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時事畫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時事畫報》1905年第1期封面

《時事畫報》是1905年9月拒約運動期間,在廣州創刊,由高卓廷主辦,潘達微高劍父何劍士陳垣等編撰,以"開通群智,振發精神"為宗旨。內容以圖畫紀事為主,論事次之,論事次之,論事又設莊諧二部,先諧后庄。大膽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抨擊時政,頌揚革命。

1908年《時事畫報》因報導黃興等人發動的欽廉起義和雲南河口起義,激怒清政府,被迫遷至香港。接著又因鼓勵廣州新軍起義,清政府曾發出七個照會要求香港港督勒令《時事畫報》停刊,港督未予理睬。1912年後,《時事畫報》發表的大量漫畫,已經完全採取現代漫畫的手法,它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現代漫畫刊物之一,而且是我國現代政治漫畫刊物的鼻祖。[1]


刊行歷程

西元1905年(光緒31年)陰曆8月,潘達微等人以河南贊育善社名義於《有所謂報》募款籌設《拒約畫報》,稍後更名《時事畫報》。

同年9月29日,《時事畫報》於廣州發行創刊號。以後數年,該報先後由潘達微謝英伯主編,其繪者包含何劍士、譚泉、葛璞、崔岐、鄭萇、尹爟、馮如春、羅清、高劍父、陳樹人等人。

潘達微何劍士、高劍父與陳樹人在繪事之外兼擅文字,又得陳垣、黃世仲、岑學呂等人參與撰稿,可謂陣容堅強。

1907年被迫停刊,次年曾一度復刊,不久再度停刊。

1909年為當局所忌,轉至香港發行,次年停刊。1911年7月其成員於廣州改名為《平民畫報》由鄧警亞主編。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復刊,廣東光復後,恢復原《時事畫報》名繼續出版。嶺南派著名畫師伍德彝鄭游等20餘人曾參與繪畫。時事畫報創刊初心:「抑吾以為中國生死存亡問題, 決於今日而已。同人之創辦斯報也, 本善善惡惡之旨, 以繕警醒圖為目的, 以深入人心為最後希望, 有造福於社會者, 則繪以為紀念。」

但隔年又因時局再度停刊。

評價

時事畫報》出世之際,正值清末國祚疲敝、存亡懸於一線的多事之秋。隨著反清反帝鬥爭日益洶湧,開風氣、啟民智的需求愈發迫切,20世紀初中國近代新聞出版業呈現出勃興態勢。據統計,僅在廣州十八甫一帶,辛亥革命前後就有140多種報刊在此發行或遷來此地。

  為喚起底層大眾的救亡意識,上海的《俄事警聞》、香港的《中國日報》等進步刊物,不約而同地開始以詼諧文字、歌謠、雜俎、漫畫來譏刺時政。至此,曾是古代文人「漫筆」、「戲作」的傳統「諧畫」,從書齋走向街頭,逐漸演變成為具有清晰而強烈的政治指向的現代漫畫。

  李偉銘、陳平原等學者曾指出,位處輿論環境相對寬鬆、又是中西文化交匯鋒線的嶺南地區,加之主創者多為直接介入革命行動的新型知識分子,《時事畫報》不但開廣東畫報之先河,且在草創之初就確立了「以革命思想入畫」的方針,力戒早期畫報「墮於風流自賞」的「惡習」,一躍成為晚清畫報中政治上最為激進、革命色彩最為濃烈者之一,風行海內外。

  作為一家地方性報刊,《時事畫報》發行站點遍布國內以及海外華人區,包括東京舊金山檀香山、逞邏、安南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時事畫報》所刊載的《廿載繁華夢》(黃世仲撰)等小說被陳平原教授譽為「晚清小說中的佼佼者」。其所記錄的生菜大會、土地誕等民間習俗,以及開設的「南音」、「粵謳」等欄目,在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程美寶看來,則提供了難得的、生動的地方民俗及戲劇研究史料。

 廣州美術學院蔡濤副研究員認為,以潘達微何劍士、高劍父等為代表的畫報編輯,集藝術家的敏感直覺和經驗、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良知和擔當,以及革命者的抱負和襟懷於一身,他們把強烈的參與政治變革的願望付諸辦報等現代傳播手段,充分利用畫報這種「新媒體」的傳媒特性,宣傳政治理念和新知識,對普通民眾進行啟蒙。就視覺風格的開創性而言,作為中國時政漫畫的先驅者,何劍士表現尤為惹眼,其作品將批判的機鋒指向政壇昏聵與社會積弊,創造出了屬於那個特定時期的、奇絕詭異的畫風。

