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图像说明 = 朱买臣 |center | 出生地点 = 苏州吴县 | 所处时代 = 西汉 | 别名 = 朱翁子 | 职业 = 官吏 | 官职 = 主爵都尉、丞相长史 | 主要成就 = 平定东越 }}
朱买臣(生卒不详),字翁子,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西汉大臣。汉武帝时,为中大夫,累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朱买臣家贫好学,靠卖柴生活。经同乡严助推荐,拜为中大夫。东越多次反叛,朱买臣向汉武帝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因平定东越叛乱的军功升官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1]
数年后,朱买臣犯法被免官。不久复任丞相长史。后因诬陷御史大夫张汤事发被汉武帝在长安处斩。
目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西汉的朱买臣是吴县(今属江苏)人。家里很贫穷,但非常爱好读书。他不治产业,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各诸侯拥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朱买臣夫妻俩为逃离战乱,背井离乡逃到会稽郡富春县下涯(今建德下涯镇),见前面一条溪流,清澈透明,因唇干舌燥,忙蹲下来用双手捧水饮之,口感甘爽。他们来到大洲源(新安江的一条支流),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搭个茅篷居住。
夫妻俩同到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市场上去卖,维持生计。朱买臣在挑柴途中背诵诗文,有人在背后笑他是个书痴,当作新闻传来传去。惹得妻子难堪,所以劝他挑柴时不要嘴里念个不停,让周围人当笑柄。可朱买臣不听妻子的劝告,无动于衷。反而越念越响,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围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他的妻子感到羞愧,请求与朱买臣离婚。朱买臣笑着对她说:“你别看我是个穷鬼,我五十岁要大富大贵,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现在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再等我几年,等到我富贵的时候好好报答你的功劳。”妻子忿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沟壑中,又怎么能够富贵呢?”朱买臣再三劝说,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闹,朱买臣没有办法亦只好同意离婚,写了休书,递到妻子手里,妻子毫不留恋,离家而去。
之后,朱买臣自己在路上边走边歌咏,背着柴在墓间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坟,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召唤他给他饭吃。
进京为官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登基,是为汉武帝。又过了几年,朱买臣经朋友帮忙,介绍到会稽郡当一名差役。年末,会稽郡上计吏要进京汇报,派朱买臣去押车。
朱买臣随上计吏押送辎重车来到长安。他到皇宫门前上送奏书,很久没有回音。于是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粮食用品都没有了,上计吏的兵卒轮流送给他吃的东西。一天,朱买臣凑巧在街上遇到同县人严助,严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汉武帝赏识,于是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谈说《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很高兴,便封朱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一起在宫廷侍奉皇帝。当时正要修筑朔方郡城,公孙弘上疏进谏,认为修城会造成国家经济疲退,财政吃紧。皇帝让朱买臣去和公孙弘辩论以使其折服。
后来,朱买臣因犯事被免职,就回到会稽郡,在会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里借住吃饭。
会稽太守
元鼎五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复无常,屡次不听朝廷命令。因此汉武帝召集文武大臣献计讨伐。经文武大臣提议,汉武帝将朱买臣召回,恢复官职,命令朱买臣献策。
朱买臣说:“以前东越王居住守护在泉山之上,地势险要,一人守险,千人都攻不上去。如今我听说东越王迁徙南行换了地方,此地距离泉山五百里,在大泽中。现在如果派兵过海,直接攻击泉山,陈设舟船、排列士兵围攻,席卷南行,就可以攻破消灭东越国了。”
汉武帝非常高兴,采纳朱买臣的作战计划,封他为会稽郡太守。皇帝对朱买臣说:“荣华富贵以后不返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一样,你打算怎么办呀?”朱买臣叩头谢恩。
汉武帝下诏命令修造大兵船,准备粮食和一些水战用的器具,等诏书下发后,大批军队随从朱买臣一起出发前往会稽郡。
朱买臣来到会稽郡城外,令随从在城外等候,朱买臣仍旧穿上又脏又破的旧衣裳,怀里藏着太守印绶,步行来到郡邸。正逢年末上计官吏到京上报的时候,会稽郡那些上计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饮酒,对朱买臣都不屑看上一眼。朱买臣便走进后厅,守邸人就和他一起吃饭。吃到快饱的时候,朱买臣稍微露出那系着官印的绶带。守邸人觉得那东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绶带,看到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章。守邸人很吃惊,走出屋外告诉了上计官吏。官吏们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乱说大话!”守邸人说:“你们试着进屋来看看吧。”有位平素轻视朱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在座的人都惊慌害怕起来,向守丞禀报,并赶忙相互推挤在中庭排成排拜谒朱买臣。朱买臣这时慢慢地从后厅中走出来,众人拜倒在地,朱买臣向他们摆摆手,示意让他们站起来。待众人起来,外面已驱入驷马高车迎接朱买臣,于是他便乘坐着驿车离去。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
