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湾教授协会

台湾教授协会

缩略图
英文名 Taiw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目录

沿革

李登辉政府

台湾教授协会的由来,据创会会员陈仪深撰述于1990年12月9日民众日报,1990年8月下旬,一群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归国担任教职的朋友,与在台湾取得学位的担任教职朋友讨论台湾政治经济现况,席间形成“组织社团”的共识,一开始讨论多种名称,最终定名“台湾教授协会”(TAUP),同年12月9日于台北市举办成立大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与第一场的演讲会,主题为“台湾前途的探讨”,并于1991年1月5日出版第一期会务通讯。 当时社会舆论将台湾教授协会与澄社台湾民主基金会中华论政学社来相比,但陈文中认为,台湾教授协会主要与其他社团不同之处,在于统独立场,协会主张台湾独立。首任会长林玉体于1990年12月9日自立晚报〈台湾教授协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表示,台教会成立有以下两点特征:

  • 第一次台湾全国性的敎授组织。大学院校及学术硏究机关的知识份子,跨校性的结合在一起。
  • 会员,在台湾政治转型及国家认同这种极为敏感又处危机之际,共同声明“台湾主权独立”。

创立初期,适逢李登辉执政,政治渐渐松绑,人民要求政治改革,协会也积极参与当时的台湾民主化运动,以声援黄华作为初啼声,公开声明谴责执政当局蹂躏司法、迫害人权;隔日声援台湾新生代主权运动联盟,于台大校门口前禁食一天,同年12月15日广邀学术界连署声援黄华,截至24日,共有167位教授支持。并在25日,参与民主进步党所发起之游行,协会会员手持“思想无罪、言论自由”,由中正纪念堂步行至国父纪念馆。 宪政改革的部分,积极呼吁年轻人参与政治,并邀请学生一同举办“宪政改造座谈会”,共同组织“台湾学生教授制宪联盟”,此后更积极参与台湾制宪运动,主张可见协会所发表的〈制宪运动基本纲领与主张〉:一、台湾主权独立。二、制定新宪法。三、社会权保障。四、国家、政治、社会全面改造。协会希望所有反对运动者,皆可认同此文,并向大众推荐认同此文的参选人,借此对体制内行动者施压。此后协会举办“台湾宪草会议”,以及“海内外台湾人国是会议”,其主题为主权与宪政、外交与国防、心灵与宗教、财经与环境、文化与教育。 协会也积极参与独立台湾会案,发起并投入“100行动联盟”,召集学术界、文化界、医生、社运团体、弱势团体组成,提出“100行动联盟成立宣言”,反对政府所说“刑法100条只能修不能废”,认为刑法100条已实质违反宪法有关基本人权与自由的保障。联盟串联《中华民国刑法》第一百条的受难者家属集合请愿,并且举行了“废恶法10万人签名运动”。最终立法院于1992年5月15日三读通过修正案。
协会参与环境保护运动,会内通讯刊登张国龙教授所写〈阻止核四的兴建是全民的责任〉一文。1992年4月26日台湾环境保护联盟举办的“四二六反核大游行”前夕,协会发表声明,认为核四环境评估计划太过草率且不合法、政府对于核灾应变能力不足,目前对核废料的处理尚未有更好的妥善处理方案,呼吁立委应冻结核四兴建预算。
协会也关注媒体议题,首先是退报运动。1992年10月30日联合报的头版标题刊出:“李瑞环:大陆不惜中止经建阻止台湾独立。接待亚太报刊研讨会代表指出,大陆将用‘任何方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即使‘牺牲流血、前仆后继’也在所不惜。”但事实上并未有此发言。因此台湾教授协会与具有本土意识与自由主义色彩的多个团体,在多次与联合报抗议未果的情况下,于1992年11月23日发起“退报救台湾运动”,呼吁社会各界联合抵制,做到拒买或退订《联合报》。协会更在1995年5月举办了“媒体全面改造,党政军退出三台”大游行,由于老三台(台视、中视、华视)的经营权由国民党、国民党政府与国军所掌控,在民主化后,可能使得媒体难以成为中立的第四权,加上自由化的思潮,因此在解严后逐渐出现党政军退出三台的呼声。而协会也透过“党政军退出三台运动”的声明,要求政府,一、党政军释股,股权大众化。二、翻修广电法,成立监委会。

