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辛仲甫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史·辛仲甫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義人。仲甫少好學,及長,能吏事,偉姿儀,器局沉厚。周廣順中,郭崇掌親軍,署仲甫掌書記。顯德初,出鎮澶淵,仍署舊職。崇所親吏為廂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訴陰識賊魁,即捕盜吏也,官不敢詰。仲甫請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獄。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誣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為?」請易吏以雪冤憤。崇悟,移鞫之,乃得實狀。

太祖受命,以崇為監軍。陳思誨密奏崇有奸狀,上怒且疑,遣中使馳往驗之。未至,崇憂懣失據,謂賓佐日「苟主人不察,為之奈何?」皆愕相視。仲甫曰「皇帝膺運,公首效節,軍民處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辭?第遠偵使者,率僚屬盡郊迎禮,聽彼伺察,久當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視崇無他意,還奏,上大喜,歸罪于思誨。

乾德五年,入拜右補闕,出知光州。州有橫河與城直,會霖潦暴疾,水溢潰廬舍。仲甫集船數百艘,軍資民儲,皆賴以濟。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誘營兵及諸屯戍,謀以長春節宴集日為亂。屬春初,仲甫出城巡視,見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燒薙之。凶黨疑謀泄,有自首者。禽百餘人,盡斬之。先是州少種樹,暑無所休。仲甫課民栽柳蔭行路,郡人德之,名為「補闕柳」。

太平興國初,遷起居舍人,奉使契丹。遼主問:「党進①何如人?如進之比有幾?」仲甫曰:「國家名將輩出,如進鷹犬材耳,何足道哉!」遼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義不可留,有死而已。」遼主竟不能屈。使還,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歲輸銅錢,罷榷酤,政尚寬簡,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諫議大夫。時彭州盜賊連結為害,詔捕未獲。仲甫誘令自縛詣吏者凡百餘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陳州。代歸,會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將令輿疾招撫,以疾未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節選自《宋史·卷二六六》) 註:①党進(927年~977年)北宋初年軍事將領。

譯文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義人。仲甫自幼好學,長大後,擅長吏事,姿態豐偉,儀表堂堂,有才能器量,見識深遠。後周廣順年間,郭崇掌管親軍,讓仲甫擔任掌書記。顯德初年,郭崇外出鎮守澶淵,仍讓辛仲甫擔任舊職。郭崇一個親信官吏任廂虞候,有被搶劫的所轄百姓,說自己暗中認出賊寇的首領,就是捕盜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仲甫請求親自去逮捕此人,並對他進行審訊,吏人故意拖延這個案子,仲甫說:「百姓被賊寇侵害卻讓他們無辜服罪,是政事腐敗到了極點,還要政府官員做什麼呢?」請求更換官吏以洗刷冤憤。郭崇終於醒悟,異地審查訊問,才查出實情。

太祖登基,任命郭崇為監軍。陳思誨密奏郭崇有不軌行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慮,於是派遣使者前去查驗此事。使者還沒有到,郭崇擔心煩悶得無所適從,對賓客和隨從說:「如果主上不能了解實情,我該怎麼做呢?」眾人都愕然相視,不知所措。辛仲甫說:「皇帝受天命而稱帝,您首先效忠,軍隊百姓的治理安排,全都依照尋常法度,(朝廷)將憑什麼給您加罪名呢?您只要遠遠地探知使者的情況,率領下屬盡郊迎的禮節,任使者去探訪調查,時間長了事情自然會明白。」郭崇就按照辛仲甫說的去做。使者到了以後,(經過探查)看郭崇並沒有不軌之意,於是回去把情況報告給皇上,皇上大喜,反過治了陳思誨的罪。

乾德五年,仲甫入朝,拜右補闕,出任光州知州。州境有橫河與城相對,適逢久雨不停河水暴漲,大水沖毀了房屋田舍。仲甫調集了幾百艘船隻,使得軍用物資和民用儲備都因此得以流通補給。六年,調任彭州知州。彭州士兵引誘營兵和各屯守軍,謀劃在長春節宴會之日進行叛亂。時值初春,仲甫出城巡視,見到護城河的草長得很深,想到可以隱藏埋伏,便命人將草燒光、拔除。叛亂者因此懷疑是自己的陰謀泄露,便有人前自首。仲甫捕獲了一百多人,將他們全部斬殺。在此之前彭州種樹很少,夏天沒有休息乘涼的地方。仲甫督促百姓栽種柳樹遮蔽道路,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因此將柳樹命名為「補闕柳」。

太平興國初年,升為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問他:「党進是什麼樣的人?宋國像党進這樣的人有多少?」仲甫說:「國家名將相繼湧現而出,像党進這樣的不過是供驅使之輩,哪裡值得一提!」契丹皇帝想將他留在遼國,仲甫說:「從守信用上說我要完成使命,從道義上說我不可以留下,如果一定要留我,我只有一死。」契丹皇帝最終也沒能使他屈服。出使回國後,以刑部郎中任成都知府。到成都後,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銅錢,廢除官府對酒的專賣,為政崇尚寬厚簡便,蜀地百姓因此得以安居樂業。八年,被加封為右諫議大夫,彭州盜賊不斷為害作亂,朝廷下詔緝捕卻未能抓獲。經過仲甫的誘導勸說,這些人中將自己捆綁起來到官吏處自首的達到一百多人,剩下的也因此解散。

淳化二年,擔任陳州知州。任職期滿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賊寇作亂,因為辛仲甫一向有很高的恩德和威信,準備讓他抱病前去招撫,因為生病未能前往。咸平三年去世,享年74歲。[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