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逢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逢时(1538年4月16日) 嘉靖十七年, 出生于莆田黄石井埔村明,字极峰,道号慧虚。

  • 幼年读私塾,是一个文弱书生。因家道寒贫,考取秀才后,拜读林龙江的著作,受到启迪,就放弃举子业,执贽拜林龙江为师。
  • 著有《心海真经》一卷和《三教先生年谱》。后被三教门人称为林龙江的亲传弟子,成为三教门中“四配”(卢文辉林至敬张洪都、朱逢时四大门徒)之一。[1]

人物专题

基本信息

姓名    朱逢时  
字号    字极峰,道号慧虚      
民族    汉      
身份    林龙江的亲传弟子  
出生地   莆田黄石井埔村
出生时间  1538年   
去世时间   不详 
所处时代   明朝   
主要成就   三教门中“四配”之一    

人物介绍

朱逢时(1538-?)字极峰,道号慧虚。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十六日生。幼年读私塾,家道寒贫,秀才出身,拜读林龙江的着作,受到启迪,放弃举子业,执贽拜林龙江为师。在莆田北高、埭头一带,一边教书,一边传播三一教。[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大举侵犯兴化,莆田县受害最烈,百姓被害数以万计,朱逢时奉林龙江先生之命,率领门徒,为死难百姓收尸掩埋,共计九十九墩。还带领弟子为百姓治病,受到百姓的爱戴。与卢文辉林至敬张洪都等,紧跟林龙江先生,在莆田、仙游及外地传教。

万历二十年(1592)在家乡水南倡建三教祠(即太湖祠),着有《心海真经》1卷、《三教先生年谱》。正月十六在石城箕护拱手而归。门人承其遗愿,安葬在北高澄江村青屿山,墓今存。朱逢时也是林龙江先生的四大高徒之一,是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2]

人物轶事

儒道释夏

  • 据莆田阳水南太源湖门人编辑的《夏午高贤录》记述,朱逢时虽然家道寒贫,但他事母至孝,经常外出谋生来赡养。林龙江病急时他与卢文辉等门人在一旁伺候。林龙江视他为可靠的亲传弟子,把一枚刻有“儒道释夏”的印章交给他,并吩咐他说:“你要先行,马上离去!”
  • 朱逢时遵照林龙江的嘱托,马上就走了。当他走到阔口桥时,被几个师兄弟追到,就问他:“慧虚兄,你要往哪里去?儒道释夏的印章拿去了没有?”朱逢时“哦”了一声,把阔袖一拔;不料,印章落桥下去。“卟嗵”一声,水花一溅,不见了。
  • 兄弟们都埋怨朱逢时不小心,把“儒道释夏”的印章失落了。朱逢时却不慌不忙,回到林龙江身边,并请教林子:“我是文弱书生出身的,应往何处去谋生呢?”林龙江只简单地回答他:“可向东方而行!”
  • 朱逢时听林龙江的话,徒步向东而去。当他走到北高时,遇到了一个卖草席的人。两人对视一下。卖草席的人看朱逢时步履匆匆,好象是要到哪里去做什么,就问他:“先生要往哪里去?”朱逢时回答道:“要去做墪师。”卖草席的说:“那正好,我乡里正需要墪师,你就到我乡里去吧!”
  • 朱逢时马上答应,就跟卖草席的回乡去当墪师。开馆不久,附近村子里,晚上有一处,金光闪烁,好象有什么宝贝在哪里。朱逢时问他的弟子(学生):“昨夜那一处金光闪闪,是什么缘故?”弟子回答说:“我家在海里捕到一条大鱼,腹上有一个印,印上有刻字,会闪烁生辉。“
  • 朱逢时灵机一动,便心中有数,就吩咐弟子说:”你回家去,把那条大鱼拿来,借我一观,或给你买。”
  • 弟子跑回家去,把那条大鱼拿来。朱逢时一看,鱼腹果然有“儒道释夏”的印章,便知这是那天在阔口桥上落下去,被这条大鱼接去,镶在鱼腹上。如今“物返原主”,怎么不叫人称奇呢?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乡人迭印“儒道释夏”的黄纸烤十张,分发给民众。传说,可以“却病”,见效如神。

九序心法

  • 关于朱逢时用“九序心法”,为平民百姓治病解难的民间传说不少,这里选讲几则,以飨读者。
  • 当时,朱逢时在涵江传教和为人治病。涵江有一个慈善人,名叫陈存孝,他的母亲吃死牛肉,结果病倒了。请医生去看几次,服了几贴水药,都不见效。后来,他听别人说,三教门人朱逢时用“艮背法”,为人治病很灵验,就特地去请朱先生为母亲看病。
  • 朱逢时看了病人,了解了病情,举起右手,运用“气功”--三招一按,陈存孝的母亲即时吐出了积压在肚子里的臭为了酬谢朱逢时治病救人,陈存孝取出三百两银子,作为医疗费。但朱逢时坚决不接收,并对陈存孝说:“这笔资金你用去做生意本,赡养你的娘亲。”
  • 陈存孝感谢朱逢时,为了治病不取分文,还教他去学做生意。那时,正值龙眼收成季节,陈存孝就用这笔资金收购桂圆干。可是,事情难以预料,因为是“大年”,桂圆干价格跌落。陈存孝把此事告诉朱逢时,朱逢时微笑着对他说:“你可大量收购,不用担心,日后自然明白。”
  • 陈存孝听朱逢时的话,继续大量收购桂圆干。过了几天,台风大作,果树受损严重,龙眼产量剧减,桂圆干价格日益高涨。陈存孝赚了三千多两白金(银子)。万历二十年(1592年),朱逢时等在莆田水南后洙倡建太湖祠,陈存孝把所赚的白金,全部充为修建太湖祠的费用。
  • 朱逢时到了晚年,眼睛近视,看不清远物。当太湖祠遮阳板(祠檐)造就时,他用手去摸--从西边摸到东边,并对木匠说:“这板千年不朽。”木匠听了,马上对他说:“朱先生,若真如此,我辈何以生存?”朱逢时“哦”了声,他说:“那就留一角给后人修理吧!”不知怎的,东边一角,老是有损坏。请木匠修好了,不久又是如此。这个谜,至今人们还解不开。

灵柩回乡

  • 朱逢时圆寂西归后,门人承其志遗,把他安葬在朱先生生前的卜葬之地--程口赤屿山。当门人们护送棺椁,由箕护运回,途经邹曾徐地界,被乡人阻挡过路,要索取“彩钱”。门人们说:“朱先生家道寒贫,系三教门人中成道之人,焉有彩钱?”乡人讨不到彩钱,就故意刁难说:“朱先生既然成道,其灵验何在?”话音刚落,棺椁就自动进前三步。众人看了,都感到惊讶,忙下跪参拜;并纷纷护送棺椁,助葬于赤屿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