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宗教舞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宗教舞蹈

 

 

 

宗教舞蹈(religious dance)是宗教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是与求雨、抗旱、驱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种人类精神生命需求紧密配合的舞蹈。宗教舞蹈采用的是舞蹈的结构形式,运用的是舞蹈的形体语汇,包涵的却是宗教的内核,渲染的是神佛的威慑力量。它以舞蹈的语言,诠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宗教舞蹈既具有宗教文化艺术的象征意义,又包含着各个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

综述

舞蹈是团结之术。因为舞蹈能显而易见地使个人同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紧密地融为一体。这种古而有之的神圣功能尤其是能通过宗教舞蹈得以显现。 [1] 宗教舞蹈在本质上使晦涩难懂的教义直观化、通俗化。它们具有严格的动作、装扮、配乐及表演形式,虽然在长期的传承中有发展和变异,但始终突出了宗教的观念。

宗教以及宗教舞蹈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宗教形态以及宗教舞蹈形态是人们感情意志的具体行为符号。有什么样的宗教就有什么样的宗教舞蹈形态,宗教舞蹈作为宗教形态的元素组成部分两者又具有相对统一与相对独立的辨证关系,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因素,艺术中存在着宗教因素。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之认为舞蹈是一切宗教仪式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德国的民族学家威兹格兰德认为“一切舞蹈原来都是宗教的”。

起源

宗教舞蹈其渊源是原始社会的巫舞。但随着人类宗教意识的成熟,原始巫术逐步衍化为有较固定仪轨的原始宗教,而舞蹈也就成为了宗教仪轨的组成因素,这在中国各族传统宗教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之后,随着道教的出现、佛教的传入,宗教舞蹈融入道、佛的法了事活动中而有所发展,并且成为中国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民间流行的“走会”、“花会”等庙会活动,即源于佛教的“行像”仪式——把佛像安置在装饰性的花车上,众人随其巡行瞻仰、膜拜,此间伴有舞蹈、杂戏的演出。

发展

中国宗教舞蹈

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儒、道、释和传统巫教的混合体,与古代欧洲、中东宗教不同,与东南亚佛教尊为国教,艺术必须挂上宗教色彩才能存在、发展也不同。佛、道两教更迭兴替虽然在历史上也间或定为国教,却始终不能凌驾于儒教之上。 [6] 佛、道两教和多种拜物的巫教,则既求影响上层又把触角伸向缺少文化的落后农村,占据广阔天地,并且利用艺术宣传普及教义争取信徒。因此古代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寺、观,都有宗教的雕塑、壁画,并有宗教舞蹈、宗教剧、宗教音乐,从而形成为势力雄厚的宗教艺术。 [7] 而面具的出现,则是宗教舞蹈比较成熟、完备的一种表现。

道教舞蹈

脱胎于巫教的道教继承了巫舞的形式和内容,其驱鬼祭神仪式有浓烈的巫舞之风,道教舞蹈以阴阳为纲纪、以八卦符号的方位为舞蹈肢体运动和行进线路的标向,再配以巫辞咒语,使舞、巫、神完全连在了一起,人称“巫道合一”,也可谓“舞道合一”。宗教就是这样寓舞蹈于宗教的虚幻之中,以形象化的舞蹈艺术将人们引入冥冥的宗教天地,控制人们的思想,使其得以广泛的传播。道教舞蹈在汉族民间流传最广,在丧事葬礼、打醮还愿以及各中庙会中随处可见。更有意味的是各类庙会,不仅是道教舞蹈的表演场所,也是汉族民间舞蹈表演的舞台,届时,秧歌、狮子舞、高跷、太平鼓等也前来凑兴,两种不同属性的舞蹈在庙会上竟合而为一了,担当着娱人娱神的任务。

