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欷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欷歔,拼音:xī xū,漢語詞語,釋義:嘆息聲,抽咽聲,也作「歔郗」、「唏噓」;哭泣後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感慨、嘆息。出自《卞太后誄》。

出處

三國·魏·曹植《卞太后誄》:「百姓欷歔,嬰兒號慕。」

釋義

1、嘆息聲;抽咽聲。也作「歔郗」、「唏噓」。

2、哭泣後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

3、感慨、嘆息。

例句

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每當春秋時饗,孑立捧奠顧眄無後繼者,惸惸然欷歔惴惕,恐此事便已。」

宋 柳永 《木蘭花慢》詞:「皇都,暗想歡游,成往事,動欷歔。」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操曰:「汝來何遲,」對曰:「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實悲慚,無顏早見耳。」言訖,欷歔流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二.巧娘》:答云:「已投生北地矣。」生欷歔久之。

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凡容色皆若欷歔放灑泣者,傷離別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說時不住的欷歔嘆息。」

茅盾《曇》三:「她幾次從夢中欷歔醒來,淚痕尚掛在眼角。」 [1]

示例

一代玉女酒井法子最後墮落為「癮君子」,不禁讓人唏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