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它山堰汉语拼音:Tuōshān Yàn)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古代堤堰,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兴建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是浙江省灌溉面积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最大的支流鄞江,使用条石叠砌而成,解决了鄞西大片土地的灌溉和明州(宁波)州城的生活用水问题,经历代修缮,至今仍发挥作用。1988年,它山堰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被国际灌排委员会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

目录

修建

根据南宋淳祐年间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2],它山堰于唐大和七年由鄮县县令王元𬀩主持兴建。王元𬀩祖籍山东琅琊,历任翰林院书记、翰林院编修、朝仪郎,后因争议贬为金华府同知、鄮县县令。就任县令时,刺史于季友已修建一座仲夏堰,但由于选址原因,仲夏堰蓄水不足,且难以解决咸潮倒灌的问题。为此,王元𬀩在仲夏堰上游选择了“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作为修建新堰的地点,因而堰以山为名。它山堰建成后,王元𬀩并未因此得到重用,反而屡受参劾,于鄮县令任上辞官归隐。

有记载称,它山堰修建时,先疏浚原有的北山古港,再将溪流截断,排水后筑堰,更具体的修建过程则不可考:325。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它山堰南岸背山面的马鞍岗发现一条通往石宕的道路,且它山堰石材与该石宕的石材相同,因而推断它山堰的石料来自于此。

结构特点

它山堰位于樟溪进入平原地区的山口,南有绛山,北有它山。堰体所在河床较为平坦,基岩上方沉积为2至3米厚的砂卵石,在此之上为青灰色或灰褐色的黏土层。堰体长113.7米,顶级面宽3.2米,第二级面宽4.8米,平面略成弧形,向上游鼓出,使得汛期水流向河床中心集中,减小对两岸的冲刷。

堰体分为两平台,其中堰顶高程3.05米,可能为为宋代进行加固时修筑的部分,而第二级高程2.4米,据估计应为唐代修筑。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曾载,它山堰“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残留的材料中曾经发现朽木和碎石,据此推测,宋代加固施工时,曾在河床中打入木桩以作为地基,周围加筑黏土碎石层,后碎石被冲淘,因而留下的木桩留下空隙,古人因而想象堰体形如屋宇。在1991年维修过程中,曾对堰体进行钻探,发现石板下存在铁锈,这与《宝庆四明志》中记载它山堰“冶铁而灌之”相符。

1995年4月,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使用地震仪对它山堰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它山堰堰体最大厚度为4米,中间厚两边薄,一般厚度为2.3至2.8米,大部修筑在河床沉积上,而南端直接修筑在较高的基岩上,厚度为1.8至2.0米。这种中间厚两边薄的设计增强了堰体中部的刚度,以应对河床中央较大的沉陷量。堰底倾向上游约5度,对堰体的抗滑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堰体上游设有4至6层碶石,下设人工填筑的黏土碎石层,与河流沉积物有明显差异。黏土的引入可以增强堰体的防水性能,而碎石则可以增强土的抗剪强度。

视频

它山堰 相关视频

动画演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
它山堰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