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窝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发窝乡地处武定县北部。东邻禄劝县云龙乡,南接武定县插甸乡、田心乡,西接武定县东坡乡,北接己衣乡、万德乡,是武定至田心、东坡、己衣、万德四乡的必经之地,为武定北部的交通咽喉,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8公里。[1]
发窝彝族以黑彝族为主,这里彝族聚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是知名罗婺故地,近年来,发窝乡党委、政府确立了“抓好扶贫开发和结构调整两个重点,发挥区位、资源、气候和文化四大优势,着力打造高山反季蔬菜之乡、彝山火腿之乡、绿色生态之乡、民族文化之乡”的发展思路,全乡上下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中文名称: 发窝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云南省武定县
下辖地区: 山品、自期、发窝
地理位置: 武定县北部
面 积: 284平方千米
人 口: 14142人(2017年)
气候条件: 平均气温: 15.4℃
目录
地理环境
发窝乡地处武定县中北部。东邻禄劝县云龙乡,南接武定县插甸乡、田心乡,西接武定县东坡乡,北接己衣乡、万德乡,是武定至田心、东坡、己衣、万德四乡的必经之地,为武定北部的交通咽喉,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8公里。发窝乡是武定县典型的高寒山区,乡政府所在地海拔高度为2220米。
发窝乡国土面积284平方千米,乡内最高海拔2906米(大黑山),最低海拔1285米(啊过咪以纳古),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4℃。
人口民族
全乡境内居住着彝、苗、僳僳、汉等8个民族,常住人口14142人(2017年)。
行政区划
2006年,发窝乡辖山品、自期、发窝、大西邑、阿庆争、分多、花园、它亨、阿过咪、乍基、中村11个村民委员会,124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2010年全乡共完成48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81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8件投资703.4万元 。完成了18件投资50.5万元的抗旱应急保障供水项目;完成了投资4.2万元的15个爱心水窖建设;完成了投资8.3万元的牛昭箐、七耐黑2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443.97万元的山区“五小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实施了投资40万元的乍基小坝建设工程;完成了投资12万元的分多新村、阿过咪以纳古2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了投资72.41万元的“8·30”恢复重建集镇供水改造工程;完成了投资72万元的分多村委会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交通建设项目2件投资43万元全年完成了投资38万元的小石桥村沙石路建设;完成投资5万元的小西邑至骂依咪4.5公里村组公路扩建。
完成了投资12.9万元的分多村委会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完成了投资3.7万元的政府门外街道建设;完成了投资2.9万元的小石桥村村民庭院硬化工程;完成了投资15万元的分多旧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完成了投资15万元的乍基老村散杂居工程;完成了投资16.1万元的3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农业
在农业工作中,乡人民政府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从市场需求出发,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高山反季蔬菜种植产业,强化科技推广,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全乡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全年种植经济作物7529亩,粮食作物2.06万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68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7%。二是引导农户发展名、特、优畜禽产品的同时加大山猪养殖和彝山火腿加工综合开发力度,全年销售彝山火腿150吨,实现产值345万元。三是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利用地区优势,全方位开发优质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扶贫工程建设力度,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578.19万元,其中:完成农村私人投资292.69万元,集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285.5万元,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个,引进域外资金70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化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为加快该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进程奠定了基础。
教育
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教育资源整合的步伐,新、扩、改建中学、小学校舍和活动场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投入5.7万元,新建中学教职工宿舍、完成花园小学校舍迁建和大西邑小学饮水工程的改造。“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教育教学取得新成绩,2006年中考,上高中分数线61名(其中一名被楚雄一中录取),上线率达36.4%。积极开展“寒窗助学”活动,争取“爱德”、“宣明会”、“招行”资金支援贫困学生。
卫生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实施初级保健工作,进一步完善疾病的预防和报告制度,加强防疫、妇幼保健工作,确保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不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水平,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经济情况
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5908万元,比上年增长46.2%,农业总产值13976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畜牧业总产值达9750万元,肉类总产量4693吨;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24230亩,粮食总产量6732吨,比上年增长5.5%,人均有粮277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5338元,比上年增长20%;地方财政总收入747.3万元,为年初预算数488.7万元的152.9%。
自然资源
林地面积广阔,活立储量丰富,森林覆盖率为67.5%,主要以青松和灌木林为主,有丰富的野生药材和菌类,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雨量800—1100毫米,气候主要为温凉、寒冷山区两种,适宜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生态林果,具有生态之乡、高山反季蔬菜之乡的美谥。2007年6月,发窝乡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2012年12月,经国家环保部考核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民族风情浓郁、民风纯朴,特别是民族节庆、饮食服饰、民歌曲调、民间刺绣、毕摩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更具发展潜力,是打造“民族文化之乡”的天然宝库。
文化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文化体育以重大节日为载体,认真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创建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州民运会、县丰收杯篮球运动会等活动;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农村困难群众、送书下村等活动。广播电视事业完成了四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安装接收机221台,受益群众1490人,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40%。
科技
全年共举办农函大培训班两个班,招收学员100名,结业考试合格率达100%;结合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际,开展种养殖业培训会和现场会91场次,参加人数达2490人,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为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俗
1986年以来发窝乡内彝族人民还保存着民族民族民间习俗最主要的是:生、婚、死三个习俗。俗话说人生三餐饭,三餐饭是指:人生下地时为早餐,结婚办喜事时是中餐,人死了办丧事是为了晚餐。
生俗
人生下地后在三至十五天报喜,三亲六戚来送祝米大吃大喝三至六天,其目的是,这个人生下地后要大吃大喝意味着生下地的这个人今后一生有福有禄是视算为早餐。
婚俗
彝族人民的婚俗,跟其他地方民族习俗不同的是在婚礼上姑娘出嫁时要唱哭嫁歌,娶亲人在抹大花黑脸来抢亲,这两种习俗跟其他民族习俗有很大的区别;相同的是结婚的男女双方家庭请三亲六戚来做客大操大办婚礼时,要请客送礼,吃喝玩乐,大吃大喝是视为中餐。
丧俗
人死了时要请毕摩.来读经,通告三亲六戚来参办丧事,这个习俗是比较艰难的,俗话说喜事备办、丧事遭办,请毕摩来读经,办丧事活动是祭奠死者的悼念。读经的第一部分是《祭奠经》,是总结死者在母体内至生下地到死时的一生的高度总结,其目的是让活着的人要沉痛悼念死者。
读的第.二部是《祭药经》,读祭药经其目的是死者在活着的时候生病,亲属就到处求医问药治疗,但无法医治而死去的,死后要读祭药经来祭奠死者,请求死者到阴间后能和其他死者灵魂和谐相处,不准做鬼来害家人。
读的第三部经是《开路经》,人死后要读开路经,开路经是指引死者去阴间所指的方向路线,方向路线是从死者在的衬后山为起点。如发窝村的人死了后,开路的起点是卧璋山——火期山一一乌蒙山一一昆仑山一一喜马拉雅山。途中最复杂的是喜马拉雅山,腰段中的大悬岩及弯曲道路至阴间为止,才把死者送葬。在办丧事场合中死者母亲家族人为最大,送祭奠礼最多,是有权指点丧事场合,是哭丧闹事之家。其佘三亲六戚协助办理丧事,吃喝吵闹的这几餐视为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