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墩台。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
建築構造
烽火(the Beacon Tower),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
烽火台通常選擇易於相互瞭望的高崗,丘阜之上建立,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庫等建築。
烽火台之間距離一般約為十里,通常選擇易於相互瞭望的高崗,丘阜之上建立。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烽火台一般獨立構築,也有三、五個成犄角配置為烽堠群的,烽火台的形狀因時因地而不同,大體為方、圓兩種。
關於烽火台的結構和應用情況,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簡有說明:「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廣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漢簡中還表明當時守烽燧的人數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長一人。戍卒平日必須有一人專事守望,有一人做飯,其餘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點烽火時用的柴草)等工作。
名稱由來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
主要功能
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於偵查,同時有敵入侵時,可以燃燒稻草等可燃物,這樣可以用煙火通報敵情,以讓下一個崗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台、牆台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
敵台可充作傳遞烽火信息的墩台,沒有敵台也沒有適於點烽的牆台的地方,按傳烽路線必須建有烽火台。
薊鎮總兵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講:「自古守邊不過遠斥堠謹烽火。薊鎮以險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緣軍馬戰守應援素未練習分派,故視烽火為無用。今該議擬呈會督撫參酌裁訂:凡無空心台之處,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內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約相去一、二里,梆鼓相聞為一墩.」
戚繼光還制定了傳烽之法,編成通俗順口的《傳烽歌》讓守台官兵背誦熟記。經過嚴格訓練,負責傳烽的守軍能以烽火準確傳遞軍情,而且迅速,一般三個時辰就可傳遍整個薊鎮防線。 烽火台是白天點狼糞,晚上然柴草,白天燒狼糞用煙比較明顯 晚上燒柴草靠火光報警。
警戒方式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遺址發掘中獲得的《塞上蓬火品約》,把漢代建武初年長城的蓬火制度記錄得相當清楚,該漢簡講當時的蓬火品約由都尉府一級的軍事機關發布,只對所屬候官塞有約束力,品約因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號和總的準則卻大體相同。
警戒信號大致有六種,即:蓬(蓬草,有學者認為是草編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籠形物)、表(樹梢,有學者認為是布帛旗幟)、鼓、煙、苣火(用葦杆紮成的火炬)、積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舉蓬、表、煙,夜間舉火,積薪和鼓晝夜兼用;舉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為界限,凡不滿一千人只燔一積薪;超過一千人燔二積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時,則燔三積薪。積薪之外,還附有舉蓬、舉表、舉苣火的不同規定;並因敵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間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體的規定。
如果匈奴人入塞圍困亭障,已來不及下亭障燔薪時,白天則舉亭上蓬或加一煙,夜間舉「離合苣火」。「離合苣火」是處於「虜守亭障」的緊急而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信號,即幾把苣火一會兒分離,一會兒又合攏。如果被圍逼的亭障不能發出燔積薪的信號,距離最近的另一座烽燧應按規定照常舉蓬燔薪,把信號準確傳遞出去。
《塞上蓬火品約》還規定,如果發現所報的信號有誤,則應立即「下蓬滅火」,取消所發的信號,並寫成書面報告,迅速傳報都尉府。若天氣惡劣,或亭燧相隔過遠,在「晝不見煙,夜不見火」的情況下,應立即將情況寫成書面報告,用加急的傳遞方式報送上級。
有的漢簡還記錄了某烽燧的守備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報警物布蓬、布表、苣、積薪、鼓;建築器物椎、瞄準器械「深目」,防禦武器弩、槍、羊頭石等。並表明當時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長)管理的。候官統候史,候史管燧長,負有保管裝備,修葺建築物、管理「天田」,巡視檢查與及時匯報的職責,候官則向都尉負 責。為了保證烽火制度的嚴格執行,漢代有一整套嚴密的制度。 [1]
烽火戲諸侯
相傳三千多年前周朝幽王性情殘暴喜怒無常,自從絕代佳人褒姒入宮後終日被美色所迷。從此幽王的王后申後被幽禁在冷宮但敢怒而不敢言。
一年後褒姒生了個男孩幽王十分喜愛;取名伯服。褒姒從此暗地安排派自己的心腹宮人暗中監視申後尋機報復。
申後過着孤單的生活心中萬分愁憂。一天一個年齡較大的宮女深知王后心事,便向王后獻計,讓她假裝有病,叫她的母親溫媼以看病為名,乘機將她的書信送給父親申候和太子宜臼,令太子回京再作商量。申後聽了依計而行,並送給母親溫媼一匹綢緞,那封密書就藏在綢緞之內。
誰知溫媼從申後宮中出來,卻被早已監視她的人捉住,送到褒姒面前,並當場搜出藏在綢緞中的密書。褒姒盛怒之下,將申後送給溫媼的綢緞撕成碎片,並將此事告知幽王。幽王不分青紅皂白,將溫媼一劍兩斷,廢太子宜臼為民,立褒姒為王后,立伯服為太子。
褒姒做了王后,宮內大權逐漸被她獨攬了。內自宮女外自朝臣沒有不奉承她的,幽王對她更加寵愛凡事百依百順。
褒姒入宮後,從來不笑,這事使幽王覺得美中不足。他曾用過不少方法要逗褒姒一笑但都失敗了。有天幽王問褒姒什麼最好聽。褒姒說: 「那天捉住溫媼一氣之下,將申後送溫媼的綢緞撕了,這撕綢緞的聲音倒是十分好聽。」幽王一聽當即下令每日送一百匹綢緞進宮叫宮女們撕給王后聽。可是褒姒還是不笑。幽壬又下了一道聖旨凡宮內宮外如果能使王后一笑者,賞黃金千兩。
奸臣虢石父聽了想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幽王: 「先王在世時因南戎強盛,惟恐侵犯因此在驪山設了二十多處烽火台,又設置了數十架大鼓。一但發現戎兵進犯便放狼煙,煙火直上雲霄,附近諸侯見了,就發兵來救。我王要使王后一笑,不妨帶她去游驪山,夜點烽火,眾諸侯一定領兵趕來,上個大當,王后看了必定發笑。」幽王聽了依計而行,即備了車仗同王后來驪山遊玩。
當時有個叫鄭伯友的諸侯,正在京都,聽了這一消息,大吃一驚,急忙趕到驪宮奏道: 「先王在世設烽火台是為緊急之用,今天無故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點烽火,有誰信之?那時何以救急呢?幽王不聽勸阻,並令立即點燃烽火。
附近諸侯看到烽火點燃,以為京都有敵進犯,個個領兵點將前往驪宮,待趕到驪山下,卻不見一個敵兵,只聽宮內彈琴唱歌便議論紛紛。這時幽王正和褒姒飲酒作樂,聽得諸侯到來,便派人去向諸侯道謝說: 「今夜無敵有勞各位。」諸侯聽了面面相覷,只好帶了兵卒恨恨離去。這時褒姒在樓上看見眾諸侯白忙一陣,不覺撫掌大笑。幽王一見大喜,當即賞給虢石父黃金千兩。
幽王的所作所為觸怒了申國侯。申侯便聯結南戎三面包圍了京都。虢石父得知面奏幽王: 「目前事情緊急我王快派人去驪山點放烽火,召來諸侯以禦敵兵。」幽王立即派人點了烽火,但由於他上次失信於諸侯,諸侯認為天子又開玩笑,都按兵不動。
幽王等不到救兵,只好帶着伯服和褒姒逃走,半路上被戎兵捉住,戎主殺了幽王、伯服,但見褒姒容貌美麗沒有殺她。這便是自古留下來的一句俗話: 「一笑失江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