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静江(1877年-1950年),名人杰、增澄,吴兴(今湖州)南浔人。出身江南絲商巨賈之家,其父是南潯四象之一,家產在白銀1000萬兩以上(南潯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隻小金狗」的諺語,據《湖州風俗志》載:「象、牛、狗其形體大小頗有懸殊。以此比喻各富豪聚財之程度,十分形象。民間傳說一般以當時家財達千萬兩以上者稱『象』,五百萬兩以上不足千萬者稱『牛』;一百萬兩以上不足五百萬兩者叫『狗』。」張家與張靜江的外祖父龐家均被列為「象」)。
由於家境富裕,張靜江從小就進入私塾讀書。成年後,其父以10萬兩白銀為其捐了個二品候補道的官職。
1902年,張靜江以一等參贊的身份跟隨駐法公使孫寶琦出國。在輪船上,張靜江竟然結識了革命黨領袖孫文(即孫中山),張靜江表示贊同革命,並願意以家財資助孫文的革命活動[1]。蒋介石加入中华革命党时,张为监誓人。是国民党重要人物,曾任国民党代理主席。先后任职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孙中山逝世后,张静江和谢持、邹鲁、张继、居正、戴季陶等在北京西山开会,通电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7年参与提出“对共党弹劾案”后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1950年9月3日病死于巴黎。
目录
參考資料
- ↑ 國民黨元老張靜江,一手把蔣介石扶上了最高領導人的寶座. 每日頭條. 2018-10-03 [2019-03-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