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奇里恩战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卡斯奇里恩战役 |
本名 卡斯奇里恩战役 战役时间 一七九六年夏 指挥官 拿破仑率领的意大利军团 战役地点 在北意大利战场上 结果 拿破仑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
卡斯奇里恩战役:一七九六年夏切,正当莫罗将军指挥的莱茵军团和茹尔当将军指挥的松布尔—马斯军团在德国战场上无所作为的时候,由拿破仑率领的意大利军团在北意大利战场上却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1]
简介
一七九六年夏切,正当莫罗将军指挥的莱茵军团和茹尔当将军指挥的松布尔—马斯军团在德国战场上无所作为的时候,由拿破仑率领的意大利军团在北意大利战场上却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波河防线的瓦解,洛迪之战的奇迹,米兰公国的陷落,博略元帅的败北,这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接连传到法国,使巴黎那些平庸无能的政客们显得黯然失色。他们开始把这位蜚声意大利战场的年轻统帅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进击的波拿巴——舍小取大!卡斯奇里恩战役!
1796年的意大利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贾科莫·莱奥帕尔迪说过:“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意大利。”这句话可以被解读为是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中的句子,也可以被认作是一种偏激的观点。但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就像莱帕奥尔迪所表达的,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意大利”,对于当时大多数的意大利人而言,所谓的“国家”,指的是他们所生活的地区或是一座城市,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利益。就连意大利人的爱国主义也是地方性的,他们难以形成统一的国民意识,半岛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要么新成立不久,要么其边境时常变动,要么就是统治君主是新近才取得权力。
意大利地区由这些稳固程度各有差异的政治实体组成,进而造成多种人群的并存。以翁布里亚为分界线,北部地区有着富足的乡村、住着渴望改革的开明精英阶层的城市;而在南部,乡村普遍落后贫穷,像那不勒斯和罗马这样的城市统治阶级是实际掌握权势的僧俗人士,他们所统治的人民是穷苦百姓和流浪汉。
意大利及其南部地区像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仍然随着时代而发展。它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在1800年一度达到1800万左右;它也有繁忙的港口,海上贸易促进了城市商人阶级的财富增长,也为意大利保留了一支海上军事力量;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意大利北部开启了农业现代化运动。
早在18世纪60年代,意大利已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启蒙运动,改革提倡反对封建教权、主张社会平等,影响了米兰、佛罗伦萨、那不勒斯以及都灵等许多城市,最终成果却很有限。意大利最终还是进入了衰退期,社会发展乏力,工业产量降低,乡村社会化,宗教分歧愈发突出,早已在社会财富中占有巨大份额的贵族与教会财产进一步膨胀,意大利封建国的君主们借着改革中所谓国家现代化的名号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威。
1789年法国大革命思想传入了意大利,较早获得了大量意大利人的支持,但是最初意大利人民并不希望真正在本土进行暴力革命。大革命增强了意大利城市精英阶层的改革意愿,然而政府害怕大革命引起的骚乱蔓延,反而遏制改革,这使得精英阶层和政府势力矛盾激化。意大利很多政治避难者逃到了法国的巴黎,他们在那里受到雅各宾派的影响,支持法国入侵亚平宁半岛,将入侵视为恢复意大利政治变革的良机。
