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華園日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清華園日記》乃是季羨林在清華大學求學時所記。日記文字率真活潑,真實記錄了國學大師大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譬如:外文學習總感悲觀但還是下決心要學好,受不了規定的功課喜歡圖書館的自由閱讀,想看書不能沉下心想不看又丟不開,作文時忽而才思枯竭忽而思如泉湧,為生活費發愁為畢業去向發愁,考前臨時抱佛腳考後大罵教授,對應制式畢業論文感到無聊又不得不為,借看女子籃球賽機會去看女生大腿……

本書收錄季羨林1932年至1934年在清華大學上學時所寫日記、大學成績單、同班同學名錄,輯錄在此期間創作的散文及回憶師友的文字。依照日記原稿對日記中記載的人物、地點、事物、活動等,包括文字錯漏進行細緻考證,重新注釋,並增添人物索引,以期還原一個更真實立體的季羨林。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國際著名的東方學家、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1946年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後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一生筆耕不輟,學術研究、文學創作兩不誤,著作極豐。《清華園日記》《留德十年》《牛棚雜憶》等作品暢銷不衰。

葉新,安徽歙縣人。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博士。中國編輯學會理事、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理事。多年來鍾情於「季學」研究,發表有《季羨林的同班同學》《青年季羨林清華購書記》《季羨林本科畢業論文考證》《季羨林的荷爾德林早期譯介研究》等。

原文摘錄

驀地西邊又一閃——是一顆流星。然而誰都不以為這就是所等着,渴望地等着的奇蹟,都以為還有更大的奇蹟出現、最少也得像玩盒子燈般的下一陣星。然而結果是失望——仍是隔半天天空里一閃,一顆流星飛過了,趕着去幻滅。 過午看「紅樓」。原來看到寶玉寶釵提親便不忍再見了。我看到林黛玉的孤獨,別人的瞞她,總動感情。我這次再接着看,是拿看劊子手殺人的決心看下去的。但終於把九十七回——黛玉死——隔了過去。

書評

在我的老家山東臨清,有倆名人:一位是張自忠將軍,一位是季羨林先生。唐園的張自忠比官莊的季羨林大20歲。

清華畢業後,回濟南當了一年的老師後來沒忍住還是去德國留學了 《日記》裡面收入了季老寫於1932-1934的日記,當時他在清華外國語文系讀大三和大四。雖然他說在出版時說「決定不刪,一仍其舊,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成為聖人」,其實編輯時還是被刪改了一點點,類似「避聖人諱」的操作。


那時候的北平和今天的北京不一樣,中南海還是公園任人進出,從清華進城要先乘汽車再換驢,路費一元。要知道清華學生每月伙食費才六元。 他從郵局訂購,一套二百元的書眼都不帶眨一下的,在當時可謂是揮金如土了——

能有這麼一部Holderlin全集,也真算幸福,無怪昨天Ecke說:「你大概是中國第一人有這麼一部書的。」

二十九路軍的大刀隊


1933年,二十九路軍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帶着大刀隊在古北口與日軍激戰。象牙塔里的清華的大學生,才能安然的上課、打球、讀書。 他是個公子哥,家裡寄的錢晚到一天就急赤白臉的,「錢來了,喜極」然後就趕緊去花掉。整天胡吃海塞,吃烤鴨吃荸薺吃大鴨梨。聽說太廟裡飛來了一群鶴,也要約上同學大老遠的進城去看看。上課是捧教授的場,下課就聊天,喝檸檬汽水。 但是除了這些「紈絝」的活動,當然還要上課學習,他不僅學習了主課德語,還學英語、法語、俄語,海量的讀書。喜歡運動,打網球打棒球打手球打籃球游泳打牌,但是更喜歡看別人運動——特別是女生打籃球。 還非常喜歡睡覺,年輕真好。 在他開始創作之前,所閱讀的大多是外國詩歌類的書,等開始作小品文後,才大量閱讀國內的書籍報刊雜誌。

他的老師有葉公超、吳宓、俞平伯、朱自清、冰心、鄭振鐸等大師,但是他的同學知名的有華羅庚、喬冠華等,他說:「清華四年,主課其實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反而一門選修課一門旁聽課對他後來的道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選修的是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旁聽的是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他對陳寅恪評價極高,說「他的分析細入毫髮,如剝蕉葉,愈剝愈細,愈剝愈深,然而一本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斷,不誇大,不歪曲,不斷章取義,他仿佛引導我們走在山陰道上,盤旋曲折,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最終豁然開朗,把我們引上陽關大道。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無法比擬的享受,能給我這種享受的,在國內只有陳師一人。」魯西北說話經常省去「老師」的「老」字,

做注釋的葉新,看來對魯西北方言不太了解,有幾處注釋和校正明顯都錯了。比如「家去看看」給校正成「回家去看看」,臨清方言裡說「回家去」的時候通常都要省略「回」,這樣校對其實屬於畫蛇添足了。還有比如「下午一點」魯西北方言一般會省去「午」字就說「下一點」;「星期天」一般都省去「天」就說「星期」。

