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柔毛水龍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柔毛水龍骨

中文名稱:柔毛水龍骨

界:植物界

門綱:蕨類植物門 、蕨綱

亞綱亞科:薄囊蕨亞綱、水龍骨亞科

目科:真蕨目 、水龍骨科

屬種:水龍骨屬、友水龍骨種

柔毛水龍骨蕨類草本植物。分布於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簡介

種中文名:柔毛水龍骨

種拉丁名:Polypodiodes amoena (Wall. ex Mett.) Ching var. pilosa (C.B.Clarke)Ching

科中文名:水龍骨科

科拉丁名:Polypodiaceae

屬中文名:水龍骨屬

屬拉丁名:Polypodiodes

命名來源:(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藥 名】:柔毛水龍骨

【拼 音】:ROUMAOSHUILONGGU

【來 源】:為蕨類植物藥水龍骨科植物柔毛水龍骨的全草。

【功 效】:解毒療瘡、化瘀療傷。

【主 治】:治瘡癤腫毒、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苦,平。入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或研粉。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拉丁名】:原植物柔毛水龍骨polypodiodes ameena (wall ) Ching f. Pilosa (Rosenst )ching.

【考 證】:始載於《西藏植物志》。[1]

形態特徵

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2-3毫米,密被鱗片;鱗片烏黑色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有疏齒或近全緣。葉遠生或近生;葉柄長約10-20厘米,禾稈色,光滑無毛;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約15-25厘米,寬約7-10厘米,羽狀深裂或基部幾全裂,基部心形,頂端羽裂漸尖或尾尖;裂片約15-25對,線狀披針形,長約3-5厘米,寬約5-7毫米,頂端漸尖,邊緣有鋸齒,基部1對略縮短並略反折。葉脈網狀,裂片的中脈明顯,禾稈色,側脈和小脈纖細,不明顯。葉草質,兩面近無毛,表面光滑,背面疏被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較小,生內藏小脈頂端,靠近或較靠近裂片中脈着生,無蓋。[2]

生長環境

附生石上或樹幹上或山谷潮濕的石縫中,海拔900-2800米。模式標本采自陝西。

分布地區

產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雲南、貴州、廣東、浙江

藥用價值

中藥大辭典》:水龍骨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Shuǐ Lónɡ Gǔ

【別名】草石蠶(《綱目拾遺》),石蠶鐵打粗(《中國藥植志》),青竹標岩雞尾人頭髮(《貴州民間藥物》),倒水蓮青蓮骨碎補、石倒水蓮、青倒水蓮(《廣西藥植名錄》),騸雞尾、青豆梗(《貴州草藥》),青龍骨、綠腳代骨丹(《江西草藥》),拐棗金釵、石龍(《陝西中草藥》),青石蠶(《浙江民間草藥》),石豇豆、青石蓮(《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水龍骨的根莖。全年可采。採得後除去鬚根及葉片,切段,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肉質,細棒狀,橫走彎曲分歧,鮮時青綠色,干後變為黑褐色,表面光滑或被鱗片,並常被白粉;鱗片通常疏生在葉柄基部或根狀莖的幼嫩部,易脫落,深褐色,卵狀披針形而先端狹長,網脈較粗而顯着,網眼透明。葉疏生,直立;葉柄長3~8厘米,鮮時帶綠色,干後變為淡褐色,表面光滑無毛,但散有褐色細點,基部呈關節狀;葉片羽狀深裂,羽片14~24對,線狀矩圓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鈍形或短尖,全緣,基部一對羽片通常較短而稍下向,紙質,兩面密被褐色短絨毛,葉脈除中肋及主脈外不明顯。孢子囊群圓形,位於主脈附近,無囊群蓋,孢子囊多數,金黃色。

【性狀】乾燥的根莖,呈細棒狀,稍彎曲,有分歧,肉質。長6~10厘米,直徑3~4毫米。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縱皺紋,並被白粉,一側有鬚根痕或殘留的鬚根。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光滑。氣無,味微苦。

此外,尚有下列同屬植物在少數地區亦同等入藥:歐亞水龍骨,使用於新疆;中華水龍骨,使用於陝西。

【性味】苦,涼。

①《貴州民間藥物》:"涼,微苦。"

②《浙江民間草藥》:"性涼,味酸帶辛。"

③《新疆中草藥手冊》:"甘,平。"

④《陝西中草藥》:"苦澀,平。"

【功能主治】化濕,清熱,祛風,通絡,治痧穢泄瀉,痢疾,淋病白濁,風痹,腰痛,火眼,瘡腫。

①王安卿《採藥志》:"解硫黃、毒蛇毒。治發背,癰疽,結核,竹、木、魚刺,黃疸,熱淋,洗眼疾,陰濕瘡。"

②《綱目拾遺》:"治風痹,羊毛痧。"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酒煎服。"

④《中國藥植志》:"止瀉。"

⑤《貴州民間藥物》:"舒經活絡,止痛,止咳。"

⑥《浙江民間草藥》:"治五淋白濁,"

⑦《廣西藥植名錄》:"接骨,散血,治痢疾。"

⑧《新疆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腸炎,小兒高熱驚風。"

⑨《陝西中草藥》:"行氣活血,消腫散瘀。治跌打損傷,勞傷,腰腿痛,半身不遂,禿瘡。"

早泄 小陰經 陽痿 月經不調 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病後骨節疼痛:新鮮岩雞尾一把,熬水,兌燒酒少許洗身上(由上至下)數次。(《貴州民間藥物》)

治勞傷:石龍、石澤蘭各五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治手指瘡毒:干石蠶一兩,沖黃酒服,渣滓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治風火眼,紅腫疼痛:干石蠶二兩,加冰糖,水煎,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治蕁麻疹:鮮水龍骨根莖二至四兩,紅棗十個。水煎服。另取全草一斤煎水,趁熱洗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咳嗽:騸雞尾、爬地香、岩萵苣、石豇豆、石玉簪等的根及生薑各一錢,煎水服;或將藥包在雞或豬肉內,同時燉熟,每晚睡醒後吃一小碗,分三至四次吃完。(《貴州草藥》)

治小兒高熱驚風:鮮水龍骨一兩,一枝黃花五錢,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水龍骨二兩,芋麻根一兩,水煎服。

治牙痛:鮮水龍骨三錢,金銀花五錢,中華常春藤三錢,水煎服。(⑦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急性關節炎:水龍骨根四兩,冰糖少許,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摘錄】《中藥大辭典[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