法军早期击败撒丁军队之后,出于军事行动不应该被政治活动牵制的缘故,拿破仑故意忽略了在皮埃蒙特和热那亚的“爱国者”的革命呼声,继续进军伦巴第。洛迪战役法军击败奥地利之后,拿破仑才向领导米兰革命运动的人员称“解放米兰”。尽管米兰成立了市民自卫队和享有政治地位的市民代表团,但是法国督政府从来没有许诺要在伦巴第建立共和国,而且法军在进驻米兰以后反而对各地民众的财富进行了劫掠。
法军的劫掠实际上反映了法国督政府对伦巴第的不重视,督政府指示占领伦巴第的法军对当地进行压榨,征收大量的税款、物资和艺术珍品。伦巴第地区的人民饱受法军的暴行,在零星的地区开始反抗,拿破仑派遣部队镇压,将反抗的人施加严厉的惩罚。虽然劫掠给法国和军队带来了财富,但是参与劫掠和镇压抵抗活动的法军力量被分散,这为后来反攻的奥地利军队提供了有利条件。
奥地利的反击
在洛迪战役后(见关联文章)法军在洛迪的军事行动,迫使奥地利退至明乔河一带驻防。奥军将领博利厄等待着从提罗耳开赴过来的援军,拿破仑故意摆出要切断明乔河与提罗耳援军的联系的样子,使得博利厄不得不抽调兵力去沿线布放,结果削弱了明乔河奥军力量。1796年5月30日,法军将领拉纳强行突破了博利厄防线,奥军又退至曼图亚要塞之中。曼图亚要塞弹药与粮食供应充足,奥军可以借此长期抵抗法军的围攻,而博利厄的健康和声望都遭受了重大打击,于是辞去了奥军前线指挥,接替职务的是奥地利陆军元帅维尔姆泽。
维尔姆泽原出生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七年战争时期在法国骑兵部队服役,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转而加入奥地利军队,法国大革命时期他在莱茵河前线与法国军队交战表现突出,军事经验较为丰富。 维尔姆泽集结了5万奥军从特伦托山隘进军曼图亚,由于沿途有加尔达湖和阿迪杰河谷的崇山峻岭,奥军选择分兵。克瓦日达诺维奇率领一支奥军沿加尔达湖左岸前进,维尔姆泽则率领另一支军队沿右岸进军。
趁着法军防御力量趋于松散,奥军于7月末对法军零散的防线发动猛烈的反击,占领了布雷西亚、萨洛、里沃利和维罗纳这些地区。拿破仑迅速将马塞纳和奥热罗的2个师撤回明乔河,并将所有分散的部队集结在加尔达湖的南端。
7月30日,围攻曼图亚要塞的法军撤走了所有的攻城大炮,将无法带走的炮架掩埋,甚至将多余的炮弹和辎重全扔进明乔河,迅速撤离曼图亚。
法军的意图
奥地利军队的反击似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不仅取得了几场小仗的胜利,还解除了曼图亚要塞被法军围困的危机。事实上,拿破仑一面佯装撤退,一面将集结的部队秘密集结在加尔达湖的南端,恰好奥地利维尔姆泽的主力与克瓦日达诺维奇的右翼兵团处在这个位置。集结的法军主力以此切断了维尔姆泽和克瓦日达诺维奇两军的联系,并继续向克瓦日达诺维奇的兵团迅速推进。
7月31日,法国的索雷将军首先向萨洛发起反攻,激战之后占领洛纳托,歼敌600,另一边奥热罗所部攻克蒙太基亚罗,这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法军得以迅速集合优势兵力。克瓦日达诺维奇感受到了法军的压力,将中路和左路的部队撤往加瓦尔多,而此时法军方面奥热罗和马塞纳顺利会师,他们转而击败了克瓦日达诺维奇留下驻守布雷西亚的右路军队,夺回了布雷西亚。这样一来,法军完全将维尔姆泽的主力和右翼奥军割裂。
维尔姆泽判断法军仍然在曼图亚要塞附近进行围攻,他继续向曼图亚方向前进,企图一举击败法军主力,8月1日当他到达曼图亚的时候,法军早已经在前一天全部撤离。维尔姆泽自以为法军是败退,奥军取得了重大胜利,直到克瓦日达诺维奇接连战败的消息传到维尔姆泽这里,他才如梦初醒。
激烈的鏖战
8月2日,已经到达曼图亚的维尔姆泽相继收到了克瓦日达诺维奇在萨洛、洛纳托和布雷西亚接连被法军击败的消息,他已经明白,从最早开始法军的调动是在迷惑自己。
维尔姆泽命令部队快速向卡斯奇里恩前进,企图占据那儿的有利地形,对法军形成战略优势。奥军的先头部队与奥热罗的法军后卫遭遇并交战,战斗规模本身不大,但是法国瓦莱特将军指挥不力,消极备战,使得奥军占领了卡斯奇里恩。拿破仑后来见到瓦莱特的时候,勃然大怒,将他贬为士兵,拒绝听他的任何辩解。
拿破仑此时认为军队会被围困在卡斯奇里恩、布雷西亚和萨洛之间的狭窄地带,只有通过奇袭奥军取胜,出于无法得知奥军的规模,他准备下令撤回阿达河。
但是8月3日,奥热罗将军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向卡斯奇里恩发动猛烈进攻,甚至将位于高耸悬崖上的一座堡垒攻占,奥热罗在战后得到了拿破仑高度的赞许。甚至在后来,有人对拿破仑指责奥热罗,拿破仑的回答是:“我们不要忘了,奥热罗在卡斯奇里恩救了我们所有人!”
