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四國遍路 寶壽寺

寶壽寺
ほうじゅじ
Houjyuji Temple

e-systems.co.jp
圖片來自 とある歩き遍路の道しるべ

基本資料

地點    日本四國愛媛県西条市小松町

本尊    十一面觀世音菩薩  

宗派    高野山真言宗

寺名    天養山 観音院 宝寿寺

創建年份  傳天平年間(724-749)

札所等   第62番札所

寶壽寺(ほうじゅじ)是位在日本愛媛県西条市的高野山真言宗寺院。傳六世紀前半,聖武天皇在諸國營造一之宮。敕令在比目前寺址更鄰海之處開基立寺。之後,因河川多次氾濫,於西元1636年搬至現址。此寺有現存四國遍路最古道標,目前保存在愛媛縣立歷史博物館裡。[1]

目录

緣起

據傳寺天平聖武天皇在此地建立伊予一之宮神社、大和的僧・道慈律師(?〜744四)受勅命創建了法楽所的別當寺。這時天皇奉納『金光明最勝王経』、寺名稱為「金剛宝寺」、當時位址是在中山川下游的白坪附近。

弘法大師大同年間(806〜10)來到此地方拜訪、依照在寺逗留了一段時間的聖武天皇的妃子光明皇后的姿態而彫造了十一面観世音菩薩像,作為本尊。寺名改為「宝寿寺」並定為靈場。

當時,國司越智公夫人受到難産之苦。大師向本尊祈願而來的靈水,加持給她・之後安平安生産、因此成為信眾所信仰的"安產的観音菩薩"。但是、中山川受到洪水之害、天養2年(1145)重建廟宇、並改山号為「天養山」。[2]

天正13年(1585)豊臣秀吉四国攻略爭亂而導致寺荒廢、寛永13年(1636年)四国遍路的行者宥伝上人將寺再次興盛。延宝7年(1679年)藩主命避免洪水侵害將寺移転至靠近現址附近的位置。[3]

明治初期的廃仏毀釈大石龍遍上人於明治10年(1877年)將寺移至神社的南側、大正10年(1921年)由於予讃線鉄道工事的建設搬遷至更南側的當前位置。[4]

【御詠歌】

さみだれの あとに出たる玉の井は 白坪なる一宮かわ[5]

寺內

  • 仁王門
  • 本堂
  • 大師堂
  • 弘法大師立像
  • 十一面観音立像

前後的禮所

四國遍路 香園寺 -- (1.4km)-- 62 寶壽寺 -- (1.5km) -- 四國遍路 吉祥寺

遍路裝備

遍路人的巡禮裝扮自由,但多數人會頭戴斗笠、身穿白衣與輪袈裟,以及手持金剛杖。通常還會攜帶蓋朱印的納經帳、經書、念珠等參拜用品。[6]

視頻

四国旅 お遍路編 62番札所 宝寿寺【Honda Super Cub】
●四国巡礼・第62番・宝寿寺参拝!(愛媛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