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 |
把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自然破坏的各种现象,按照不同程度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称为地震烈度表(earthquake intensity scal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最早的烈度表是卡塔尔迪(J.Cataldi)在1564年编制的,已废弃。目前,世界上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十二度表较普遍,此外尚有八度表(日本和台湾省)和十度表等。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地震烈度表
外文名; earthquake intensity scal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影响因素; 震中距离
主要标志; 地形强烈改变,建筑物严重破坏
出现时间; 1564年
烈度区划; 3度
标志制定
本标准是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的基础上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了10多年来在地震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的分析结果,运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的经验,以及强震观测记录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并参考了《欧洲地震烈度表》(199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震烈度(seismic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地震烈度表
按照地震时的人的感觉,地震所造成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区分为几大类,以描述地震烈度的高低,作为判断地震强烈程度的一种宏观判据,称地震烈度表。有了这个判据,可以调查研究评定已经发生的地震,包括历史上发生的地震和新近发生的地震影响区的烈度高低。有代表性的烈度表例如:罗西-福雷耳 10度烈度表(1883年发表)、M-C-S12度烈度表(1923年发表)。
1932年欧美国家参照M-C-S烈度表修改成MM12度烈度表和日本七阶烈度表等。1957年编成的《新的中国烈度表》也是12度烈度表。和M-C-S或MM12度烈度表类似,1~5度是无感(只能仪器记录)至有感的地震,6度有轻微损坏,7度以上为破坏性地震,9度以上房屋严重破坏以至倒塌,并有地表自然环境的破坏,11度以上为毁灭性地震。这里是对没有经过抗震设防的建筑而言。对于考虑了抗震设防的建筑就不一样,而且建筑材料的差别、施工质量的好坏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表现也不同,烈度的判定也有差异。因此,用地震烈度来判断地震影响大小是比较粗略的。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和地表面变化的状况,评定距震中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绘出等烈度线,作为对该次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因此,地震烈度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地震的烈度在不同方向有所不同,如在覆盖上层浅的山区衰减快,而覆盖土层厚的平原地区衰减慢。烈度还用于地震区划,表示将来一定期限内可能发生在某一区域内的最大烈度,估计一个建设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影响大小。对新建工程来说,工程设计采用的烈度则是一种设计指标。据此进行结构的抗震计算和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
影响因素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烈度区划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工程地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用地震历史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全国各个地区在预定的时间内地震发生的大小和可能性作出预测,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作为工程建设抗设计的依据。1976年中国颁发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比例尺为三百万分之一,图上用等烈度线表示出从1974年至2073年的100年内各地区可能普遍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主要标志
地形强烈改变,所有建筑物严重破坏。动植物遭到毁灭地震烈度因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而不同。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北京等地都受到影响,但其烈度没有唐山大。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而定的。用地震仪测定。国际上通用里氏震级,由0级、1级到8级、8.9级。小于3级的,人们感觉不到;3级以上的才有感觉,习称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能造成破坏,习称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
烈度定量
从抗震设计的要求来看,宏观标志不能直接应用,要有表征地面运动的物理量供设计采用。有些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与地震烈度相应的地震加速度,但各国的取值不一。
地震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地震烈度表
2.1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2.2房屋震害程度damage degree of building地震时房屋遭受破坏的轻重程度。
2.3震害指数damageindex
将房屋震害程度用数字来表示,通常以"1.00"表示全部倒塌,以"O"表示完好无损,中间按需要划分若干震害等级,用0-1.00之间的适当的数字来表示。
2.4平均震害指数meandamageindex
一个建筑物群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所有建筑的震害指数的平均值,即受各级震害的建筑物所占的比率与其相应的震害指数的乘积之和。
3.中国地震烈度表
表1中国地震烈度表
本标准采用12等级的地震烈度划分。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烈度从Ⅰ度到Ⅻ度的在地面上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评定指标和使用说明,适用于地震烈度评定。
地震解析
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在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他们说地底下住着一条大鳌鱼,时间长了,大鳌鱼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鳌鱼一翻身,大地便会颤动起来。用现代人的眼光分析这种传说,简直是荒诞不径。但持这种说法的国家,并不只有中国。例如,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海神普舍顿就是地震的神。南美还流传着支撑世界的巨人身子一动,引起地震的说法。
古代日本认为,日本岛下面住着大鲶鱼,一旦鲶鱼不高兴了,只要将尾巴一扫,于是日本就要发生一次地震。除此之外,埃及和印度也有关于地下住着动物在作怪的传说。随着科学的进步,谁也不会相信这类迷信的说法了。其实,地震就是地动,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引起地球表面振动的原因很多,可以是人为的原因,比如核爆炸、开炮、机械振动等;同样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因,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落地震等。
地震小区划
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地震烈度区划度往往有局部的变异,或称烈度异常,这与局部地区的地质、地形条件有关。为了反映局部地区的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大的工程建设场地进行详细的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的分区,称为地震小区划。
五类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4.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区别
地震烈度Ⅺ度区的唐山
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把烈度称震度,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1至7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
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
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的力量造成的,而这种力量(不可称作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