与此同时,距卡斯奇里恩几英里的洛纳托,奥、法两军陷入了鏖战。拂晓时分,奥军首先向洛纳托发动进攻,防守洛纳托的马塞纳将军被奥军击退,皮让将军被俘。奥军随后又向马塞纳的两翼实施包抄迂回,想要趁此机会合围马塞纳。这个时候,拿破仑率领军队赶到战场,他和马塞纳合力指挥法军从中路对奥军发起反击。法军之后继续追击败退的奥军,大部分奥军溃退到加瓦多,他们随后缴械投降,少部分的奥军则零散地归入其他地区的友军编制当中。
卡斯奇里恩与洛纳托的两场争夺战,奥地利和法国的军队都付出了重大伤亡,在争夺卡斯奇里恩的战斗中,法军别依兰将军与普腊伊上校先后阵亡,马塞纳师在洛纳托战斗减员严重。但是由于克瓦日达诺维奇的右翼兵团已经无力再组织有效兵力,法军彻底结束了既要对付奥军主力又要对付右翼的形势,拿破仑此时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备战维尔姆泽了。
卡斯奇里恩之战
奥地利在对卡斯奇里恩和洛纳托的争夺失败之后,维也纳方面多次召开军事会议,认为要扭转奥军在明乔河西岸对法军的不利形势,维尔姆泽应该迅速北上,与右翼的克瓦日达诺维奇集结。
但是维尔姆泽只有24000的兵力,他需要应对30000法军,难以形成军力上的优势;而且克瓦日达诺维奇的军队因为频繁遭遇法军的进攻和挫败,已经无法形成有效进攻的兵力。
维尔姆泽将自己手下的奥军部署在从梅多莱到索尔菲里诺之间的漫长战线上,奥军在这种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分散防守。另一方面,维尔姆泽为了能够尽快打通和克瓦日达诺维奇部队的联系,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右翼,刻意加强右翼的力量,而左翼的防守却十分薄弱。
8月3日,奥军开始向明乔河西岸迅速推进。法军方面部署:由马塞纳的一个师向防御强大的奥军右翼实施佯攻;奥热罗率领一个师的兵力,在右翼佯攻实施之后,向奥军中路发动进攻,以图正面突破;韦尔德耶随后进攻奥军左翼;塞律里埃率领一个师从马尔卡利亚出发,从西南方向向奥军后方配合正面部队实施夹击。
8月5日,法军与奥军开战。马塞纳首先向奥军的右翼发动攻击,故意展现出疲弱的一面,随后佯装撤退,维尔姆泽认为法军军心不稳,开战即溃,为了快速打通与克瓦日达诺维奇的联系,他立即下令追击马塞纳师。维尔姆泽此时已经将预备队投入右翼,然而韦尔德耶将军集中12门火炮向奥军左翼齐射火炮,对奥军造成重大杀伤,还击毁了不少奥军的大炮,法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向奥军纵队冲锋,经过刺刀拼杀攻下美多尔高地,韦尔德耶随后将火炮安装在高地对奥军继续炮击,此时绕后的法军也到达了战场,对维尔姆泽所在的位置发动进攻。维尔姆泽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左翼和后方遭受法军兵力的威胁,维尔姆泽为了阻止法军,立刻开始命令前方的部队退缩回出发阵地,先前佯装撤退的马塞纳师和中部严整的奥热罗师趁势分别发起猛攻,奥军阵脚完全混乱,最终败退。法军取得了卡斯奇里恩战役的胜利。
战役后果
在卡斯奇里恩的战斗中,奥军方面有2000人死伤,另外还有1000人和20门大炮被俘,而法军折损了1500人左右。
法军于8月5日取得卡斯奇里恩战役的胜利,马塞纳师和奥热罗师兵分两路,继续追击奥军;6日,法军主力从明乔河反推出去;7日,法军基本收复了先前被奥军占领的所有据点;12日,法军到达加尔达湖西岸的罗德朗涅和里瓦。由于维尔姆泽失去了和蒂罗尔的联系,他只好下令向罗韦雷托及其北部地区撤退,撤退时在曼图亚增添了两个旅的兵力,留下了食物和水,并疏散了奥军中的伤病员。不久之后,拿破仑再度发动对曼图亚要塞的围城作战。