◽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媽的。◽Holland用法文說了兩遍,我沒聽懂,下班再問,她就不說了,真老混蛋。◽所謂看女子籃球者,實在就是去看大腿。說真的,不然的話,誰還去看呢?◽說實話,看女人打籃球,其實不是去看籃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開口總說「為什麼不抵抗呢?」也就等於說「別人為什麼不去死呢?」◽楊先生說:古北口丟了——我不信。看晚報——真丟了。報上警告蔣王八蛋不要為李鴻章第二。◽因為女生宿舍開放,特別去看了一遍。◽我想作幾年事積幾千塊錢,非去一趟住三四年不成,我今自誓:倘今生不能到德國去,死不瞑目。


◽吳宓把《中西詩之比較》paper發還,居然給我 I,真渾天下之大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想着昨晚葉公超對我的態度——媽的,只要老子寫出好文章來,怕什麼鳥?葉某真太不通,我以後不理他了。◽《文學季刊》再版竟然把我的稿子抽去了,巴金等看不起我們,當在意料之中,但我們又何曾看得起他們呢?巴金之愚陋淺薄,真令人想都想不到。◽朱光潛真是十八成好人。◽無錫梅園,這裡的女人很風騷。◽一上課,照例又來了,paper、reading report……媽的,一大堆,一大串,我這是來念書的嗎?◽晚上有人請客,在合作社喝酒,一直喝到九點,我也喝了幾杯。以後又到王紅豆屋去聊,從運動扯起,一直扯到女人、女人的性器官,以及一切想象之辭。於是皆大歡喜,回屋睡覺。◽《石點頭》,短篇的,描寫並不怎樣穢褻,,,「日」改成了「同」,後邊還有刪減。

◽我一向認為,今天的青年,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特別是想做一點學問的話,則必須能認識繁體字,某人說的「識繁寫簡」一句話是極有道理的。因為無論把簡化字推廣到什麼程度,絕不能把中國浩如煙海的古籍都簡體化了,那是無法想象的事。◽我對希臘文本就有很大的趣味,我老以為希臘文學是人的文學,非學希臘文不行。◽詩是不可解釋,即便叫詩人自己解釋,也解釋不出什麼東西來,只是似有似無,這麼一種幻覺寫到紙上而已。◽詩之所以動人,一大部分是在它的音樂成分——音樂表示感情比文字好。

◽周作人的意見,不以奇特唬人,中庸而健康。周作人先生所寫的東西,在平常實在引不起我的趣味,然而經他一寫,都仿佛有了詩意,栩栩活動起來。我讀周作人的文章,我的印象是,自然,仿佛提筆就來似的,我覺得好,但是叫我那樣寫,我卻不行。◽真想不到今天會能同巴金見一面,自我讀他的《滅亡》後,就對他很留心。無論怎樣,他是很有希望的一個作家。◽胡(適)先生淺薄(大不敬!),無論讀他的文字,聽他說話。但是,他的眼光遠大,常站在時代前邊,我是承認的。◽廚川白村的思想,我總覺得很Moderate的,與中國的周作人先生相似。《苦悶的象徵》,現在讀起來真覺得好,中國只要有個白村就夠了。◽中國新詩人只有徐志摩試用Metre,不過這在中國文是非常難的,這是我所以對徐志摩有相當崇拜的地方,無論別人怎樣罵他。◽讀完《創造十年》我第一就覺得郭沫若態度不好,完全罵人。◽李達譯《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比看英文還費力。我從這書看出來,用叫人懂的文字並非不能把意思全表達出來。我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非用這種天書似的文字不行?◽這次接着看《紅樓夢》,是拿着劊子手殺人的決心看下去的,但終於把九十七回——黛玉死——隔了過去。◽荀慧生身高,做派頗attractive,再不客氣說就是「浪」,唱的不好。◽濟南山水的大缺點就是不幽不秀,千佛山尤其厲害,孤零零一個饅首似的山,沒有曲折,沒有變化,不過因為多了幾棵樹,在濟南就成了寶貝。◽臧克家說:羨林先生不論何人,他叫我往前走一步,不知他叫我怎樣走——真傻瓜,怎麼走?就是打入農工的陣里去,發出點同情的呼聲。作了一篇《再評<烙印>》,是罵臧克家的,不意給曦晨看見了,以為有傷忠厚,勸我不要發表。◽看《陶庵夢憶》,有幾篇寫的真好。。。。游廠甸,我老希望能看到一本《陶庵夢憶》之流的書,做夢。。。。讀完《陶庵夢憶》,明人小品實有不可及者,張宗子文章尤其寫得好。 我趕緊去買了陶庵夢憶 ◽看到沈從文給長之的信,裡面談到我評《夜會》的文章,很不滿意。倘若別人這樣寫,我一定罵他,但沈從文則不然,我趕快給他寫一封信,我不希望我所崇敬的人對我有絲毫的誤解。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