陈水扁政府

陈水扁当选总统,台湾遭遇第一次的政党轮替,台湾教授协会将关注焦点置于“两岸关系”上。协会认为,三组候选人的立场皆与中国所主张的“一个中国三段论”有差距,最后又以距离最远的陈吕配当选,此为大大拉开了两岸关系的空间。
此时期的协会时常拜会政府官员,例如陈水扁杜正胜吴钊燮等等。与政府关系较为密切。2006年后,协会会员对本土政权的心情,从先前的热烈期待转为失望,因此,由执政团队退下来的、时任会长蔡丁贵也将台教会定位为重新回归实践、执行台湾独立建国的核心理念
教育改革上,协会于2001年6月16日发表〈立即撤换教育部长曾志朗〉声明,主张新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不进反退,认为应撤换曾志朗部长,因其删除“认识台湾”课程,忽视本土教育,教改推动不力等…。2002年9月,协会联合台湾北社台湾笔会台湾东社台湾中社共同发表〈请为台湾学教育留活路〉声明,主张政府应积极推动台湾学教育、规划正规课程师资,并在大专院校设立“台湾学”相关系所。2003年7月,协会发表〈他们要欢迎教育恶势力班师回朝〉声明,试图抵抗当时保守派学者为打击教改所提出的“教育重建宣言”,台湾教授协会认为教改本质上是正确的,虽然在技术执行层面不甚满意,但仍希望保守派学者能够以学理来进行探讨、辩论,以求国家教育改革之事能够更趋于完善。
宪政改革上,协会与其他团体共同成立了“全民公投立委减半联盟”,主张政府应制定公投相关法律,且应废除现行的“复数选区”制度,改行“单一选区”制度,而立委的人数也应降低。协会也透过发行〈立委减半 赞!赞!赞!〉问答小手册来宣传理念,也试图游说国、民两党,并发表声明要求时任国会最大党,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尽速启动立委减半修法。2002年5月,协会与其他团体共同成立了“台湾正名运动联盟”,发出声明并举办游行,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进行台湾正名改革。
在环保方面,协会积极参与停建核四推动,每年会员参与游行、与其他团体共同举办记者会以外,亦参与林义雄所发起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2004年,时任秘书长刘聪德认为,此时期的协会在台湾独立推动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民进党执政团队沟通,与岛外台湾人团体连系,在校园鼓吹学生运动。

马英九政府

马英九政府内,台湾教授协会从体制内转回体制外,重新回到街头上,尽力扮演监督政府的角色,包括反对美牛进口、抗议国共密会协商,拒绝ECFA等等,且举办许多活动,以确保台湾主权,重申台湾价值的重要性。
2008年10月25日,由民进党主办,台湾团结联盟及多个台湾本土派民间社团协力筹办“1025反黑心顾台湾大游行”。主要诉求是对马英九政府在两岸事务上快速“亲中”、且对于全球金融风暴及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方面应变不力的质疑与不满,以及中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即将来台举行两会会谈。协会由蔡丁贵刘重义教授带队参与“反一中教育大队”,刘重义教授表示,中国很多假学历可用金钱买到,但又无法认定,将影响台湾整体教育品质,降低了学生的素质,也将影响社会的道德价值。2009年5月17日,马英九就任一周年的前夕,协会与民进党及许多本土社团发动“517呛马保台大游行”,其主要诉求是“保台湾,ECFA要公投”、“顾主权,唾弃卖台权贵”、“救失业,反对无能政府”、以及“护弱势,反对一中市场”,由协会前会长蔡丁贵带领“独立、建国、挺扁”大队。2012年总统马英九上任第二任期的前夕,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以及本土社团于5月19日以及5月20日马英九总统连任就职日发动呛马踹共大游行,游行的诉求是反对马英九倾中卖台政策、反对油电双涨、反对瘦肉精美牛等…台湾教授协会亦参与此次游行。