简评
卡斯奇里恩会战中,卡斯奇里恩之战最为关键,拿破仑在战术上采取巧妙的机动,集中优势兵力,由点及面,率先击破敌人薄弱部分,随后向全局扩展战果,再一次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初期遭遇奥军猛烈反攻的时候,拿破仑果断放弃了对曼图亚要塞的围攻,如果法军的兵力继续在曼图亚要塞陷入胶着,维尔姆泽的援军抵达之后很可能会对法军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导致法军因为要塞内外的奥军夹击而大败。正因为暂时放弃围攻曼图亚要塞,法军的主力部队得以从固定的阵地战中脱离,集中优势兵力,在野战中广泛实施机动,最终战胜维尔姆泽。这种牺牲局部利益,以小换大,夺取最终胜利的法则对后来的法军作战(尤其是奥斯特里茨战役和弗里德兰战役)产生了深远影响。
维尔姆泽收复北意大利的作战最终遭到失败,除去法军统帅的杰出之外,也离不开自身的因素。维尔姆泽虽然在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战争中享有军事声誉,但是他在面对新式作战的拿破仑法军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呆板,他本来打算对法军主动进攻,但是由于自身战术的陈腐,导致实际上是奥军在被动挨打。另外,维尔姆泽没有吸取前任指挥官博利厄的失败教训,继续采用分兵进攻的策略,甚至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还要分兵驻防。面对集中优势兵力战术的法军,奥军在分兵作战的同时还保留呆板的战术,作战效率低下,自然难以对法军形成优势。
无法得知的事情是,究竟是维尔姆泽的自以为是,还是奥地利军队的信息传达不及时?在克瓦日达诺维奇的奥军右翼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时候,维尔姆泽却丝毫不知,甚至在卡斯奇里恩开战前夕还认为克瓦日达诺维奇拥有足够发起攻击的兵力。另外,法军早在之前已经撤出了曼图亚围城,但是维尔姆泽开赴曼图亚的过程中根本毫不知晓。如果克瓦日达诺维奇早点将自己遭受的情况迅速报告给维尔姆泽,他是否能够改变作战计划?如果维尔姆泽及早知晓法军撤离曼图亚的消息,会不会对法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进行正确的判断?
不过,维尔姆泽本人在法军撤离曼图亚以及马塞纳佯装撤退时都表现出好大喜功的一面,轻视法军力量,没有做好全面的应对准备,这也是奥军失败的重大因素。
卡斯奇里恩会战巩固了拿破仑在北意大利地区的胜利成果,并凝聚了一定的民心和军心,他借此对自己的才能更加有信心。
约米尼在《战争艺术》中评价说:“他(拿破仑)推翻了古人的旧理论,从来不以攻城略地为满足,而集中他的全力寻找机会,以达到歼灭敌人兵力的最大目标。”钱德勒也评价说:“这一次战役的形式毫无疑问地证明,拿破仑的总体会战思想早在1796年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可见了。”这些思想将在之后的里沃利战役中法军击败奥军继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