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畲族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水门畲族乡,霞浦县辖乡。1958年设水门公社,1984年改水门畲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1.8公里。省道沙吕段过境。辖水门、青岙、墩后、茶岗、高盘、芦阳、大洋、武坪、里洋、半岭、湖里、桥头、承天、八斗丘、水井头、小竹湾、长湖、上洋、玉山、百笕、大浿、大平、七斗岔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杉木、杂木。2017年,水门畲族乡行政区域面积14959公顷,常住人口10302人。[1]
中文名: 水门畲族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福建省霞浦县
面 积: 14959 公顷
下辖地区: 玉山、百笕、大浿、大平、七斗岔等23个村委会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 10302人(2017年)
车牌代码: 闽J
历史沿革
宋代,境域分属劝儒乡擢秀里和灵霍乡柘阳里。元至清光绪年间,境域分属二三都、四都、二十八都。民国初至民国中期,大部境域属上东(西洋)区,局部地区属中东(青皓)区和下东(三沙)区。民国25年,成立水芦渔大藻、武狸后半乌、百后承湖阳3联保,隶属第二区,下辖16保、160甲。
民国27年,3个联保分别改称水门坑、武坪、承天丘联保。民国29年,水门坑联保与陇头联保并为陇水乡(乡公所驻水门坑),武坪、承天丘联保与后山联保并为武平乡,2乡共辖29个保。境内水门、芦洋、玉山、大平、藻岗、高盘、江家、青澳8保属陇水乡,武平、鲤阳、鸥湾、小后、百燕、尚阳、赤溪、云路、承天9保属武平乡。民国32年,陇水乡和武平乡撤并于三沙镇、松鸥乡。民国34年,成立凤平乡,乡公所驻武平,下辖10个保,其中境内设玉山、水门、武平、承天4个保。
50年代初,境内设水门、武平、玉山、承天、百笕、青澳6乡,分属第四、第五、第九区。1958年,成立水门人民公社,1959年辖武平、大洋、单斗、后湾、水门、大坪、青澳、陇头、草岗、炉洋、玉山、百笕、承天13个大队。1961年5月,水门公社改为水门区,下辖7个公社、44个大队。1966年10月起,水门区复改为水门公社,下辖20余个大队。1984年,水门公社改为水门乡。1985年,水门乡改为水门畲族乡,辖23个行政村。
1990年,水门畲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牙城镇,东南与三沙镇毗连,西及西南与柏洋、崇儒、州洋乡接壤,北与福鼎县交界,行政区域149.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12年末辖水门、青岙、墩后、茶岗、高盘、芦阳、大洋、武坪、里洋、半岭、湖里、桥头、承天、八斗丘、水井头、小竹湾、长湖、上洋、玉山、百笕、大浿、大平、七斗岔等23个村民委员会,其中青岙、茶岗、七斗岔、大浿、湖里、长湖、半岭为畲族村。
经济发展
近年来,水门乡政府坚持实施“科技兴农”、“富山强工”发展战略,走农业综合开发路子,不断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投资环境日趋完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村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先后获得“财政增收先进单位”,省、地“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01年全乡社会总产值3.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元。
在新的世纪,水门乡党委政府将带领二万三千多人民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完成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构筑霞浦“绿色产业”基地,推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建设畲乡美好明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9°58′38″~120°7′10″,北纬26°54′8″~27°5′6″,地处霞浦县东北部,东临牙城镇,东南与三沙镇毗连,西及西南与柏洋乡、崇儒乡、松港街道接壤,北与福鼎市交界。乡政府位于水门村后街23号,邮政编码:355103,电话区位号:0593。距县城11.2千米。
地形地貌
境内山岭起伏,丘陵连绵,地貌复杂,丘陵海拔在200-600米之间。主要山峰有玉山峰,海拔1098米。
气候
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为16.5℃,年平均降水1100-1800毫米。有贮量2000万立方以上的铍钼矿,以及具备开采价值的高岭土和伊利石矿。
自然资源
水门属沿海丘陵山区,背山面海,气候湿润宜人,有霞浦“绿色宝库”之称,是霞浦县茶叶、竹木主要产区,全乡拥有林业面积1.6万亩,其中毛竹1.12万亩,茶叶面积13000亩。近年来,大力推进“四大基地”建设,即万亩蔬菜基地、林果基地、畜牧业基地以及地瓜粉生产加工基地尤其是中药材生产发展迅速,全乡种植太子参等药材2600亩,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项目。
人口民族
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23461人,其中乡镇常住人口3156人,城镇化率13.4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18443人,占78.61%。畲族有5018人,占21.39%。2012年人口出生率15.14‰,人口死亡率7.57‰,人口自然增长率7.57‰。
视频
2017年4月9日霞浦水门乡茶岗村畲歌采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