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哥萨克骑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哥萨克骑兵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哥萨克骑兵

地区: 东欧平原

组成: 斯拉夫人和少数其他民族

分类: 骑兵

所属国: 俄罗斯帝国

哥萨克世世代代游牧在东欧的大草原,从波罗的海黑海都有他们的身影。哥萨克以英勇善战著称,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

俄罗斯的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俄罗斯帝国的重要武力。哥萨克一度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效力,在克里米亚汗国与俄罗斯的领土战争期间,哥萨克早年效力克里米亚汗国,后期效力俄罗斯帝国。跟波兰翼骑兵不同,哥萨克大部分是轻骑兵。

哥萨克骑兵以衣着鲜亮而著称,坏名声也同样。他们过着游牧般的,半自治的团体生活。东欧大草原上的这些野性十足的骑手,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哥萨克人是极其优秀的轻骑兵,他们青睐的武器是长矛以及马刀。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他们是出色的轻骑兵,但他们不守纪律,也不愿下马作战,从而限制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他们对老百姓冷酷无情,以致整个欧洲,无论敌友都对他们痛恨。[1]

定义

哥萨克骑兵是俄罗斯的特殊兵种,随着沙俄的扩张,特别是叶卡捷琳娜女皇对黑海周边的扩张,哥萨克的领地被沙俄纳入版图。随之而来的,是面临被强行迁入的日耳曼人进行地盘争夺,哥萨克骑兵的骁勇善战迅速闻名西方。

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哥萨克人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

如果说吉普赛人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哥萨克人正是凭着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千万里,在俄罗斯社会发展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到哥萨克,就会使人想起苏联早期电影《克楚别依》和《夏伯阳》中响遏行云的史诗般的哥萨克英雄形象。 在俄罗斯有不少反映哥萨克的文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人》、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尤其是肖洛霍夫的鸿篇巨制《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哥萨克那横刀立马、冲锋陷阵的英姿,视枪林弹雨如闲庭信步的洒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气,在倒映着篝火的静静的顿河畔高歌起舞的奔放……极具浪漫而富有张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冲动。

战绩

俄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06年-1607年的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67年-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义和1773年-1775年的普加乔夫起义都是与哥萨克有关系。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的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欧洲国家也常招募哥萨克作为雇佣军。哥萨克参加了从18世纪到苏联二战中所有的战役。有人说他们是欧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风格的经典骑兵。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向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大约组建了30万人的11支哥萨克军团。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也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哥萨克们再也没有取得像此前的战争中那样骄人的战绩。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中,哥萨克分属两个阵营,布琼尼、铁木辛哥的红军第一骑兵军所向披靡。苏波战争时期,曾经在空中俯瞰过这支部队的美国飞行员有这样的描述:"骑兵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戴圆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数万匹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成为骑兵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幕"。据统计,从1918到1920年,有100万哥萨克骑兵阵亡。

衰落

内战结束以后,苏联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延续哥萨克自治的政策,允许他们自主选举苏维埃,成立哥萨克军人会议,一方面加大削藩力度,实行"非哥萨克化"。随后打压的力量逐步加大,对不服从者就从肉体上消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哥萨克暴动,曾一度导致红军失利,放弃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后来苏俄南方战线派出大规模正规军镇压,1920~1930年代在苏维埃政府的彻底剿灭下,哥萨克力量日渐衰落。大批哥萨克逃亡者涌入捷克等国。以后苏俄又通过移民、掺沙子,最终使这个存在了几百年的特殊群体融化在普通百姓当中,这才结束了哥萨克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开始也曾以保留了哥萨克特点的骑兵再次披挂上阵,但已是强弩之末,在现代的立体机械化战争中,延续了400年的辉煌不再,布琼尼式的哥萨克将领很快也被朱可夫式的现代军事家取代了。

历史

哥萨克(乌克兰语: Козаки;俄语: Каза́ки)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阻挡沙俄向东方鞑靼人与南方土耳其人侵略的强大缓冲[2] 。

13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15、16世纪时,一些不愿成为农奴的俄罗斯、乌克兰农民迁徙到由于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他们的母语突厥语中的"自由人"。哥萨克人在俄罗斯南部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俄国的主要依仗。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少数参加布尔什维克政府的苏联红军,多数参加反政府的白军。苏波战争期间,他们为苏俄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哥萨克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建立重大战功;同时也有一些人趁机反叛苏联的统治。

哥萨克不是独立的民族,而是一种军事团体。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特别是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乌克兰人),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克人和土耳其人等,概括地说,哥萨克就是一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人构成的社会群体,简称"族群"。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