朱买臣到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上任后,看见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上他们,送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食物。过了一个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买臣给她丈夫银两,让他安葬。他还召见所有以前曾经给过他粮食以及对他有恩的朋友旧相识们,并一一回报他们。
位列九卿
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王余善自称东越武帝,入侵汉朝的白沙、武林、梅岭,杀死地方官员。
朱买臣接受汉武帝的诏令,率领军队与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出发,由海路进攻东越。战争过程中,闽越的君主繇王居股与人合谋杀死了余善,向汉军投降。从此以后,闽越国灭亡。
朱买臣因平叛有功,被征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汉代官名),列于九卿之中。
晚年遭诛
过了几年,朱买臣因犯法被免官,后又被启用为丞相府长史。
御史大夫张汤原先是个小吏,在朱买臣前趋承奔走。张汤与公孙弘脾气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荐,标榜朝堂。于是汉武帝敕封张汤为廷尉。
后来张汤诬告朱买臣的好友严助与淮南王刘安谋反有关,汉武帝下令将严助斩首。朱买臣因此怨恨张汤。等到朱买臣为丞相长史,张汤多次执行办理丞相事务,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长史(即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人)。朱买臣、王朝、边通去拜见张汤的时候,张汤就坐在床上,不以礼相待。因此,三长史对张汤心怀怨恨,待机报复,朱买臣常想舍命害死张汤。
不久,孝文帝陵中瘗钱(陪葬的钱币)被盗。张汤要陷害丞相庄青翟,将瘗钱被盗一案,全部推卸在庄青翟头上,而且还要办他明知故纵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职,然后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将隐事泄漏出去,朱买臣、王朝、边通知道张汤要陷害丞相庄青翟,便一起去通报庄青翟,并对他说:“束手待毙,不如先发制人,除掉张汤方为上策。据说商人田信等皆为张汤爪牙,与张汤勾结,营奸牟利,凭此条罪状好教张汤死心伏罪”。丞相庄青翟就命令三人代为办理。于是,朱买臣、王朝、边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审讯。一经廷审,严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认。
张汤知自己必死无疑,便写下遗书称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陷害他。写完遗书后,挥剑自杀,当即毙命。
汉武帝看了张汤的遗书,心里感到很后悔。便命令抓捕三长史,诛杀抵罪。将朱买臣、王朝、边通绑赴刑场斩首。
朱买臣有一个儿子朱山拊,后来朱山拊做到了郡守和右扶风的官职。
历史评价
《汉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
《初学记》:朱买臣孜孜修学,不觉雨之流粟。
曲海总目提要》:田蚡、张汤、桑弘羊、朱买臣。各以献策为进身之阶。以理财裕饷为急。
蔡邕: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
徐钧:长歌负担久栖栖,一旦高车守会稽。衣锦还乡成底事,只将富遗耀前妻。
史书记载
《汉书》卷六十四
家庭成员
妻:崔氏
子:朱山拊
轶事典故
买臣负薪
《三字经》中“如负薪”的典故,说的就是朱买臣家贫,卖薪自给,每日砍柴,置书树下而读的故事。
覆水难收
连环画《覆水难收》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朱买臣娶妻崔氏,起初夫妻倒还恩爱。崔氏跟着丈夫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地她有些不耐烦了,脾气越来越坏,她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说话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让媒婆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实的张木匠。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下休书。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等他时来运转,日子就会好起来。崔氏却坚定地表示,即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见她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写下了休书。
不久,朱买臣因才能惊动了汉武帝。在汉武帝得知朱买臣闲赋在家之后,封朱买臣为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乱,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荣华富贵呀!她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买臣若有所思,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份已尽。她羞愧难当,自尽而死。
墓址争议
朱买臣的墓址一直有几种不同说法。
一、嘉兴说,据《吴地记》记载:“嘉兴县,本号长水县,在东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
二、建德说,据《严州图经》卷二记载:“朱买臣儿子朱山拊护灵柩回故里建德朱池,葬朱买臣于幽径山。”
三、吴县说,出自北宋范成大所著的《吴郡志》一书。
四、商丘夏邑县说,夏邑县城东南三十里、有朱买臣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