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劉錦堂(1894–1937)出生在台中頂橋仔頭(今台中市南區),他的同輩美術家包括「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台灣第一位水彩畫家:倪蔣懷」和「台灣國寶畫家:陳澄波」,劉錦堂是四人中年紀最長的,但是劉錦堂的名字,卻被遺忘了好久。
劉家原先經營米行生意,後來因戰亂破產,舉家搬到鄉下務農。劉錦堂就讀台中公學校(今台中市南區和平國小),畢業後考進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科(今台北市立大學)。劉錦堂對詩詞書畫都很感興趣,在國語學校就讀期間更是把握機會學習。 台灣留日學畫第一人
從國語學校畢業後,劉錦堂順利通過公費留學考試,他的夢想是到日本學畫。1915年,21歲的劉錦堂抵達東京,他先到「川端畫學校」學習素描基本繪畫技巧,為報考美術最高殿堂東京美術學校做準備。隔年9月,劉錦堂成功考進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他是「台灣留日學畫第一人」;同時期在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的是黃土水。
劉錦堂留日五年的時間,接受嚴格的學院派訓練,打下紮實的美術基礎。然而,他出生在甲午戰爭那年,也是改變台灣命運的關鍵時刻;劉錦堂一直覺得自己是「前朝遺民」,不甘國衰家破,更不甘被日本人統治。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五四運動」在北京發起,聽聞新思想吹起革命號角,人在東京的劉錦堂為之一振,他決定踏上中國土地,希望加入孫中山革命行列。在上海,劉錦堂遇見同樣曾赴日留學,後跟著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策劃護法運動的王法勤。王法勤很欣賞劉錦堂,後來收他為義子,因緣際會,就此改變劉錦堂的人生。
從劉錦堂到王悅之
當時劉錦堂還沒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王法勤要他先回到日本完成學業,他便再回到東美直到1921年畢業。東美畢業後,劉錦堂赴中國北京,原號「月芝」的他以此改名為「王悅之」,報考北京大學中文系,他雖然從小接受日本教育,但是也精通古文詩詞,非常愛好華語文學。
從劉錦堂改名的王悅之,是中國北京大學的第一位台灣學生,他在這裡學習嚮往已久的傳統文學與詩詞。同時他也在北京美術學校教書,並與河北姑娘郭淑敏結婚。
劉錦堂最後一次踏上故鄉台灣的土地是在1925年,他趁著考察日本美術教育,順道回到故鄉,他希望能看到台灣擺脫日本統治的那一天,然而,此後他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台灣,成為被故鄉遺忘的人。
成立台灣研究會
在中國發展的劉錦堂,致力於美術教育,他曾在北京和杭州等多所學校教書,教書之餘也不忘創作。值得一提的是,劉錦堂雖然一直在中國,但是沒有忘記台灣,他聯合許多台灣同鄉,成立「台灣研究會」,並擔任會長。但是也因為台籍身分受到少部分中國美術家和教育界的排擠甚至鬥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動盪不安,義父王法勤政治失勢、劉錦堂受到牽連,只好舉家逃難,此後他的畫風也急遽轉變。同年《亡命日記圖》畫一對同甘共苦的落魄夫妻,宛如劉錦堂夫妻的自身寫照,也反映大時代戰亂的無奈。 經典之作《 台灣遺民圖》
出門在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故鄉。劉錦堂一生的經典之作莫過於《台灣遺民圖》,這是他畢生唯一直接「以台灣為名」的作品。
《台灣遺民圖》構圖十分特別,作品上方印上「台灣遺民」的朱紅大印,以三位身穿雅致旗袍的女子為主體,中間的女性穿不同花色的旗袍,右手托著以歐亞大陸為中心的地球,左手自然垂下、掌心向前,最特別的是左手竟有「一隻眼睛」在女子的掌心之中,看著前方。
觀者都被這神秘的氛圍所吸引,當《台灣遺民圖》展出時,觀者特別問劉錦堂:「『手中之眼』是不是有特別的寓意?」
他淡淡地回了一句:「那是望著台灣的。」 1937年,劉錦堂因腹痛送醫,盲腸炎已惡化至腹膜炎,手術後不治死亡,病逝北京。結束短暫的一生,享年44歲。漸漸地,再也沒有人提起王悅之,更沒有人記得劉錦堂。然而,妻子郭淑敏妥善保存劉錦堂留下的所有作品,妻子過世後再由兒子細心收藏。
經過漫長的蟄伏與等待,三子劉藝在台灣同鄉幫助下發表《棄民圖》一文於《北京文藝》,超過40年之後劉錦堂的作品終於破土而出,重新引發世人對劉錦堂作品的關注。1994年,劉錦堂百歲冥誕,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劉錦堂百年紀念展」,劉錦堂的作品「台灣遺民」終於在死後回到故鄉台灣。
劉錦堂生於戰亂時期,也死在烽火歲月。大時代的悲劇,讓他成為「台灣的遺民」,為了不被日本人統治,他選擇改名改姓到中國度過餘生。人在中國,心在台灣,他將長子命單名「台」,台灣的台,後來兒子為了紀念父親劉錦堂又改回劉姓;他跟妻子說:「等台灣光復,我們一起回台灣」;遺憾他沒有等到這一天,劉錦堂人生最後歲月創作的《台灣遺民圖》,眼睛望著台灣,隔海遙寄他對故鄉的思念與想望。
故鄉的名字,叫台灣。
劉錦堂那一代的台灣人,擺盪在中國和日本之間,遺留給我們美好的作品,背後卻是最深沈的悲愁;我們比劉錦堂幸運的多,我們活在這個時代,我們要一起努力,「未來不在他方,希望就在故鄉」,我們這一代要團結起來,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好的故鄉。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421
此條目缺少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9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