蔡英文政府

2016年政党再度轮替后,协会扮演监督的角色。在“同婚”和“劳动法修恶”这两点上,协会于2016年12月2日发表“扬弃婚姻平权、丢了政治诚信”,声明表示:婚姻平权承诺的是全体国民的平等权利,我们必须殚精竭虑穷尽法律的可能达致这个理想,而非被现有法律圈限认知与想像,才是文明的进歩,也是政治存在的意义,实践的过程也将成为共同体的历史。作为领导者,当选之后必须负起阐明价值与排除障碍的责任。 可是蔡总统并未落实选前承诺,导致大众意见分歧越深。谴责蔡英文总统对于同志婚姻议题的逃避。
2019年3月18日,台湾教授协会与其他学者、公民运动者共同组成“台湾公民阵线

愿景

持续推动台湾独立运动,推动台湾政治民主,建立三权分立之责任政治体制,并视社会脉动,不定期举办政情评论、学术性研讨会、巡回演讲等活动,略分为:理念传播、主权运动、政治民主、社会正义、教育改造、环境保护、媒体改造等。

主张

政治民主、学术自由、社会正义、经济公平、文化提升、环境保护、世界和平。

学术研讨会

  • 1991台湾历史与文化研讨会。
  • 1992制宪运动研讨会、教育权与宪政改造、解剖国大临时会议、宪政改造与劳工权益、国土规划学术研讨会。
  • 1993从二二八的历史经验谈族群关系的重建、二二八疼台湾重建再生、媒体改造与自由民主。
  • 1994‘迷惘与追寻─“外省人”在台湾’研讨会、“台湾宪草讨论会”、台湾民族主义研讨会。
  • 1995“海岸地区保护”研讨会、“原住民座谈会”、“国中课程标准座谈会”、“语言政治与政策学术”研讨会。
  • 1996“废弃物处理研讨会”。
  • 1994‘迷惘与追寻─“外省人”在台湾’研讨会、“台湾宪草讨论会”、台湾民族主义研讨会。
  • 1995“海岸地区保护”研讨会、“原住民座谈会”、“国中课程标准座谈会”、“语言政治与政策学术”研讨会。
  • 1996“废弃物处理研讨会”。
  • 1997“修宪与当前台湾政治发展的方向”讨论会、“地方自治与国家发展”研讨会、“公投入宪”研讨会、“科技政策”研讨会、“媒体结构问题座谈会”。
  • 1998台语科技讲座“internet与资讯发展趋势”、“声援东帝汶公投独立”座谈会、台语科技讲座“按怎教电脑走象棋?”。
  • 1999“海内外台湾人国是会议”、“感动与感伤-历史学者看美丽岛事件”座谈会
  • 2000台语科技讲座“精密陶瓷材料的技术与应用”、台语科技讲座“台湾半导体产业简介”、与台湾环保联盟合办“第四波能源革命—为何二十一世纪是永续能源的天下”研讨会、台语科技讲座“未来运输e智慧化”。
  • 2001“立委减半”研讨会、“大学教育之台湾主体性”学术研讨会
  • 2002“台湾独立理论与历史”研讨会
  • 2003“台湾汉文化之本土化”学术研讨会
  • 2005举办‘台湾与西洋国家观’研讨会
  • 2006“观念转型—从基础教育到社会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07“新台湾运动”全国乡镇及校园巡回演讲
  • 2008“高中课程九五暂纲教科书评议”学术研讨会
  • 2009“戒严时期白色恐怖与转型正义研讨会”、“中华民国流亡台湾60年暨战后台湾国际处境”学术研讨会
  • 2010回顾台湾社运二十年(1990-2010)研讨会
  • 2011终止动员戡乱二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台湾地位与中华民国体制”学术研讨会
  • 2012“司法正义与人权 - 从扁案谈起”学术研讨会
  • 2013“2013台湾社会力分析-阅读世代关贱字”研讨会
  • 2014【台湾政治主体性与认同的建立-杨基铨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从特侦组滥诉现象谈检察官之究责”学术研讨会
  • 2015【318太阳花运动一周年学术研讨会:“重构台湾─太阳花的振幅与纵深”】学术研讨会、“台湾的国家与宪法想像”学术研讨会、“军事占领下的台湾,1945 – 1952 ” —张炎宪教授逝世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殖民‧再殖民‧独立自主”研讨会
  • 2016“政治与社会共构:重建以人为本的台湾经济”学术研讨会、“转型正义与法律”学术研讨会、“更新主权的想像/实践当代的主ㄉㄨˊ体ㄌㄧˋ”学术研讨会
  • 2017“战后处理与台湾”学术研讨会、“终结历史错误:废省、废两岸条例运动”研讨会
  • 2018台日韩跨世代交锋论坛
  • 2019【威权象征处理与空间景观再造】论坛

