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葆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葆光,长洲人,生于1671年、卒于1740年(《清史列传》卷71说他卒于雍正元年即1723年,但雍正十一年印行《海舶集》,汪栋作序言,说去年请到诗词手稿拜读,柯遇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考证为1740年);字亮直、澄斋,号二友老人、海东役人,借姓潘,以吴江籍参加科考。

  • 1705年康熙第五次下江南,徐葆光献诗而得召见。
  •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参加会试,并未通过,却受康熙特赐参加殿试。
  • 康熙帝选他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复姓徐氏。1713年、1715年两次担任会试的同考官。
  • 著有《中山传信录》六卷及《二友斋文集》十二卷,另有《二友斋诗集》二十卷、《海舶集》三卷和《淳化阁帖考》十卷。

基本信息

姓名    徐葆光  
字号    字亮直,号澄斋      
民族    汉族      
官职    翰林院编修  
出生地   江南苏州府长洲
出生时间  1671年   
去世时间   1740年 
所处时代   清朝   
主要作品   《中山传信录》六卷    
主要成就   出使琉球    

人物生平

徐葆光,长洲人,生于1671年、卒于1740年(《清史列传》卷71说他卒于雍正元年即1723年,但雍正十一年印行《海舶集》,汪栋作序言,说去年请到诗词手稿拜读,柯遇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考证为1740年);字亮直、澄斋,号二友老人、海东役人,借姓潘,以吴江籍参加科考。1705年康熙第五次下江南,徐葆光献诗而得召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参加会试,并未通过,却受康熙特赐参加殿试。康熙帝选他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复姓徐氏。1713年、1715年两次担任会试的同考官。著有《中山传信录》六卷及《二友斋文集》十二卷,另有《二友斋诗集》二十卷、《海舶集》三卷和《淳化阁帖考》十卷。

康熙五十二年,徐葆光充任会试同考官。徐葆光才华出众,品格高雅,在内廷馆阁众臣中显露头角,康熙帝十分看重他。当时,正值琉球国王承继王位,徐葆光被派往琉球,任敕封琉球国王的副使。赏赐徐葆光一品麟蟒服。不久,徐葆光告假归乡。此间,他撰写了《中山传信录》六卷,述出国所见风情。康熙五十七年后,徐葆光在家闲赋数年。

雍正初年,徐葆光以御史挂名,不久,没等到封官授职,他就去世了。

人物著作

  • 在琉球谕祭、册封之后,徐葆光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回国总结成《中山传信录》。"虽未敢自谓一无舛漏,以云'传信'。"该书有三篇序言,正文47篇分为六卷,图文并茂,共计16万8千字。
  • 《传信录》卷一有封舟、渡海兵役、更(针盘、玻璃漏)、针路、往返海行日记、历次封舟渡海日期、天妃灵应记、论祭海神文等12篇,记述中琉间的海上交通情况。

人物评价

  • 徐葆光擅长书法。清代吴修的《昭代尺牍小传》中记载:“(徐)葆光工书。”
  • 徐葆光丰颐伟岸,身材高大,眉清目秀;晚年,虬髯鹤发,龙章凤姿。可说是仪表堂堂。
  • 徐葆光撰写古文,辞语明峻洁纯;而诗作,特别雄健排评,如同出入峨嵋、剑南之间。
  • 徐葆光诗作“枫岭山行至梨岭”中的佳句“风泉聒旅枕,壁灯照客起。”很为流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