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道區甘肅省天水市的市轄區,東鄰陝西省寶雞市,南接秦州區兩當縣、徽縣,西瀕甘谷縣,北連清水縣秦安縣

2010年,麥積區現轄11個鎮、6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0萬。1985年,隨天水撤地建市,原天水縣改為北道區,2005年1月1日更名為麥積區。全境總面積3480平方公里,東西長123公里,南北最寬處50公里,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1]

目錄

歷史沿革

麥積區之名,取"麥積山"前二字而成,因境內有馳名中外的麥積山石窟而得名。麥積作為縣級建置,清初,沿襲明制。

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甘肅省(康熙年間分陝西設甘肅布政使司)直隸州,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治今蘭州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秦州轄域內分設三岔廳,廳治初設三岔(今利橋鄉散岔村),不久正式建吳砦(今三岔鄉三岔鎮),轄境內東南部73村,境內其餘地方仍直屬秦州。[1]

民國2年(1931年)2月,秦州直轄地改為天水縣,治今天水市,隸屬甘肅省隴南道(不久改稱渭川道);三岔廳建置保留,撤州判署,設警察分廳。

民國16年(1927年),改渭川道為渭川區行政公署。

民國24年(1935年),又改為甘肅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天水縣(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天水縣放權,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天水縣人民政府,縣治設今天水市,隸天水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管轄原縣城及近郊區。

1950年月日2月,西北軍政委負會正式行文批准設立天水市(縣級建置),治今天水市,天水縣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區天水郡村),天水市,天水縣俱隸甘肅省天水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1年改稱天水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天水專區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天水縣併入天水市。1961年12月,縣、市分設,恢復天水縣建制,縣治設今秦州區天水郡,1962年7月遷北道埠(今麥積區)。

1969年改稱天水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又改為天水地區行政公署。

1984年9月,天水市由原縣級市升為副地級市,劃原天水市5個鄉,7個辦事處設置秦城區,劃原天水縣馬跑泉,甘泉,麥積,二十里舖,社棠和北道鎮設置北道區(二區均為縣級建置,時稱區公署,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其餘鄉仍組成天水縣,縣、區均隸天水市。

1985年4月,北道區撤銷,屬地仍歸天水縣。同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天水地區和天水縣,天水市升為地級市,設北道,秦城兩個縣級區。天水縣西南部17鄉劃歸秦城區(今秦州區),其餘22鄉,鎮組建北道區,治地仍設北道埠,隸甘肅省天水市。

2005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仍隸甘肅省天水市。[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水市麥積區位於甘肅省及天水市的東南部,東接陝西省寶雞市,南鄰秦城區、兩當縣、徽縣,西靠甘谷縣,北連清水縣、秦安縣。麥積區地處東經105°25′~106°43′,北緯34°06′~34°48′之間,東西長123公里,南北最寬處50公里,最窄處不足5公里,全區總面積345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天水市麥積區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最高峰天爺梁,高達3120米;最低點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區域分異明顯。東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層褶皺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質沉陷和紅、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區因受緯向構造帶的斷裂,形成渭河地塹,經第四紀河流分育和侵蝕堆積,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氣候特徵

麥積屬大陸半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適中,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從南向北依次減少。年均日照2090小時,每天平均5.7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7%,日照地域間差別大,北部山區較多,東南部林區較少。太陽輻射總量在2395~2703MJ/㎡,全年無霜期170多天。

水文條件

麥積地跨長江、黃河流域,以秦嶺為分水嶺,嶺北為黃河支流渭河水系,流域面積2180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62.6%。渭河在境內長181公里,較大支流有藉河、葫蘆河、牛頭河、東柯河、東岔河等。嶺南為長江支流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積1300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37.4%。嘉陵江水系在境內主要支流有紅崖河、花廟河和白家河。

行政區劃

截止2011年,麥積區轄3個街道、12個鎮、5個鄉:道北街道、道南街道、橋南街道、社棠鎮馬跑泉鎮甘泉鎮渭南鎮東岔鎮花牛鎮中灘鎮新陽鎮元龍鎮伯陽鎮麥積鎮石佛鎮、五龍鄉、琥珀鄉、黨川鄉、利橋鄉、三岔鄉。區人民政府住所地道北街道。[3]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麥積區內森林資源豐富,有林業用地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2.6%,林種共28科,224屬,675種,其中白皮松、粗榧、玉蘭、杜仲、白檀、鐵橡、銀杏、金錢槭等珍稀樹種分布較多。珍稀動物牛羚、大鯢、獼猴、金貓、水獺、林麝、鬣羚、紅腹錦雞、鴛鴦等常出沒于山谷叢林間。有中藥材247種,主要有黨參、當歸、川芎、天麻、大黃、茴香等。

