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晒盐 |
中文学名:晒盐 外文名称:baysalt 过程:海水晒成盐 引入:结晶池 倒入:双子叶植物纲 方法:磨细、加碘 |
晒盐是指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我国沿海地区,有很多盐场,通过圈围海水的方式,在太阳下暴晒,使水分蒸发掉,逐渐结晶形成固态的盐。[1]
基本简介
晒盐就是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是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晒盐一般要经过建滩、整滩、纳潮、制卤、测卤、结晶和捞盐归坨七套工序。
建滩都在平坦的沿海荒滩上,按一定的滩池数建造。池埂一般高约半尺,建成一个个方形池,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池边长一般为8步(每步五尺),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落差一般为3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筑坨台,俗称盐坨,以备储盐。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俗称盐沟,以备纳潮储水。向海一面的沟堤,开一水门,设闸以备启闭。其外再开一"潮沟",直通于海,用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用。
盐滩建成后,还要整滩。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泡稀,盐工赤脚在池内将池踩匀,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用光礅(石制,粗大圆柱形石头)压实压平。
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抓住最高潮位,将潮纳满。[2]
纳潮后,用戽(旧式盛水器具)或水车(旧式提水工具,盐滩用水车多以风力和足踏为动力)汲取沟内海水灌入高卤台(最高圈)内;次日将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第三日,将二卤台内海水放入三卤台,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逐日依此类推,利用日光蒸发水分,提高卤水浓度。制卤时技术要求较高,根据自然蒸发条件,卤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饱和,又能足用为宜,谓之定量跑水,又名"卡头"。若定量多,虽能跑到底,但不能饱和;若定量少,虽能跑到底,卤水能饱和,但不足用,均影响生产;若定量太少,跑不到底就出现干枯无卤,俗称跑掉头。
测卤方法
测卤,旧法使用莲子。卤水分成10成,10成者为饱和液。莲子有两枚,一枚为5成,一枚为10成。5成莲子若在卤水中抬头,则为2~3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5成卤。10成莲子在卤水中斜浮,为7~8成卤,平浮于卤水面上为10成卤。
卤水达到10成时,即可结晶成盐。结晶前要将底池烂泥清除干净,抹光压实,将饱和卤水放入,当日即可飘花结晶,数日后捞盐归坨。
视频
实拍晒盐过程
参考来源
- ↑ 烈日下的莆田晒盐人 即将消失的古老职业传送门, 2015-11-07
- ↑ 70岁老人,在海岛晒盐50年,坚守着浙江象山最后一个海盐场玩美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