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桂劇 | |
---|---|
地方傳統戲劇 | |
知名於 |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桂劇(俗稱桂戲或桂班戲),廣西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桂劇大約發端於明代中葉,明末清初崑腔流播到廣西,後高腔和弋陽腔又相繼傳入,幾種聲腔相互融合形成聲調優美,抑揚有致的桂劇。桂劇做工細膩貼切、生動活潑,藉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態傳情,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2006年5月20日,桂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桂劇
批准時間;2006年6月25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歷史淵源
桂劇是廣西主要的地方劇種。它有比較悠久的歷史,約在明代中葉便開始發端。明末清初廣西已有崑腔,後高腔和弋陽腔又相繼傳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彈腔(即皮黃)為主的高、昆、吹、雜等五種聲腔藝術的桂劇。
明末清初,崑山、弋陽和亂彈等腔已流行於桂林一帶。清乾隆年間,又有湖南祁陽班頻繁到桂林演出。
清道光年間,成立最早的桂劇班社,有唱多種聲腔的三合、三慶等名班,之後又有瑞華、老仁和、上升、卡斌、錦華等班。
從1882年開始,桂林各地相繼出現寶華、群英、翠華、蘭斌小社等桂劇科班,自此桂劇與祁劇逐漸分野,但桂劇與祁劇藝人時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師傳授技藝。由於戲路接近、語音相似,祁、桂藝人長期同台、同劇演出,使桂劇聲腔、演技深受影響,發展日臻成熟。
1896年,唐景崧對桂劇有特殊的愛好,故留心桂劇的創作與研究,組建了"桂林春班",還親自整理編撰劇本,指點藝人演出,以桂劇娛人自娛。他編成的《看棋亭雜劇》40種,使桂劇的劇目得以流傳,促進了桂劇藝術的發展。[1]
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個戲院景福園,之後又相繼建起和園、儀園戲院。從此,桂劇逐漸進入劇場作固定性的演出。
1912年,第一個桂劇女科班福珍園創辦,後來又培養了一大批女演員,尤其是和園甲、乙兩個女科班對桂劇發展影響較大。之後男女科班達30多所,為桂劇培養了不少人才。
代表劇目
桂劇劇目數量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出"之說,《打金枝》《烤火下山》《斷橋會》《搶傘》《穆桂英》[2]《鬧嚴府》[3]《合鳳裙》《李逵奪魚》《泗水拿剛》《排風演棍》《劉青提》《盜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桂劇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積累了800多出傳統劇目,是桂林地方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桂劇在新的時期里將更努力創新,為地方文化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現狀
由於各種原因,桂劇已陷入瀕危境地,傳統流失,人才斷檔,劇目和技藝失傳,民間演出舉步維艱,桂劇原有的藝術特色在此過程中正日漸淡化,需要採取措施,及時發掘搶救保護桂劇,使這一瀕臨消亡的古老劇種重新煥發生命力。
榮譽表彰
·1952年,尹羲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因扮演《拾玉鐲》中的孫玉姣,獲得一等演員獎。
·1952年,謝玉君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獲得個人表演二等獎。
·1952年,劉萬春和秦志精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獲得個人表演三等獎。
瀕危狀態
由於各種原因,桂劇陷入了十分艱難的境地,傳統流失、人才奇缺、技藝失傳、城鄉演出艱難。具體表現為:
(一)劇目匱乏:桂劇劇目大量失傳,文革前尚有經常演出的大小劇目百餘出,而今,各專業及民間團體能經常上演的不過十數出;
(二)技藝失傳:一些頗有造詣的桂劇表演藝術家絕大部分相繼謝世,一些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大部分傳統特技無人繼承,瀕臨失傳;[4]
(三)演出蕭條:文革前,廣西尚有13個專業桂劇團體和大量的民間桂劇演出活動,文革後,廣西僅存南寧、桂林、柳州三個專業桂劇團,民間鮮見桂劇業餘演出活動; [5]
(四)缺乏場所:文革後,廣西境內幾乎所有桂劇演出場所(劇場)均拆除殆盡,目前桂劇在城市和鄉村已經沒有固定的演出場所;
(五)民間活動減少:桂劇的演出區域逐漸縮小,民間劇團活動得不到指導和支持,民間桂劇活動日見減少;
(六)人才斷檔:桂劇行當不齊,技藝不精,人才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七)特色消淡:桂劇音樂、表演、行頭、程式等保留不多,致使桂劇特色逐漸消淡;
(八)資料散失:原有的桂劇文字、實物、音像資料等得不到妥善保存,或散失或殘損,難以進行研究和使用。
視頻
參考資料
- ↑ 桂劇青年表演藝術家——毛艷春無名隱士666;
- ↑ 戲劇文化精品《桂林有戲》在南寧上演 廣西新聞網,發布時間;2018-06-07 16:03:06
- ↑ 桂劇青年表演藝術家——毛艷春無名隱士666;
- ↑ 戲曲走進桂梧高中 精湛表演展示戲曲魅力賀州新聞網,發布時間;2018年05月21日 16:46
- ↑ 桂劇亮相桂林國際山水文化藝術節盡顯廣西文化中心桂林魅力! 逍遙樓,發布時間;2018-10-29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