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鹿加群島
摩鹿加群島 |
本名 摩鹿加群島 別名 馬魯古群島 外文名 Maluku / Moluccas 別 名 香料群島 所屬國家 印度尼西亞 下轄區域 哈馬黑拉、 最高峰 西比拉山 |
摩鹿加群島,即馬魯古群島 是印度尼西亞東北部島嶼的一組群島。屬馬魯古省,有哈馬黑拉、塞蘭、布魯等島。西臨西里伯斯(Celebes,印度尼西亞語稱蘇拉維西)與摩鹿加海,東界新幾內亞與塞蘭海,南瀕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及帝汶海(Timor Sea),北界菲律賓、菲律賓海與太平洋。[1]
山嶺險峻,平地少,多火山。許多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西比拉山高2111米,在巴漳島。赤道橫貫,有乾季和雨季,森林覆被率76%。有鎳礦。種植稻、玉米、椰子和西谷,出口木材、豆蔻、魚蝦和珍珠。巴漳島有東南亞最大的魚乾廠。
古時即以盛產丁香、豆蔻、胡椒聞名於世,被早期印度、中國和阿拉伯商人稱為香料群島。香料生產和貿易繁榮到16世紀。歐洲殖民統治者占領後被摧殘殆盡,僅有少量生產。
島際交通主要靠輪船。較大島嶼的內地有與海岸平行的公路。哈馬黑拉島的賈伊洛洛(Jailolo)建有機場。安汶是省會。其他重要城鎮有特爾納特、楠勒阿(Namlea)、瑪索希(Masohi)、圖阿爾(Tual)、索阿休(Soasiu)、莫羅泰(Morotai)和拉布哈(Labuha)。
目錄
行政區劃
該群島構成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Maluku)省,下轄︰
1.北馬魯古縣,包括特爾納特(Ternate)、莫羅泰(Morotai)、巴占(Bacan)、蘇拉(Sula)、奧比(Obi)諸島嶼及哈馬黑拉(Halmahera)島北部和南部;
2.中哈馬黑拉縣,包括蒂多雷(Tidore)、蓋比(Gebe)諸島嶼及哈馬黑拉中、東部;
3.中馬魯古縣,包括塞蘭(Ceram)、巴魯(Baru)、哈拉古(Haruku)、沙巴魯(Saparua)、塞蘭海、班達海(Banda Sea)諸島嶼與安汶島(安汶市除外);
4.安汶市(Ambon),為馬魯古省府;
5.東南馬魯古縣,包括卡伊(Kai)、阿魯(Aru)、塔寧巴爾(Tanimbar)諸群島,韋塔(Wetar)、巴爾巴(Barbar)諸島及其間較小的島嶼。
人種分布
這裡是東(巴布亞人)、西(馬來人)兩人種區過渡帶,
加之和荷蘭人、葡萄牙人、爪哇人通婚,人口種族成分複雜。沿海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內地大部分居民信仰有靈論。 除了北哈馬黑拉、蒂多雷、特爾納特和莫羅泰外,所用語言均屬澳斯特羅尼西亞語系(又稱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
食物來源於狩獵、漁業和採集含澱粉的西谷。普遍栽種椰子。主要出口物品有椰干、林產品、香料和魚。塞蘭島有油田。 居民主要為沿海的馬來人和內地的阿富人(Alfoers)。其他少數民族有南部島嶼上的塔尼姆巴爾人(Tanimbarese)、中部島嶼上的安汶人和北部島嶼上的特納坦人(Ternatan)、蒂多爾人(Tidorese)、馬基安人(Makianese)、托貝洛人(Tobelorese)、巴占人(Batjan)和薩瓦伊人(Sawai)。
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也有許多基督教徒。
人口約2,094,700(1995)。
歷史回眸
早在歐洲人聽說「香料群島」之前,馬魯古北部的丁香及中部島嶼的肉豆蔻已在亞洲交易。
1511年葡萄牙人到達此地。由此引發了往後百十年的爭端。 首先是葡萄牙人與特爾納特及蒂多雷蘇丹的衝突,隨後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英國人和荷蘭人之間的衝突,最後荷蘭人獲勝。這期間爭奪該地區控制權的鬥爭使很多人喪生。得勝的荷蘭人贏得了巨大利潤。但到18世紀末葉,香料貿易大幅衰落,摩鹿加經濟變成死水一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荷蘭人為了在東印度群島重建殖民統治而設置東印度尼西亞州時,將摩鹿加併入該州。
1949年摩鹿加併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50年,信奉基督教的安汶人曾領導南摩鹿加發動一次反抗新共和國的短暫叛變。[2]
參考文獻
- ↑ 摩鹿加群島
- ↑ 西班牙通史:與葡萄牙爭奪馬魯古群島,騰訊網 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