士名额或拣楼的优先次序。入息上限为60,000港币,资产上限为150万元。市建局行政总监林濬坦言,近年社会有声音指大学生未毕业申请资助房屋,今次冀初次置业的年轻家庭受惠。主席苏庆和则指绿表者已受惠于公营房屋资助,“任何方案都总有人无份”。

市建局指,共接获12685份申请表,取消重复和无效支票申请后,初步核对有12642份有效申请,合资格拣楼者有3068人,并且于3月2日举行搅珠仪式。[2]

销情

在楼市吹淡风下,加上曾被误会是居屋(部份申请者原以为是居屋价和有政府负起按揭担保),结果“焕然壹居”销售反应冷淡,最终只有167名单身申请人及156家庭申请者购楼,放弃比例高达九成,更试过一日有获邀的申请人全部“甩底”。有2名申请人挞订损手数十万港元离场。由4月5日开始至5月20日,最终售出323个单位,当中52%为只准购买开放式或1房单位的单身申请者,开放式和1房单位亦全部售出。市建局指董事会稍后将决定合适方案处理剩馀逾600万元以上的单位,直至该批单位可以2016年12月31日后以市价出售。

介绍

2017年4月27日,市区重建局以市价696.7万至898万元,每平方呎约15,043元至16,450元,或实用面积介乎442平方呎至562平方呎,包括一个一房单位及15个两房单位,在公开市场售出16个“焕然壹居”的货尾单位。

批评

一度不接受单身人士申请

对于市建局不接受单身人士申请,网民批评房屋政策完全没有理会单身人士的感受,不少人因无法置业而未能结婚,认为应放宽让单身者申请,以便结婚置业。有市民认为不容许绿表人士申请是不合理,因有助加强公屋流转。[3]到11月24日,市建局为免引起法律诉讼,放宽资助房屋项目“焕然壹居”的申请资格,单身人士都可以申请。不过,市建局未有在董事会上交代具体细节,包括单身人士的申请资格、获分配的比例等。

单身申请人月薪上限达6万元引争议

2015年11月,市建局为免引起法律诉讼,放宽资助房屋项目“焕然壹居”的申请资格,单身人士都可以申请。不过单身申请人月薪上限达6万元,不少人士批评以公帑资助他们置业。事件引起4名不同党派的立法会议员兼市建局非执董联署(民主党胡志伟、民建联蒋丽芸、公民党郭荣铿及工联会麦美娟)要求召开特别会议重新讨论该屋苑的申请资格,结果把单人申请者的入息限额下调至3.35万元,顺了"民意",却失去了本意,变成不沦不类的政策,令部份原本买得起的单身人抽不到, 部份抽中了的单身人却买不起。

市建局行政总监指“焕然壹居”事件属“政治污染”

最终市建局虽下调将单人申请者的入息限额下调至3.35万元,但市建局行政总监林濬在董事局昨日开会前,发电邮予所有董事,内容提及“焕然壹居”事件属“政治污染”,等同香港大学副校长任命事件。市建局非执董胡志伟回应指,林濬以港大风波等同是次事件,比喻不伦,同时批评市建局借机密文件作挡箭牌,做法并不健康,亦非与时并进的限制,令公众难以讨论。[4]

食水样本疑含铅超标

市建局在2015年指“焕然壹居”的水管以成本较高的银焊料接驳,可杜绝铅水问题。唯到2016年1月,有报章按照政府认可化验所指示到单位抽取4个水样本化验,发现1个含铅量达每公升水13微克,超标三成;另一样本亦接近标准上限。而市建局发声明指质疑传媒检验不合标准。[5]

市建局高层警告“焕然壹居”低收入业主恐变夹屋“楼蟹”

2016年1月,网媒《香港01》取得市建局董事会的内部电邮,发现行政总监林濬2015年11月底已预警,当楼市大幅逆转时,一班成功中签的低收入人士,极可能沦为“负资产”收场,市建局届时很难不提供补助,这正是当年很多夹屋申请者变成负资产的状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