礦產資源

麥積區礦產資源豐富,現有礦產地98處,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6種,主要有鉛、鋅、金、鉬、粘土、石灰石、鉀長石、礦泉水、地熱水等,尤以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最大。

旅遊

麥積區是"東方藝術雕塑館"麥積山石窟所在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麥積山景區,就鑲嵌在東南部的林海群峰之中。景區內,馳名中外的麥積山石窟,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享有"小黃山"美譽的石門,曲溪,小隴山植物園以及淨土寺、蛟龍寺等,麥積還有街亭溫泉、甘泉、馬跑泉以及新開發的中灘溫泉等。境內還有詩聖杜甫流寓秦州時的東柯草堂、國畫大師齊白石題匾的雙玉蘭堂、牧馬灘秦漢古墓葬等許多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麥積區還有麥積石窟、卦台山、仙人崖、石門山、淨土寺、曲溪龍園、香積山等景點。[4]

經濟發展

綜合

2010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81.22億元,增長12.18%;大口徑財政收入6.19億元,增長2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和19.98%;2010年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7.08億元,年均增長8.5%。

第一產業

2010年,麥積區大力發展以東部乾果、中部鮮果、城郊蔬菜、三新陽地區畜禽養殖和高效農田、高寒陰濕地區中藥材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化經濟帶。全區已湧現出萬畝以上規模的果品重點鄉鎮13個,千畝以上規模果品重點村64個,以蘋果、葡萄、桃、杏、大櫻桃等為主的乾鮮果總面積38.23萬畝,年產量16.8921萬噸,林果年總產值2億多元,占全區農業總產值的34%左右。全區有養殖專業村81個,標準化養殖小區10個,各類畜禽飼養總量達211.12萬頭,畜牧總產值達到3.79億元。農戶來自產業化經營的收入明顯增加,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不在少數,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平均漲幅超過15%。

第二產業

2010年,全區2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50。27億元,同比增長27。8%;實現工業增加值18.05億元,同比增長24。9%。全區共爭取到各類項目188項,到位資金3.93億元,占年計劃的102%;不斷加大項目宣傳和推介力度,2012年共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21個,總投資22.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3億元,占年計劃的103%;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9億元,完成計劃的142.5%,增長72.07%。[5]

民俗文化

特色小吃

呱呱、釀皮、麻食、漿水面、涼 粉 、肉夾饃、甜醅 、清真碎面、油酥餅 、打滷面、饊飯和攪團 、乾拌麵、八寶飯 、裡脊、雜燴 、米黃、鍋盔 、火燒、回回饃 、辣子面 漿水面、辣子面 。

特色文化

麥積卦台山舉行民間祭祀伏羲大典、美學視界裡的麥積山藝術、先秦文化三國文化、伏羲文化"上九"朝觀會、"浴佛節" 、秦州生肖文化、秦州秧歌 、秦州小曲。

名優特產

農林土特產品質優品繁。麥積區土壤氣候條件適宜於多種作物生長,糧食、經濟作物尤其以林果和蔬菜生產優勢最為顯著。花牛牌蘋果、麥積牌葡萄、元龍花椒、立遠板栗、伯陽鮮桃、新陽杏子、甘泉大櫻桃以及獼猴桃、核桃、木耳、生漆、食用菌等優質乾鮮土特產品和蒜苔等蔬菜暢銷全國。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依靠科技進步,麥積區加快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實施科學研究、科技試驗、示範及攻關項目51項。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危改項目156項,已竣工80個。

2005年共組織實施科學研究、試驗、示範及攻關項目66項,其中省列市列科技項目8項,區列58項;取得科技成果17項,榮獲市科技進步獎10項;啟動了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

教育事業

2005年,麥積區整合教育資源,完成了市七中、道北小學及鐵一中、鐵一小、鐵三小等學校的撤併和移交工作;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資助中小學生6.9萬人、資金257.9萬元,受助面達69.8%;城市、農村入學率和小學升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8%。

醫療事業

農村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疾病預防救治體系和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增強,開展了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試點,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跨入了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區行列。

醫療衛生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石佛、花牛等鄉鎮衛生院建設全面完成,市二院住院大樓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全面落實各項獎勵扶助政策,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計劃生育率達到90.03% ,人口出生率為11.02‰。

基礎設施

"十五"期間,麥積區交通"瓶頸"制約極大緩解,配合完成了寶蘭鐵路二線、310國道過境段建設任務,新建和拓寬改造了羲皇大道、泉湖路、天河南路、埠南路、商埠路步行街、隴昌路、東環道、渭濱北路東延段等一批城區道路,打通了麥(積)甘(谷)公路,建成了北(道埠)賈(家河)高等級公路和渭河二號大橋,完成農村通達道路266條1438公里。

社會保障

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938人,其中285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938元,增長10.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70元,淨增112元。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區有8.7萬多人(次)參加了五項社會保障,254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738人。[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