  同時,黃大德、李煥真等廣州文化研究學者亦認為,以潘達微、何劍士為代表的傑出報人、漫畫家,是掀起中國新漫畫運動第一次高潮的重要人物,是策劃者、發動者,也是傑出的創作者。他們的作品在20世紀中國現代漫畫史上佔著極其重要的開篇第一頁。而他們的美育實踐,對廣東清末美術力量打破師承、地域的派系,實現大整合、大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學者李偉銘曾作過一番精闢的總結:「《時事畫報》為我們重新描繪近代中國文明進化的圖景——特別是重新認識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從傳統的'士'的角色轉化為大眾社會生活中的一員,以及一向囿於書齋一隅的詩詞歌賦和繪畫,如何經歷了歐風美雨的洗禮和時代風雲的激盪,在追求實用、趨近大眾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和功能的蛻變,提供了一個相當有效的視角。」

在當局打壓之下,《時事畫報》輾轉穗港,幾經中斷、復刊、易名出版,於1913年停刊。以潘達微、何劍士為代表的《時事畫報》諸君,一直積極致力於美育推廣及社會改良活動。

《時事畫報》創刊號上明確刊文宣稱,在中西藝術門類之中,令人「感觸最速,印腦最深者,厥惟圖畫」!對於「長睡初覺」者,可「觸其眼廉,警其視線,使得張目猛省,怵於慘像,而亟起以救危亡。」因此,編輯部同仁決定「仿東西洋各畫報規則辦法,考物及紀事俱用圖畫」,臧否百態,懸鏡照影。同時,考慮到當時風聲鶴唳的政治環境,又提出了通過「曲描善喻,匠意傳神」的方式,以求最大程度地深入人心,收「戶誦家弦」之效。

  《時事畫報》的創作群體當中,既囊括了嶺南畫派名家伍德彝等前輩宿老,也吸納了當時廣東畫壇一批新起之俊彥,包括高劍父高奇峰何劍士陳垣陳樹人廖平子等。雖以「居派弟子」高劍父作為名義上的「署名發起人」,但實際上,真正的創辦人卻是一位行事低調隱秘、年僅24歲的革命黨人潘達微


《時事畫報》創辦伊始,潘達微便刻了「以革命思想入畫」一印,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事畫報》亦將之尊為辦報指南,出爐以來,不僅持續報導陳天華、徐錫麟、秋瑾等志士的壯烈事蹟,亦對李叔同領銜的春柳社排演進步新戲等文藝動態予以關注。

  至於潘達微的個人作品,如揭露清廷弊政的《輿論》,嘲笑保皇黨變法失敗的《孤臣》,諷刺各種勢力、派別爭權奪利的《貓與狗》,鼓動武裝起義推翻清政府的《鐵血主義》等,意識之大膽、立場之分明、寓意之深刻,格調沉鬱、筆鋒勁健、構圖精當,足見其身為革命者憂國憂民、揮斥方遒的政治激情與書生本色。

  1908年日本佔領吉林省的間島之後,又宣稱南海大東沙島為無主島,欲強行霸占。1909年,潘達微特意作《日本之野心》一圖,將日本描繪成一輪面目猙獰的太陽。

  另一方面,潘達微對平民階層審美喜好的瞭然,以及對民間曲藝、風俗、掌故的熟稔,又使其善於借用家喻戶曉的素材,傳遞「密集的革命信息量」。如1908年的《夜題反詩圖》和《急急如律令》分別以民間故事、習俗入畫,鼓吹革命勢在必行。

  潘達微少時曾師從名家吳英萼習畫,擅山水花鳥。時人讚其「技法基礎深厚」、「氣韻清幽蒼樸」。《時事畫報》最初幾期的封面畫,皆出自潘達微之手,均為工筆花卉圖案,可見其丹青根底。以人物為主體的漫畫創作原本非其所長,潘達微的作品在構思和筆法上不僅呈現出一種不斷自省和更新的趨勢,更令人管窺「西風激盪」對清末民初廣東乃至中國畫壇的浸染。

  作於1910年的漫畫《富人代表》,被譽為潘達微人物漫畫中的傑作。畫中的老頭躲在陰暗角落裡數錢,彷彿聽到動靜,一臉驚恐。將守財奴貪婪、猥瑣、膽顫的形象描摹得惟妙惟肖。

  1908年,《時事畫報》還刊登了潘達微與黃晦聞合編的《小兒滑稽習畫帖》。該系列選取尋常事物作為範本,如借「逞頭露角」的蝸牛影射外強中乾之人。同時,這一系列「習畫帖」,也將愛國、民主、反對侵略等思想以及立身處世的準則滲入美術教學,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漫畫教科書。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時事畫報》畫報賞析(圖:蜀中客)

參考

  • 每日頭條-非常罕見的清末《時事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