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庵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庵閭,中藥名。為桔梗目、菊科、蒿屬植物。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等地。全草入藥,性溫味辛、苦,具有行瘀,祛濕之功效。常用於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形態特徵

半灌木狀草本。主根略明顯,側根細而多;根狀莖短,直徑約3毫米,有少數營養枝。莖多數,常成叢,高30-100(-120)厘米,下部半木質,上部草質,綠褐色,具細縱棱,分枝多而細,斜向上伸長,長3-10厘米;莖、枝初時有稀疏絲狀絨毛,後光滑。葉紙質,不分裂,上面綠色,初時微有短柔毛,後脫落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腺點,多少被稀疏的短柔毛;基生葉多數或少數,成蓮座狀排列,基生葉、莖下部葉及營養枝葉倒卵形或寬楔形,長3-8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圓,中部以上邊緣具數枚粗而尖的淺鋸齒,基部楔形,漸狹窄成柄,葉柄長0.3-0.8厘米,無假託葉,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匙形,長4.5-6.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尖,中部以上邊緣具數枚疏鋸齒或淺裂齒,齒端尖銳,基部漸狹,楔形,無假託葉或假託葉極小,不明顯;上部葉小,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全緣或上半部有數枚小齒裂。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3-3.5毫米,具細梗,梗長1.5-2毫米,小苞葉小或無,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窄或疏而稍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垂;總苞片3-4層,背面綠色,無毛,外層總苞片小,卵形,頂端鈍,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綠色或黃褐色,邊緣寬膜質;花序托小,半球形;雌花6-1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背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反卷;兩性花13-18朵,花冠管狀,部分為狹管狀,背面具小腺點,偶有短柔毛,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略短於花冠或近與花冠等長,頂端2叉,叉端鈍尖,無睫毛。瘦果卵狀橢圓形,略壓扁。花果期8-11月。 [1]

植物特性

入藥部位:全草。
性 味:辛、苦,溫。
功 能:行瘀,祛濕。
主 治: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相關配伍

①治婦人夙有風冷,留血結聚,月水不通:庵閭子一斤(升),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大麻仁二升。上藥都搗令碎,於瓷瓶內,以酒二斗,浸,密封頭。五日後,每服暖飲三合,漸加至五合,日三服。(《聖惠方》庵閭子酒)

②治產後腹痛:庵閭子、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湯下二十丸。(《普濟方》庵閭子丸)

③治產後血痛:庵閭子一兩。水一升,童子小便二杯,煎飲。(《瀕湖集簡方》)

④治婦人卒漏下,先多後少,日久不斷:庵閭子(微炒)、熟干地黃(焙)、蒲黃(微妙)、當歸(炒焙)各二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聖濟總錄》庵閭飲)

⑤治陽萎:庵閭子二至三錢。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⑥治墜墮閃肭,血氣凝滯腰痛:庵閭子半兩,當歸、威靈仙破故紙(炒)、杜仲(炒)、桂心各五錢,乳香、沒藥各二錢半。上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溫酒鹽湯任下。(《濟生方》庵閭丸)

⑦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生庵閭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

⑧治風濕關節痛:庵閭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相關論述

1、《干金翼方》:「治折腕瘀血,庵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
2、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
3、《藥材資料匯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