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容量因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容量因子

来自 网易网 的图片

容量因子色谱用语,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符号为小写k,容量因子常称作保留因子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容量因子 [2]

外文名称 capacity factor

简介

capacity factor,k

分配系数K,容量因子k与保留时间之间有如下关系:k=t'R/t0,t'R=tR-t0。上式说明容量因子的物理意义:表示一个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t'R)是不保留组分保留时间(t0)的几倍。k=0时,化合物全部存在于流动相中,在固定相中不保留,t'R=0;k越大,说明固定相对此组分的容量越大,出柱慢,保留时间越长。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不同点是:K取决于组分、流动相、固定相的性质及温度,而与体积Vs、Vm无关;k除了与性质及温度有关外,还与Vs、Vm有关。由于t'R、t0较Vs、Vm易于测定,所以容量因子比分配系数应用更广泛。

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的关系: K=k·β

β为相比率,是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形特点的又一个参数,β=Vm/Vs,Vm为流动相的体积,即死时间(t0)与流动相流速的乘积,Vs为色谱柱中固定相的体积。对填充柱其β值一般为6~35,对毛细管其β值为60~600。

影响容量因子的因素

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

碳链长度增加,溶质的k增大;在一定范围内试剂的浓度升高,溶质的k增大

流动相的pH

有利于组分和离子对试剂离子化时(离子对的形成),组分的k值最大

固定相、流动相性质

(同一般RP-HPLC)。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