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墾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墾利鎮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下轄街道,是墾利區人民政府駐地,地處墾利區中部,東與興隆街道、永安鎮相鄰,南與東營區勝利街道、文匯街道接壤,西與勝坨鎮相連,北與利津縣陳莊鎮隔黃河相望,東北與黃河口鎮 相接,轄區總面積202平方千米。

民國十七年(1928年),薛氏移民來此墾荒建立民豐村;2009年8月,西宋鄉併入墾利鎮,並改墾利街道。截至2011年末,墾利街道總人口70065人。截至2020年6月,墾利街道下轄12個社區、82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2011年,墾利街道財政收入1.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7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95元。[1]

建置沿革

民國十七年(1928年),薛氏移民來此墾荒建立民豐村。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始立集市;同年11月,成立墾五區機關駐地。此後隨着移民的增多,村莊逐漸形成東、西、南、北四大片,即"民豐"、"民安"、"民利"、"民興"。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4村落合併統一稱作"民豐村"。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墾五區區公所更名民豐區公所。

1956年3月,劃歸廣饒縣;同年6月,撤銷墾區第五區公所,設縣轄民豐鄉、高蓋鄉(當時屬廣饒縣)。

1958年4月,高蓋鄉併入民豐鄉;同年9月,民豐鄉與東張鄉合併,稱東風十七社;同年10月,更名民豐公社。

1960年7月,又劃歸墾利縣,稱民豐公社。

1963年2月,由民豐公社劃出原高蓋鄉、東張鄉,建立高蓋、西張2公社(屬墾利縣轄)。

1981年12月,更名雙河鎮,鎮機關由民豐村遷駐縣城東側。

1984年7月,西張公社撤銷,鹽窩、閆家、蒼州、圍子、聯合、補戶、左、左二8大隊劃歸雙河鎮;同年8月18日,以縣之專名命名政府駐地鎮,雙河鎮更名墾利鎮。

1984年7月,高蓋鄉六干以南6村劃為勝利鎮。

2001年2月10日,高蓋鎮併入墾利鎮。

2009年8月,西宋鄉併入墾利鎮,並改墾利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墾利街道地處墾利區中部,東與興隆街道、永安鎮相鄰,南與東營區勝利街道、文匯街道接壤,西與勝坨鎮相連,北與利津縣陳莊鎮隔黃河相望,東北與黃河口鎮相接,轄區總面積2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墾利街道地處黃河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

水文

墾利街道境內有黃河從西到東流經境內23.5千米。人工排水河道主要是六干排、溢洪河、永豐河、三排溝、張震河、小島河等,河道為東西走向,境內總長45千米;主要灌溉河道六干、七干、十八戶乾渠、五七乾渠、同興分干、一分干、二分干、三分乾等,境內總長59千米。

自然災害

墾利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雹、蟲災和河患等。

人口

2011年末,墾利街道總人口7006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008人,城鎮化率61.38%。總人口中,男性35298人,占50.4%;女性34767人,占49.6%。2011年,人口出生率10.35‰,人口死亡率6.18‰,人口自然增長率4.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6.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墾利街道財政收入1.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7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929萬元,企業所得稅720萬元,個人所得稅16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95元。

農業

2011年,墾利街道農業增加值達到6.4億元,比上年增長5.54%。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等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017.9噸,人均157千克。棉花是主要經濟作物。2011年,種植面積6.3萬畝,產量4761.4噸;花生是主要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49畝,產量94.8噸;蔬菜種植面積5545畝,產量7900.7噸。畜牧業以飼養家禽、生豬為主。2011年末,大牲畜存欄4477頭、生豬存欄1.55萬頭、羊存欄7900隻、家禽存欄56.37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607噸;禽蛋6373.77噸,鮮奶62820噸;畜牧業總產值17316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907台(輛),總動力9.5萬千瓦。

截至2011年末,墾利街道累計造林4.3萬畝,其中防護林12000畝,經濟林26312畝,其他林地5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2萬株,林木覆蓋率23.2%,活立木蓄積量10.5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6312萬畝,產量5655.682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冬棗,其中蘋果1023.562噸,桃1353.66噸,冬棗3278.4噸。

墾利街道漁業以海洋捕撈、淡水養殖為主,其中有漁船148隻,淡水養殖總面積19.4平方千米。2011年,水產品總量1.66萬噸,其中淡水養殖產量0.8萬噸;漁業總產值25902萬元。

工業

2011年,墾利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41.28億元,比上年增長63.27%,占生產總值的63.22%。2011年,墾利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4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41.3億元,比上年增長63.27%。工業產值達到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7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3家。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墾利街道有商業網點296個,職工256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8億元,比上年增長52.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011年,進出口總額314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2.1%。

金融業

2011年末,墾利街道有9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6.9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85.64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墾利街道有幼兒園(所)10所,在園幼兒2550人,專任教師159人;小學4所,在校生5320人,專任教師289人;初中1所,在校生2980人,專任教師24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3700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墾利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10個,會員12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74個,演職人員1600餘人,年演出322場次,觀眾達9600人次;電影放映單位3個,電影院1座,座位300個,年放映984場次,觀眾達10000人次;文化專業戶12個,公共圖書室43個,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藏書20餘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墾利街道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下設20處農村衛生室,鄉村醫生45人,2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開設100張病床,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3張,全中心共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3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94人,2011年,完成門診診療13.5萬人次。無住院手術,出院病人38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0542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墾利街道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716人,年人均支出2060元;農村五保供養90人,年人均支出4200元。城鎮最低生活保障358人,年人均支出4560元。

交通運輸

墾利街道有省道S228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墾利街道以區之專名-墾利而得名。

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墾利街道辦事處被表彰為"山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集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