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词网的图片

利(拼音:lì)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

利的古字形用以刀割禾来反衬刀的锋利,本义指刀、剑锋利。刀口锋利切割速度就快,由这一点又可引申为速度快。

对于刀,自然是越锋利越好,故引申为顺利、便利。事情顺利就有好处,故又引申指利益、好处、利润等义。由顺利、吉利又可引申为"对……有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利

部首; 禾、刂

五笔; TJH

郑码; MFKD

字级; 一级(0763)

汉语拼音; lì

注音字母; ㄌㄧˋ

平水韵部; 去声四寘

笔画数; 5+2、2+5

四角号码; 2290 0

统一码; CJK统一汉字-5229

仓颉码; HDLN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字; ढ़�、ढ़�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的"利"字有两种形体:一类左部是禾,其字形像成熟的庄稼;右部为"勿"字,其字形是在"刀"字的基础上再加几点,勿是"刎"的初文,有割的意思。两相会意,就是用刀割庄稼,说明刀的锋利(图1)。也有人将甲骨文理解为,用刀收割庄稼,谷粒纷纷落下,但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这一类字形就是《说文解字》古文从勿的来源。另一类左部是禾,右部为刀(图2),两种字形表意相同。都是表示刀的锋利。战国文字保留两种字形,到了小篆几乎都变为从刀从禾的形体。楷书将"刀"字写作立刀旁"刂"。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下】【刀部】力至切(lì)

铦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

坤,古文利。

【注释】①铦(xiān):一种农具,引申指锋利。②《易》:指《干·文言》

说文解字注 铦也。

段注:铦者,臿属,引伸为铦利字。铦利引伸为凡利害之利。

刀和然后利,从刀,和省。

段注:依《韵会》本。《毛传》曰:鸾刀,刀有鸾者。言割中节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后断也,许据此说会意。力至切。十五部。

《易》曰:利者义之和也。

段注:又引易说从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后利者,本义也。引易者,引伸之义也。

坤,古文利

段注:盖从刃禾。

折叠广韵 力至切,去至来 ‖利声至1部(lì)

利,吉也。《说文》:"铦也。"亦州名。《华阳国志》:"昔蜀王封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其邑曰葭萌。"秦灭蜀,置巴、蜀二郡。先主改葭萌为汉寿,属梓潼郡。晋为晋寿,南齐分置,东晋寿郡于乌奴,今州城是。又于其郡置西益州,梁改为黎州,元帝又改为利州。又舎利,兽名。亦姓,《风俗通》云:"汉有利干,为中山相。"力至切。八。

折叠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 利·康熙笔画:7 ·部外笔画:5

古文:坤

《唐韵》《集韵》《韵会》力至切。《正韵》力地切,并音詈。《说文》:铦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利者,义之和也。《前汉·鼌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

又《广韵》:吉也,宜也。《易·贲卦》:利有攸往。

又私利也。《庄子·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又《礼·坊记》: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注:利犹贪也。

又《前汉·高帝纪》: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注:师古曰:利谓便好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轴有三理,三者以为利也。注:利,滑密也。

又州名。《韵会》:巴蜀地。晋西益州,梁改利州。

又姓。《韵会》:汉有利干,为中山相。

又《韵补》:叶音棃。《古乐府》: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笔顺】①ノ(撇)②一(横)③丨(竖)④ノ(撇)⑤丶(点)⑥丨(竖)⑦亅(竖钩)

【规范】"禾"的末笔捺改点。

【写法】❶"禾"宽"刂"窄,顶部"禾"略低,底部"刂"略低。❷"禾",横笔从横中线起笔,收于竖中线。❸"刂",两笔中点在横中线。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六至

开口呼

次浊

力至切

ljei

集韵

去声

六至

开口呼

次浊

力至切

liɪ

韵略

去声

力至切

增韵

去声

力至切

中原音韵

去声

齐微

齐齿呼

次浊

li

中州音韵

去声

齐微

郎帝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三霁

次浊

力地切

li

分韵撮要

阳去

第三几纪记

方言集汇

◎ 赣语:li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粤语:lei6

◎ 潮州话:li6[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