协会电子报

于2008年2月开始,每周邀集学者、专家撰文,持续于网路平台上发表论述,文章内容以建立台湾主体性,并对台湾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政治和社会现况以及涉及台湾的国际事务做分析和评论,另外对台湾的未来提出愿景和论述。

协会组织

  • 协会会员依其专长及意愿,分人文、法政、社经、科技、环保等五个学术分组;科技组置召集人两名,其他各分组置召集人一名。
  • 会员大会为协会最高主权机构,其下设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会长、副会长、六位学术分组召集人、五位地区召集人(北区、桃竹区、中区、南区、高屏区、东区)、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两名组成,执行委员会两年改选一次,并选任新正、副会长。
  • 协会设秘书处,其下置办公室主任一名及有给职专员若干名,综理例行之行政事务。

申请入会资格

  • 须具备大学教师资格或研究机构相当职位者,并认同协会宗旨,得申请入会。
  • 申请入会,需经本会会员五人以上之连署推荐,连同申请书提交秘书处。
  • 秘书处收件后,于一星期内以电子邮件传送本会会员表示意见。电子邮件寄出后之两星期为会员表示意见之截止日期,秘书处汇整所有意见提交下月份之执委会。
  • 由协会执行委员会开会审查会员资格,申请者主要推荐人之一必须亲自到场说明,回答执行委员或会员提出之问题。
  • 正式入会后,应缴纳会费,并于一年内出席一次会员大会,始得成为正式会员。
  • 依据2010.02.07台教会执委会修正办法。

历任干部

会长 副会长 秘书长
第一届(1991年) 林玉体 张昭鼎 廖宜恩
第二届(1992年) 林山田 黄提源 林逢庆
第三届(1993年) 林山田 林逢庆 王涂发
第四届(1994年) 林逢庆 廖宜恩 林意桢
第五届(1995年) 郑钦仁 杨维哲 陈仪深(上半年)戴宝村(下半年)
第六届(1996年) 张国龙 张炎宪 曾哲明
第七届(1997年) 沈长庚 林美容 管碧玲(上半年)谢国煌(下半年)
第八届(1998年) 黄昭渊 赵健明 谢国煌(1月~ 2月)许主峯( 4月~ 8月)刘俊秀(9月)蔡丁贵(11月~12月))
第九届(1999年) 黄宗乐 张国庆 谢国煌(1月~ 2月)蔡丁贵
第十届(2000年) 黄宗乐 张国庆(上半年)蔡丁贵(下半年) 蔡丁贵(上半年)石丰宇(下半年)
第十一届(2001年) 杨维哲 陈仪深 蔡丁贵
第十二届(2002年) 庄万寿 陈仪深 石丰宇
第十三届(2003年) 林国庆 陈治欣 石丰宇
第十四届(2004年) 王涂发 戴宝村 萧志如
第十五届(2005年) 戴宝村 高成炎 张人杰
第十六届(2006年) 何清人 陈仪深 张人杰
第十七届(2007年) 蔡丁贵 戴正德 刘聪德
第十八届(2008年) 蔡丁贵 刘聪德 谢志诚
第十九届(2009年) 陈仪深 廖宜恩 薛化元
第二十届(2010年) 陈仪深 廖宜恩 薛化元
第二十一届(2011~2012年) 张炎宪 张信堂 薛化元(2011年)许文堂(2012年)
第二十二届(2013~2014年) 吕忠津 许文堂 张信堂
第二十三届(2015~2016年) 张信堂 林秀幸 许文堂
第二十四届(2017~2018年) 林秀幸 林佳和 张信堂
第二十五届(2019~2020年) 赖振昌 陈俐甫 罗承宗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