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蓑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蓑衣(學名:Hygrophila ringens (L.) R. Br. ex Spreng.)是爵床科、水蓑衣屬植物。草本,高80厘米,莖4棱形,幼枝被白色長柔毛,不久脫落近無毛或無毛;葉近無柄,紙質,長橢圓形、披針形、線形。花簇生於葉腋,無梗,苞片披針形,長約10毫米,寬約6.5毫米,基部圓形,外面被柔毛,小苞片細小;花萼圓筒狀,約長6-8毫米,被短糙毛,5深裂至中部;花冠淡紫色或粉紅色,長1-1.2厘米;後雄蕊的花葯比前雄蕊的小一半。蒴果比宿存萼長1/3-1/4,干時淡褐色,無毛。花期秋季。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至東部琉球群島。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台灣、香港、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生長於溪溝邊或窪地等潮濕處。

據中國《海南植物志》載,全草入藥,有健胃消食、清熱消腫之效。[1]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植物學史

中國《台灣植物志》第4卷:660(1998.第二版)中,以花萼顎光滑無毛為Hygrophila lancea (Thunb.)Miq.自花萼顎上有髯毛的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Nees分出,而不予歸併,仍為Hygrophila lancea(Thunb.)Miq.獨立的種。這樣處理可能是不對的,其實H. Hara(1982)已明確予以歸併,而且日本學者(如1989)改訂增補《牧野新日本植物圖鑑》:659頁,圖2777,仍用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 Nees概括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四國、九州、琉球以及中國台灣的植物,未提顎上毛被的差別。

形態特徵

草本,高80厘米,莖4棱形,幼枝被白色長柔毛,不久脫落近無毛或無毛;葉近無柄,紙質,長橢圓形、披針形、線形,長4-11.5厘米,寬0.8-1.5厘米,兩端漸尖,先端鈍,兩面被白色長硬毛,背面脈上較密,側脈不明顯。

花簇生於葉腋,無梗,苞片披針形,長約10毫米,寬約6.5毫米,基部圓形,外面被柔毛,小苞片細小,線形,外面被柔毛,內面無毛;花萼圓筒狀,約長6-8毫米,被短糙毛,5深裂至中部,裂片稍不等大,漸尖,被通常縐曲的長柔毛;花冠淡紫色或粉紅色,長1-1.2厘米,被柔毛,上唇卵狀三角形,下唇長圓形,喉凸上有疏而長的柔毛,花冠管稍長於裂片;後雄蕊的花葯比前雄蕊的小一半。蒴果比宿存萼長1/3-1/4,干時淡褐色,無毛。

主要價值

據中國《海南植物志》載,全草入藥,有健胃消食、清熱消腫之效。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產地生境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至東部琉球群島。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台灣、香港、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喜濕,生長於溪溝邊或窪地等潮濕處。

生長習性

水蓑衣種子必須貯藏在密封乾燥的環境裡,才能保存較長時間的生活力,用廣口瓶貯藏7個月,出苗率仍達38.3%,貯藏於布袋中一個月,出苗率只有2%。播種期溫度22-28℃,播後4-11天便出苗,出苗的快慢是隨溫度升高而縮短。種子生活力誠弱出苗期也會延長。

水蓑衣為熱帶植物,冬季在開花結果期如遇低溫,蒴果多不飽滿,有空粒,但在極端最低氣溫6℃時,開花結實仍正常。在田邊、水溝邊、溪旁潮濕肥沃的地方生長,白色肉質細根多,株高葉茂。喜肥,在沙性大,瘠薄易於早的土地上生長,植株矮小瘦弱,壽命短,開花結果後即枯死,種植當年10至翌年1月開花,12月至翌年2月果實成熟。

繁殖方法

水蓑衣是一種萌根力強的植物,除用種子繁殖外,還可用無性繁殖。

種子繁殖:每年1-2月採摘深棕色成熟的果實,由於宿萼的包裹不易開裂,要打裂果殼,脫出種子,篩淨後稍曬,風乾備用。種子隨采隨播出苗率高,如種子採收期遇低溫不能及時播種,需用玻璃容器或陶罐密封貯藏才不會降低種子生活力,育苗地宜選潮濕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畦土要打碎整細粑平,澆透水,種子拌和1:10的干細上均勻撒播,再撒蓋薄層肥土或篩過的堆肥,厚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時,手及工具不要弄濕,以免使種子粘結成團。造成播種不勻。播後用草覆蓋或用薄膜覆蓋,保持土壤濕潤。種子千粒重350-370毫克,每平方米播種100-150毫克。3-4月播種,月平均氣溫23-25℃,播後57天出苗,14天內基本出齊。出苗時除去覆蓋物。苗期施肥應以氮肥為主,勤施薄施。待苗高5-8厘米時迸行疏苗移裁。12-15厘米高時便可定植。 [4] 壓條繁殖:選取橫伸下垂的粗壯鍘枝,將其彎曲壓入土穴內,用土覆蓋,稍壓,埋入土中2-3節,澆水。在夏季壓條7-10天生根,壓後20-30天便可剪取定植。此外還可用扦插和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應選潮濕肥沃的土壤種植。雨季前整地除淨雜草做畦或平地種植。根據當地條件,為便於管理,一般做畦種植。排水不良的地方宜作高畦,排水好的地方可作平畦,畦第12-15米。

定植方法:6-7月雨季,選陰雨天定植,成活率高。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挖小穴,穴中施入腐熱有機肥料做底肥,每穴栽苗1-2株,培土輕壓。栽後無雨需勤澆水直至成括。

田間管理:種植前期應加強除草鬆土,到後期由於莖伏地生長,根布滿土壤表層,不便除草鬆土,一般當植株布滿地面已能抑制雜草生長,若有雜草只能用手拔除。每次收割後即加強除草鬆土。定植後20天施1:(8-10)稀尿水或25千克水加硫酸銨50克澆施;花果期撤以火燒士或腐熟有機肥料。每次收割後追肥。以促使重發新枝。苗期特別要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潮濕。果期正值冬、春低溫乾旱季節,要加強澆水,以使果實飽滿充實。每次收割後結合施肥,及時澆水,促進新枝萌發。

採收加工:一般在定植後當年12月底至次年1月果實開始成熟,2月為果熟盛期,熟果是深棕色,皮午質硬,不開裂。可待絕大部分果實成熟後,在離地12-15厘米處用刀或枝剪將整株割下,置於水泥地曬於後,用木棒捶爛果莢,脫出種子,篩去雜物,即成藥用商品。以乾燥粒大、飽滿、無雜質者為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