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耶拉
卡波耶拉(Capoeira),在台湾曾被翻译成“坎波舞”,香港亦有译作巴西战舞,是一种16世纪时由巴西黑奴所发展出的文化艺术,早期大部分的人认为卡波耶拉介于舞蹈与武术之间,但随着越来越多亚洲人学习卡波耶拉这门艺术之后,即发现,卡波耶拉不只是一门舞蹈与武术,他是包含整个巴西文化[1]与历史变革的艺术文化,在巴西更有许多人相信,卡波耶拉是一个教育事业,能够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互动、学习团队合作,以及化解冲突。
多数时候卡波耶拉被认为是两人一组互相较劲的方式在斗武,伴随着现场即兴的弹奏乐器与歌唱,是乐手同时也是舞者,从传统的对练(Roda,音译厚打)中,享受彼此互动交流的乐趣。偶尔双方会各自展现舞蹈或是体操的动作,像是手转、折腰、翻滚、倒立、下腰、跳跃等动作,增添Roda的趣味性与丰富度。
然而在过去,卡波耶拉却有极浓厚的战斗用途,流于街坊巷弄间,成为帮派械斗的利器,曾经一度被巴西政府明文规定,禁止练习,被抓到者会被处以极刑或是处死。虽然已经存在数百年,但一直到1930年代以后卡波耶拉舞才正式地被允许在民间习授流传,由于这种舞蹈起源于非洲却又融入了相当程度巴西本土原住民的文化特性,因此被认为是巴西最重要的本土文化象征与国技之一。
目录
名称由来
由于最早是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代代相传,“Capoeira”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舞蹈的起源,早已在时间的洪流之间遗失了。关于其命名的解释众说纷纭:一些巴西的学者认为它源自巴西当地原住民图皮人(Tupi)的语言中,农人要进行火耕时将森林用焚烧或砍伐的方式所辟出的林间空地,这可能与奴隶在逃亡时,在森林中的临时聚居地有关;在葡萄牙文中,这个字意指大型的鸡窝或其他鸟类居巢,可能是用来暗喻进行奴隶买卖时,用来囚禁货物的设施;著名的刚果学者奇亚·布恩赛奇·伏奇奥博士(Dr. K. Kia Bunseki Fu-Kiau)则认为“Capoeira”一词其实源自奇刚果语(Kikongo,刚果的官方语言之一)中的“Kipura/Kipula”这个字,意指拍翅、跳跃、挣扎、鞭笞——这些全都是两只公鸡在相斗时所做的攻击与回避动作,因此他认为这个字应该是泛指所有以斗鸡的技巧为基础所衍生出的打斗方式,非常符合卡波耶拉这种兼具舞蹈与武术用途的表演动作。在香港,亦有组织将“Capoeira”译为“卡普耶拉”或“巴西战舞”,或因为其技击型态多以腿部攻击为主,而称之为“巴西腿法”。
历史
由德国画家约翰·莫里兹·鲁根达斯(Johann Moritz Rugendas)在1835年时创作的画作《卡波耶拉》或又称为《战争之舞》(Dance of War)。
在16世纪时,葡萄牙人自西非地区大量引进了黑人奴隶到南美洲,而被运往巴西的人数就占了移入人口约42%的比重。在这些被送到巴西的人口之中,来自安哥拉、刚果与莫桑比克等地的班图族占了很重要的比例。这些非洲来的新移民将他们在家乡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带到新世界,但由于拥有他们的葡萄牙主人蓄意地压制,许多活动是无法明目张胆地举行。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成——奴隶们表面上是进行这种舞蹈作为信仰仪式,但暗地里却利用它来练习武艺,以求有朝一日能用来对抗奴役他们的主人[2]。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源自这些非洲黑人们在短暂逃离他们的葡萄牙奴役者之控制时(1624年至1630年间,荷兰入侵巴西,造成许多巴西的农场或甘蔗园停摆,大量奴隶逃入邻近森林地区),在森林的藏匿处中以部落般的型态聚居,并且开始练习发展一种可以抵御葡萄牙人进攻的徒手武术。
1888年巴西的奴隶制度废除以后,许多被解放的奴隶恢复自由身份并涌入巴西的主要大城市,但却因为找不到适当的工作而加入了帮派组织。在这些组织中他们继续练习卡波耶拉,但却转为犯罪或反政府活动的用途,因而成为令当局非常头痛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导致新成立的巴西共和国当局在1892年时制定的新宪法中,加入了禁止卡波耶拉这种活动的规定,违犯者会被处以非常严重的刑罚。
1942年时,另一位著名的卡波耶拉宗师巴斯奇亚师父(Mestre Pastinha,或称保阿真提,意为“大善人”)在巴伊亚州(Bahia)开创了第一所安哥拉卡波耶拉(Capoeira Angola)学校——安哥拉卡波耶拉运动中心(Centro Esportivo de Capoeira Angola,该运动中心位于一称为“瓦林纳斯”的贫民区)。虽然巴斯奇亚并不是唯一一个“开创”安哥拉卡波耶拉这流派的人,但通常提到谁是现代安哥拉卡波耶拉的祖师时,还是会将这头衔归功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