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魚之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如果推理小說一定要有死亡,這本書所觸及的或許就是最殘忍最令人絕望的一種情境。
一起事件,一個人的一生因此改變。仿佛跌入蛛網般絕望的掙扎,可這黑暗的盡頭在哪裡?世界還會有光亮嗎?薰子放棄所有,堅持守護的這一切真的像想象的那樣嗎?
我心裡的可愛寶貝,卻成了別人眼中駭人的怪物。他們說我把瑞穗當成玩具,說我在玩弄一個死去的人。我不懂,瑞穗明明還活着,他們為什麼說她死了呢?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絕望的守護,遙遠的念想,無盡的掙扎。當希望變成一種絕望,痛苦有如無邊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戰人性與道德的界限,對人類心中之愛的終極考驗。
★《解憂雜貨店》之後,東野圭吾又一部慰藉人心之作。
既悲傷又溫暖,這是一個讓我們重新面對人生的故事。
★如果推理小說一定要有死亡,這本書所觸及的或許就是最殘忍最令人絕望的一種情境。
★一個讓人流淚,也讓人收穫堅強的故事。
★沒有一部推理小說,像這樣令人心碎;也沒有一本書,像這本書一樣給予我們「生命」的信念。
★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這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讓所有人陷入深思。在閱讀中,和薰子一起體會那種跌入蛛網之中拚命掙扎的絕望。
★掀起熱議,挑戰人性與道德的界限!
★寫出這樣的故事真的好嗎,我現在仍然在煩惱之中。(東野圭吾)
寫出這樣的故事真的好嗎,我現在仍然煩惱着……——東野圭吾
「即使世界陷入癲狂我也有非守護不可的東西。」薰子這句話對我造成了強烈的衝擊。我也想擁有像薰子那樣的堅強。——筱原涼子(日本知名女演員)
作者簡介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進入文壇。
1999年,《秘密》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005年,《嫌疑犯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直木獎。
2012年,《解憂雜貨店》榮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
2013年,《夢幻花》榮獲第26屆柴田煉三郎文學獎。
2014年,《祈禱落幕時》榮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東野圭吾作家生涯30周年,出版重磅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沉睡的人魚之家》。
原文摘錄
沒有任何看法,因為我沒有理由去說服這些人,那些人也不會來說服我。我覺得這個世界的意見不需要統一,有時候甚至不要統一反而比較好。 「新章小姐,」江藤開了口,「為了避免你誤會,我想要聲明,我們完全不希望有其他孩子趕快腦死。我和我太太也曾經討論過,即使已經籌到了款項,決定要出國接受移植,也不能期待捐贈者出現,至少不能說出口。因為當有捐贈者出現,就代表有孩子去世,會有很多人為此感到難過。我們認為移植手術是接受善意的施予,絕對不能要求或是期待。同樣,我們也無意對無法接受腦死、持續照顧病人的人說三道四。因為對那些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還活着。既然這樣,那就是一條寶貴的生命。我是這麼認為的。」
書評
如果一個人,需要你去決定是否判斷他死亡,你會怎麼做? 如果這個人,是你的至親至愛之人呢? 不去判斷他是否死亡,就可以當做他還活着,就可以自欺欺人的說他一直在我身邊陪伴,雖然他已經失去了意識,已經變得不再是那個人,已經沒有了靈魂。 東野圭吾的書一如既往的令人深思。看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看完卻發現其實很多問題並沒有絕對的答案,有的只是如何選擇。我可能並不認同你的看法,但是在你不傷害到別人的前提下,我尊重你的選擇。這便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吧。 【母愛】 熏子對於女兒的愛使他難以接受女兒已經離開的事實,她做了很多外人看似瘋狂的做法,但是自己樂在其中。她自欺欺人的騙自己女兒還活的好好地,只是睡着了。只是那種機器支配身體做出的動作,真的能表示這個人還活着嗎?一個沒有意識沒有靈魂的身體,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很多人難以理解她的做法,認為明明已經去世的人,還不肯接受現實有什麼意義;明明可以進行器官的捐獻,讓更多的孩子活下去,卻非要固執的守着這樣一具「屍體」,到底有什麼意義?可是對於熏子而言,是有意義的。對她來講,女兒無論以什麼形態活在她身邊,看着她長大看着她變化就是最幸福的事。或者她也有過懷疑自己的時候,所以她冒充老師去捐錢,但是無論怎樣她還是難以割捨對女兒的愛,接受她已經離開的事實。或者作為旁人你難以理解,但是不能苛責她。易地而處,讓你親手放棄一個你最愛的人,你能夠接受嗎?雖然理論上是已經死亡,可是明明心跳正常,看起來就像睡着一樣,你會放棄嗎?如果真的會放棄,那麼為什麼現在還是有那麼多的植物人在接受治療呢?如果真的已經無法救治,那麼植物人醒來的奇蹟為什麼會發生呢?捫心自問,如果是我,我會守到最後一刻,期待奇蹟的發生。 【捐獻器官】 這裡涉及到一個器官捐獻的問題,熏子強烈的意願使得她女兒沒有接受腦死亡判斷,因此沒有捐贈器官,在這個過程中明明有人可以因為器官的捐贈而獲救,那麼這是不是熏子的責任呢?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她女兒器官的捐獻權利在她手裡,換而言之即使已經判定女兒死亡的事實,父母否決器官捐獻的意願其他人也並沒有指責他們的權利,因為捐贈本來就是一個憑藉自己喜惡決定的事情。對外捐贈是一種高尚的情懷,是有着強烈的道德感責任感的體現,不對外捐贈也無可厚非,因為那本就是他們所擁有的。江藤的話很好地表述了這些內容「我們認為移植手術是接受善意的施與,絕對不能要求或是期待。同樣,我們無意對無法接受腦死、持續照顧病人的人說三道四,因為對那些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還活着。既然這樣,那就是一條寶貴的生命。」 【法律不完善】 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法律的不完善這一內容,我認為這的確是一個問題。這種不完善不但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於當事人本身也帶來了很多不便。我傾向於熏子在強烈的母愛促使下相信女兒還活着的情況時,依舊在心裡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所以才有了她去參與江騰集資的事情,所以最後她將警察叫來質問如果用刀子捅進女兒心臟,自己是否是殺人犯?她清楚別人都說女兒死了,只是她自己難以接受。她始終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中,自欺欺人的活着,艱難的試圖選擇卻無法決定,很辛苦也很心酸。如果法律完善,她只需要接受那樣一個結果,而不是去做出一個艱難的選擇。 【由誰來決定這一刻】 其實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我不認為熏子做的事情有任何錯誤,我也不認為她做的事情是完全正確。所有的事情都要有個終結,最後的最後,女兒還是離開了,他們做出了捐獻器官的決定,她以另一種方式活了下來。我甚至懷疑,女兒病情的惡化是不是熏子看清了現實而終止了對她的治療。一切由她的執念開始,一切由她的執念的消散而結束。所以她接受了現實,恢復了以往的狀態。 很多東西其實我認為,作者也並沒有想清楚,所以他也沒有給出明確地答案,所以他拋出了問題,由每一個讀者進行思考給出自己的答案。書中有些地方的確還是比較奇怪的,比如星野的感情線。但是整體很好看,停不下來的好看。看的時候讓你不停地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是腐爛的肉體不滅的靈魂,還是行屍走肉?是選擇永遠生活在虛假的幻境,還是選擇面對悲慘的現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而這正是書的意義所在: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