佛教舞蹈

佛教为了有利于传播,汲取了各个民族的舞蹈,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蹈,对汉代俗乐舞有很好的保留和继承,各民族、各地区乐舞文化得到广泛交流融合。特别是该时期统治阶级崇尚佛教,佛教思想得以迅速发展。自此,宗教舞蹈乘势而兴,广为流传。 [10] 如今,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大量石窟寺里仍潴留着当年精美的乐舞石雕与壁画,凡此种种,均是宗教舞蹈的遗存。 [5] 元代的宗教舞蹈,通常是在做佛事时展示得最为充分。元代宫廷每年二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佛教“游皇城”的盛大活动。届时,会组成庞大的仪仗队,首尾排列三十余里。游行途中,“蟑幡往来无定,仪凤教坊诸乐工戏伎,竭其巧艺呈献”。 [11]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祭。像舞蹈《菩萨蛮舞》就是典型的代表。唐代燕乐及其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佛教色彩或者直接来自佛教的舞蹈。比如隋唐时期(公元581——公元907)著名的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舞》具有非常浓厚的佛教色彩。唐朝的《霓裳羽衣舞》也具有浓厚的佛教特色。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的《风迎仙乐队》、《菩萨献香花队》也都有浓郁的佛教色彩。蒙古人本来就信奉佛教(藏传佛教),因此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的宫廷雅舞,也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最有名的是《十六天魔舞》。从许多的历史资料看,这个舞蹈有如天女下凡一样,是非常优美的舞蹈。

东南亚宗教舞蹈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东南亚大都数国家被尊为国教,其与舞蹈结合的更为紧密。佛经规定,在对佛的十种供养中必须要有“伎乐供养”,因此,表现佛经内容及娱佛的《金刚舞》、《飞天》等舞蹈自然是佛事祭礼仪式的组成部分。 [8]  享有世界声誉的印度古典舞蹈,也和印度教有密切联系。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神,被尊为舞蹈之神。

演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许多民族中流传着各种宗教舞蹈。这些舞蹈有的直接宣扬宗教教义,有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有的则是为宗教服务的,其中表现佛教内容的舞蹈《骠国乐》,甚至对西南地区舞蹈的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舞赕佛已成为传统在当地代代相传。 [8] 近现代,在欧美基督教盛行的地区,每逢狂欢节和圣灵降临节都要举行盛大的舞蹈活动,跳起假面舞或宗教道德剧中的舞蹈。在伊斯兰教中,土耳其人则跳托钵僧舞。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宗教舞蹈逐渐淡化了宗教色彩,而强化了自娱与娱人的功能。事实上,在诸神融合中发展的民间舞蹈,虽然在形式上神佛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实质上多神信仰反而消弱了宗教意味,增强了世俗的色调,人们不再恪守传统的祭祀活动及礼仪的规范,也不再视表演中的神圣不可侵犯。人们打破了传统的框架,以新的审美追求创造着新的表演形式。

影响

宗教舞蹈对舞蹈文化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构成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宗教性、政治性。同时也具备了特殊的审美性,它不仅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侧面,其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更是直接影响了舞蹈艺术,特别是当代舞蹈的发展。宗教祭祀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习俗。其对民间舞蹈的作用和刺激,一直历史的存在着正面和负面二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宗教习俗的渗透刺激了舞蹈层面的提升。如民间舞蹈内容面的扩大,表演场所的更为普及,表演技巧的提高,以及内在精神的神化;另一方面,民间习俗的反弹又降落了舞蹈的品位,即娱乐和功能性上的萎缩,观赏和审美性的退化加上历史和地域的种种原因,这种正、负二面的影响,常常是相互迭加、复益和交溶的。因此,宗教舞蹈在形成古代舞蹈规范和审美传统方面提供和输送了条件。宗教舞蹈是古代舞蹈文化中的一个侧面,也是中国古典舞蹈的一种特殊类型。

参考资料

1. 西方舞蹈通史

2. 陈蕾.戴着面具起舞——从藏传佛教到寺院宗教舞蹈[J].《飞天》2010(24),P29

3. 岳春 岳娅.论泰国北部少数民族宗教以及宗教舞蹈艺术[J].《当代经理人》2006(08),P178-P179

4. 宗教舞蹈:舞动在神、人之际

5. 光明网:话说中国舞蹈

6. 再论中国古典舞蹈

7. 仝妍.论中国石窟舞蹈的艺术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P45-P47

8. 冯雅丽.舞蹈与宗教关系初探[J].《科教文汇》2007(12),P201-P202

9. 宗教舞蹈

10. 孙倩.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汉魏六朝时期乐舞探微[D].郑州:郑州大学,2004 展开全部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