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王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王街道,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地處臨渭區西北部,東與人民街道相連,南與杜橋街道、向陽街道相接,西與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道毗鄰,北與辛市鎮渭河相望。轄區總面積約61.3平方千米。 [1]

截至2020年6月,雙王街道下轄9個社區。2011年,雙王街道總人口為33901人,農業總產值達到223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2.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505萬元。

中文名:雙王街道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

地理位置:臨渭區西北部

面 積:61.3 km²

下轄地區:9個社區

政府駐地:雙王村

電話區號:0913

郵政區碼:714000

車牌代碼:陝E

人 口:33901人(2011年)

歷史沿革

相傳清代時,此地王姓住戶以擰繩為主,故稱繩王,因繩、雙二字讀音相近,演化為雙王,由此得名。

秦代,屬秦地。

唐宋,隸渭南縣。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稱繩王村隸石泉鄉。後稱雙王村。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隸襟沈鄉。

1949年5月,隸襟沈區。

1956年2月,稱雙王鄉隸渭南縣直轄。

1958年8月,改為紅旗公社,同年12月稱雙王管理區隸城關公社。

1961年5月,稱雙王公社隸城關區。

1967年,改稱紅旗公社。

1970年,恢復雙王公社之名。

1984年4月,改為雙王鄉。

2001年,改設雙王街道,轄17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雙王街道轄雙王、槐衙、張劉、八里店、朱王、許村、羅劉、梁村、豐蔭、張西、張東、靈陽、西慶屯、穆屯、橋村、趙村、紅星17個行政村,下設9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雙王街道下轄9個社區。辦事處駐雙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雙王街道地處臨渭區西北部,東與人民街道相連,南與杜橋街道、向陽街道相接,西與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道毗鄰,北與辛市鎮隔渭河相望。轄區總面積約61.3平方千米。

水系水文

雙王街道境內河道均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為渭河。

經濟

綜述

2011年,雙王街道財政總收入708.2萬元,比上年增長73.8%。2011年,雙王街道上繳稅金325萬元,比上年增長20%。

2011年,雙王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5683元。

第一產業

2011年,雙王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2230萬元,比上年增長14.5%,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雙王街道糧食生產5111噸,人均150.8千克。其中小麥3474噸,玉米1637噸。主要經濟作物以棉花、西瓜、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雙王街道棉花種植面積173畝,產量17噸;西瓜種植面積367畝,產量1395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862畝,產量246噸,其中花生13噸,芝麻36噸;蔬菜種植面積5485畝,產量11578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菠菜、茄子、大蒜、油菜、西紅柿、芹菜,其中黃瓜1178噸,菠菜1122噸,茄子1039噸,大蒜984噸,油菜892噸,西紅柿796噸,芹菜75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雙王街道生豬飼養量7056頭,年末存欄2342頭。2011年,雙王街道生產豬肉226.9噸。截至2011年末,雙王街道累計造林150畝,農民住宅四旁植樹5.2萬株。2011年,雙王街道大中型拖拉機56台,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具126部。

第二產業

工業以私人小型企業為主,2011年,雙王街道工業總產值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8.9%,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4%。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雙王街道商業網點69個,職工212人,飲食餐點19個,從業69人,集貿市場2個。2011年,雙王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505萬元,比上年增長7%;集貿市場交易額1441萬元。截至2011年末,雙王街道有陝西省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1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各項貸款餘額5871.1萬元,比上年增長18.7%。

視頻

雙王街道攜手愛心企業扶貧幫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