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周朝诸侯国之戴国 |
分封君主 :周武王 国 都 :不详 建立时间 :公元前11世纪 建国之君 :不详 亡国之君 :不详 灭亡时间 :前713年 史书记载 :《左传》 |
戴国是中国历史上周朝时期的一个子姓诸侯国[1](另有一种说法是姬姓),位置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东偏北处[2]。
戴国位于宋国与郑国之间,郑、宋两国不和,戴国多受欺凌,春秋初期戴国势力较弱,戴国实为郑国附庸。
戴国历史
周武王灭商后,为协调和牵制各方势力,巩固新建的大周王朝政权,分封子姓诸侯国,戴国即为其中一个诸侯国,国境位于今河南商丘市民权县东北。[3]
春秋初年,戴国位于郑、宋两强之间,国力较弱,常遭欺凌,此时的戴国实为郑国的附庸国。
鲁隐公十年(前713年)蔡国、卫国随从宋国伐郑,并乘机侵入戴国。
郑庄公以救戴国为名出师,带兵进入戴国,并在围歼蔡国、卫国、宋国三国之师后顺便灭掉了戴国[4]。。
郑囯侵占戴国后,改名谷城。
戴国灭亡后,戴国国君后裔及其子民为纪念故国,遂以国为姓,成为戴姓的一支。
偷梁换柱
宋卫联军正卖力攻打戴国,又请了蔡国军队前来助战,满指望很快就攻下戴国都城,谁知道戴国国家虽小,但全国军民却众志成城,英勇顽强,拼死保卫自己的家园。宋卫蔡三国联军连续攻打了多日却一点进展都没有,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听有人来报:“郑国派公子姬吕领兵救戴国来了,目前已经进城了!”孔公嘉说:“戴国本来唾手可得,想不到郑兵来助,这可如何是好?”右宰丑说:“戴国既然来了援军,必然会有新举动,我们先观察一下城里的动静,再考虑对策。”两位将军正说话间,忽见戴城城墙上人头攒动,一下子插满了郑军旗号。姬吕全身披挂,站在城楼上高声喊道:“多谢各位将军的帮助,我郑军已经取下戴城了!”
原来姬吕回兵之时,先给戴国国君戴叔庆父去了一封书简,说宋卫蔡三个大国实在太不象话,联军欺侮弱小的戴国,作为正义之师的郑国一定要匡扶正义,维持法统,将出兵来救援戴国。戴国毕竟是个小国,经过宋卫蔡联军连日来的攻城,国内已经快撑不住了,而且就算一时守住,宋卫蔡毕竟是大国,这样拖下去戴城迟早要被攻破的,国家就会灭亡。再加上本来戴国和郑国就是友好邻邦,多年来郑国一直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戴国的实际保护者的角色,郑军正好在节骨眼上赶来,又欺骗戴叔庆父假装说是领兵来救援戴国的,虽然其实是借机占领戴国。戴叔庆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戴国的都城戴城(在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与兰考县一带),郑军进城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戴国。国君戴叔庆父后悔不已,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看看实在复国无望,戴叔庆父只好领着家眷,逃亡而去。戴国亡国后,戴国的原子民为了纪念国民团结一致抵抗宋卫蔡联军的英勇事迹和轻信狡诈的敌人的深刻教训,遂以国为姓,全体姓戴,这也是当今戴姓来源的重要一支。
宋国孔父嘉、卫国右宰丑见郑军白白占了戴国,肺都要气炸了,齐声说道:“我们和郑国誓不两立!”正说着,郑军自戴城派人送来战书。孔父嘉、右宰丑当即批下回文,约好第二天决战。谁知当晚郑军突然袭击三国联军营寨,宋卫蔡联军大败,此役后,死里逃生的孔父嘉愤愤地说:“从古至今,战争都有礼节。我们周礼中的军礼规定,不打无约之战,不追逃跑将领,不杀花白老人,不击受伤军士,不伤及无辜民众。如今这规矩被郑国破坏了,可恼呀!”逃走路上,孔父嘉又在思索: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可有些小人为了获取私利,去刻意破坏这礼,郑庄公就是个破坏礼法的小人啊!正是郑庄公的阴谋诡计灭掉了戴国。 [5]
视频
春秋战国疆域变化
参考资料
- ↑ 《舆地广记》:畿考城县本子姓戴国,春秋宋人蔡人伐戴,是也。秦谓之谷县,楚汉兵起,邑多遇灾,因名甾县。 汉属梁国。后汉属陈留郡,章帝东巡诏改曰考城,取越乃光烈考武王之义也。 后魏曰考阳置北梁郡。北齐并废之以为成安县。 隋开皇十八年复改曰考城属梁郡。唐属曹州。梁开平元年属开封府。宋朝崇宁四年来属。
- ↑ 《读史方舆纪要》:戴今河南睢州考城县故城,即古戴国。隐十年,郑取戴。按:考城县故城在今睢州东北。
- ↑ 《历代州域形式》:戴今河南睢州考城县故城,即古戴国,为子姓国。隐十年,郑取戴。
- ↑ 《春秋左传·鲁隐公十年》,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 ↑ 《左传·隐公十年》:“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 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 人怒,故不和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