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效命中庄的几位老师(牛撇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效命中庄的几位老师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效命中庄的几位老师》中国当代作家牛撇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效命中庄的几位老师

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庄一些原来务农的初、高中生(所谓的老三届),逐渐走上了教师岗位。教我们小学二三年级语文课的,是村上的郭树第老师。村民给此人取的外号叫“鼻涕”。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或者有鼻炎之类的疾病,郭老师时常拖鼻涕,不很清爽。郭老师瘦瘦高高的,如果收拾干净,再穿套得体的衣服,应该是个帅哥。他一生的英名,被鼻涕毁了。

郭老师教书的水平如何,现在已想不起来了,印象里没有什么负面的东西,应该可以。我小学受的唯一一次表扬,而且让我记了五十多年的表扬,来自郭老师。有一次他在教室里走动,看学生写作业,来到我的桌前,拿起我的本子,说我的“革命”的“革”写得好,十分有力。其实就是把那一竖拉得特别长。郭老师要求大家向我学习。一般地说,学生被老师表扬后,积极性会更高,在被表扬的方面就会有更大进步。但我天生不是写好字的材料,整个学生时代,字都是摆不上台面的。走上社会后,一辈子字都是凑凑合合的,还曾惹得领导很不高兴

郭老师后来不当老师,去生产队种地务农了。是因为水平低教不下去了?还是不想当费力不讨好的孩子王了?没搞明白。他的形象至今在我脑子里。

郭德云老师是郭树第老师的族侄,他父亲是靖远县那边黄河边上的摆渡工。文革时因打派仗,被折磨得受不了,跳河自杀了。自杀前曾跑回村上,想在家躲避一阵,不料被有文化有党籍的老婆以他逃避革命为由,赶了回去。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与冷漠,让这位身体健壮的船工感觉生无可恋,走了绝路。

郭德云虽长得圆乎乎的,身材不高,右肩膀有些斜,那是背书包压的。他从小家境不错,教养很好。他是老高中生,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儒雅。德云老师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兰州师专,同村同时考上此校的有三个人。另外两个是朱昌贵、魏定邦。他们没考上本科,没能到更好的大学去深造,应该不是成绩太低,而是年龄太大。

郭德云老师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带数学课。他为人正派,严肃中透着和善,俭朴中透着干练,管理张驰有度,教学积极热情,是个合格的难得的好老师。

初中二年级吧,大约秋季,学校组织学生到文山公社的拉牌村去修引黄河水北上的大渠。在那里,想不起我做错了什么,郭老师严厉批评了我。离开时可能因为紧张,需要自我缓解,于是我边走边用左食指敲打右手,右手指敲打左手,嘴里还哼哼了几句什么歌。不是民间小调,也不会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之类的红歌。是现代京剧中悲伤的段子?想不起来。为此,郭老师震怒,说我不服气,我那个手势,就是“看你把我能咋样”的意思。我被当即“火线”撤掉了班长职务。我当时挺难过,但似乎没流泪,也没有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后来看影视剧,看到小军官被战场撤职,我十分理解长官,也懂被撤职者的心情。此事之后不久,我就转学离开了郭家坪学校。郭老师未盯住我不放,也没有“痛打落水狗”。我走时,他没有不友好的表示,还送了我一套《毛选四卷》,上面写了几句鼓励的话。郭老师胸怀博大,做个政治家都是够格的。郭老师师专毕业后回到县上教中学,四十多岁时因胃癌去世,丢下了年事已高的寡母与妻子儿女。殊为可惜。

1972年离开中庄后,我们村有好几个人成了教师。他们是:王锡祝、郭树立夫妇、朱毓信、朱毓信之女、郭德宗夫妇。王锡祝是外村人,被同学娶到了中庄。因为是高中生,有文化,所以很有气质。同样的布,她做的衣服就比别人的合体;同样的衣服,她穿着就比别人有范儿。王锡祝后来转为了公办教师。她丈夫郭树立,可能不想当孩子王,也可能不满足于教师微薄的薪水,去倒腾买卖了。

[1]

作者简介

牛撇捺,一九五七年出生,甘肃皋兰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