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晓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晓进
出生 1956年12月
江苏靖江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知名于 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关系研究"系列论文获江苏洗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知名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
鲁迅概论

朱晓进[1]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教授,民进成员,1975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民进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省政协副主席,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人物履历

1975.03-1978.03 泰兴县良种场知青

1978.03-1982.02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学习

1982.02-1984.08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4.08-1994.12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4.12-2000.10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其间:1995.03-1998.12 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06 博士生导师)

2000.10-2001.1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1.12-2002.04 民进江苏省南京市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2.04-2003.01 民进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市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3.01-2005.06 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市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5.06-2012.07 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市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2012.07-2012.12 民进江苏省主委、南京市主委,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2.12-2013.01 民进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3.01-2014.12 民进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4.12起 民进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省政协副主席,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6年 3月5日朱晓进:男生可以晚两年入学,先培养动手能力 201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乡村振兴需解决乡村的大教育问题 2018年4月朱晓进委员谈乡村振兴:要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担任职务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省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

学术兼职

全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

全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

全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

人物著作

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研究》、《鲁迅文学观综论》、《中国现代文学基础》、《鲁迅概论》、《二十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鲁迅心史》。

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

专著《历史转换期文化启示录》获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获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关系研究"系列论文获江苏洗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承担实践性教学

教学项目 工作量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66篇 指导本科学年论文 73篇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与研究讲座 12次 中国现代文学朗诵和表演竞赛评委 多次

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一类课程建设 南师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 2002-2003 主持人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建设 南师大优秀教材建设项目 2001-2002 主持人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及相关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研究 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2002-2006 主持人 现代文学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培养质量研究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 2003-2005 主持人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群品牌专业建设 南师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2003-2004 主持人

教学论文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略论选修课《鲁迅研究》的课程设计及其他 文教资料 1992.4 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略 文学评论 1998.3 一部有创意的文学史教材 博览群书 1999.1 谈访学期间如何开展学习和研究 江苏高校师资 1999.1 文学史的角度 海南师院学报 2000.3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与教材 文教资料 2003.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中国大学教学 2004.6

获教学表彰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教学科研优秀青年教师奖 教育部 独立 2002 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教育部 第二 2002 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 第二 2001 高校优秀课程群 江苏省 主持 2002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教育部 独立 2003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江苏省 独立 2003 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奖 教育部 主持 2003 全国模范教师 人事部、教育部 独立 2004 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江苏省 第一 2005

学术研究 

学术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关系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995-1997 主持 三十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1996-2000 主持 中国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基金配套资助项目 1999-2002 主持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0-2003 主持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0-2003 主持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教育部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基金项目 2002-2006 主持

学术论文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署名次序 三十年代左翼农村题材小说的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 1985.1 独撰 鲁迅艺术活动的文化目的及其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 1990.2 独撰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 1993.5 独撰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文学论争 中国社会科学 2002.6 独撰 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 文学评论 1990.5 独撰 从语言角度谈中国新诗的评价问题 文学评论 1992.3 独撰 政治文化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 文学评论 2000.1 独撰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 文学评论 2001.5 独撰 独特视角观照下的文学思潮 文学评论 2002.1 独撰 鲁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体选择 文艺研究 1996.6 独撰

获奖

奖项名称 授予单元 时间 署名次序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政府 1997年 独立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国家教委 1998年 独立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政府 2001年 独立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90-2001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2002年 独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第二届优秀论文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03年 独立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政府 2003年 独立

朱晓进:男生可以晚两年入学,先培养动手能力

2016年3月5日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一直关注教育问题,他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如何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与网友交流,提出了小学男女生入学的时间设想。

他说,我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男女在发育周期,生理心理特点,各种能力特点与能力的结构,心智、思维发展规律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从生理、心智来说,女生相对来说要比男生可能是早熟两到三年。但是,我们用同样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培养途径,又以同样的考试评价方式、同样的选拔人才的机制,这可能存在机会不公平和规则不公平。

朱晓进委员提到,在同一年龄段,而在心智、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和生活能力等整体上都有差异的男女生,要面对同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就隐含了机会的不公平;而在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能力特点与能力的结构,心智、思维发展规律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的男女生要面对同样的培养模式和考试选拔方式,这就隐含了规则的不公平。诚如一些专家指出的,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更适合女生,难以发挥男生的优势。”这也许就是目前一本大学里女生数高于男生的原因之一。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朱晓进认为,只有一条路,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改进和优化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改进和优化选拔人才的机制。过去通常说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与不同特点的人群切合度高,才谈得上是因材施教。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考前提下,朱晓进提出,可以探索男女生不同的培养路径和教育模式,如果整体的相对固化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仍难以改变的话,有条件的男生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情况尝试让自己的小孩晚两年正式进入学校教育。而在此之前,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例如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生活教育,更多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更多地感知世界、感知社会、感知生活,让他们在生活当中先积累一些学校教育之外的生活经历和感性经验,也许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其后在课堂教育体系之下,潜力更多地发挥出来。

早前有些报道,只关注8岁入学还是6岁入学的问题,忽略了这个年龄争执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的大议题。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最好、最公平的教育,这是我们在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视频

朱晓进接受访谈

视频

朱晓进五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