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辰翁(1233年2月4日-1297年2月12日),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3] ,《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

刘辰翁
刘辰翁
原文名 Chenweng Liu
出生 (1233-02-04)1233年2月4日
中国庐陵灌溪
逝世 1297年2月12日(1297-02-12)(64岁)
国籍 中国
职业 诗人
知名作品 《须溪先生全集》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1]
《摸鱼儿·又非他》[2]
《浪淘沙》

目录

爱国词人

刘辰翁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的方面。在南宋末年的词人中,他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情绪反映得最为强烈,[4]一派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四库全书总目》称他"于宗邦沦覆之后,怀麦秀,寄托遥深,忠爱之忱,往往形诸笔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这是对刘辰翁为人和词作的思想内容的正确评价。

人物经历

刘辰翁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景定元年(1260)至临安,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1262)廷试对策,因触忤权贾似道,被置进士丙等,由是得鲠直之名。度宗咸淳元年(1265)曾出任临安府学教授。咸淳四年在太平州江东转运使江万里处任幕僚。德元年(1275)五月,丞相陈宜中荐居史馆,辰翁辞而不赴。十月又授太学博士[5],其时元兵已进逼临安,江西至临安的通道被截断,未能成行。当年文天祥[6]起兵抗元,辰翁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宋亡以后隐居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

作品

1、《水调歌头·坐久语寂寞》

坐久语寂寞,泉响忽翻空。不知龙者为雨,雨者为成龙。看取交流万壑,不数飞来千丈,高屋总淙淙。

水调歌头·五五复五五

[宋] 刘辰翁

五五复五五,二八且重重。后天先甲如此,满月喜相逢。一日须倾三百,月小又输一日,不满九千钟。但愿客常满,莫问海尊空。 赋长篇,赓短韵,剩谈丛。乱来风日自美,一橘两衰翁。几见东陵瓜好,又看西邻葵烂,半醉半醒中。偶得洞宾象,混混起相从

水调歌头·似似不常似

[宋] 刘辰翁

似似不常似,似我一生徒。画工自画龙种,忽近海飞鱼。大笑北宫称弟,遂使西河疑女,同气自椒萸。且谓杜公者,即是老君乎。日给华,芎蓏本,薛羊书。马师真只这是,可是躄浮图。大小卢同马异,天下使君与操,但欠虎铜符。说甚左眼痣,已过洞庭湖。

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

[宋] 刘辰翁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醉青州,歌赤壁[7],赋黄楼。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水调歌头·寂寂复寂寂

[宋] 刘辰翁

寂寂复寂寂,此月古时明。银河也变成陆,灰劫断槎横。历落英雄孺子,灭没龙光牛斗,胜败黯然平。玉笛叫空阔,终有故人情。雁南飞,乌绕树,鹤归城。问君有酒,何不鼓瑟更吹笙。我饮呜呜起舞,我舞僛僛白发,顾影可怜生。旧日中秋客,几处几回晴。

文学成就

刘辰翁生前著述甚丰,但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的方面。他生逢宋、元易代之际,愤奸臣误国,痛宋室倾覆,满腔爱国热忱,时时寄于词中。《历代诗余》引张孟洁的话说:"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元成宗年号,公元1297年)。自题曰:'丁酉元夕',亦义熙旧人(按:指陶渊明)只书甲子之意。

"在刘辰翁的词中,凡属书甲子的词,都是暗示自己不承认元朝的统治,感怀时事、追念故国的作品。他的最有价值的作品,就是这些感怀时事的爱国词。还在南宋亡国之前,他的某些词就强烈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如〔六州歌头〕一阕,题为《乙亥二月,贾平章似道督师至太平州鲁港,未见敌,鸣锣而溃。后半月闻报,赋此》。这首词是就恭帝德元年(1275)贾似道丧师败绩之事,直接抨击当时的腐败政治,对奸臣误国表示了极度的痛恨。尽管国事已不可收拾,他仍怀有报国杀敌的壮志,如〔念奴娇〕写道:"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但他更多的爱国词则是写于宋亡之后,结合自己"乱后飘零独在"(〔临江仙〕)的身世,抒发对故国、故土的眷念与哀思。如作于德二年(1276)暮春的〔兰陵王〕《丙子送春》即是沉痛悼惜当年二月临安陷落,宗社沦亡的佳作。此词通篇采用象征手法,用"春去"暗喻南宋的灭亡。清人陈廷焯[8]指出,此词"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白雨斋词话》)。由于写得字字血泪,沉痛感人,这首词常被后人视为刘辰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致厉鹗论词绝句有"送春苦调刘须溪"之句(《樊榭山房集》卷十二)。

刘辰翁常常通过描写时令相代、景物变迁来寄寓亡国哀思。他在许多词中反复写元夕、端午、重阳,反复写伤春、送春,追和刘过[9]的〔唐多令〕《重过武昌》至七首之多,这些都不是伤春悲秋的滥调,而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眷恋故国故土的愁怀。如〔永遇乐〕词,小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词中写李清照[10]怀念"宣和旧日",但尚及"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而他所面临的却是"江南无路"、"春事谁主"的亡国之境了。因而此词较之李清照词,的确"悲苦过之"。又如题作《春感》的〔柳梢青〕,通过对故都美丽风光的追恋和对眼前"笛里番腔,街头戏鼓"的憎恶,表达了与〔永遇乐〕、〔兰陵王>[11]等一致的情感。

刘辰翁词不同于其他南宋遗民的一味掩抑低徊、凄凄切切,而是表现出一种英雄失路的悲壮感情。他的思想境界比同辈为高,而在艺术表现上则喜用中锋突进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奔放的感情,既不流于隐晦,也不假手雕琢,真挚自然,流畅生动,因而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他的词能于沉痛悲苦中透发出激越豪壮之气,如〔霜天晓角〕中的"老来无复味,老来无复泪",〔莺啼序〕中的"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忆秦娥〕中的"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金缕曲·闻杜鹃》“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等等。所以况周颐说:"须溪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意态略似坡公。"(《蕙风词话》) 语言上,他的词不受规范的制约,以散文章法、句法入词,不事藻饰。如:“那看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柳梢青·春感》);又如:“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永遇乐·壁月初晴》)。这些词的语言自然平实,亲切灵巧。此外,江西遗民词还有极强的口语化特征,不避俚语、俗语。如刘辰翁《摸鱼儿·甲午送春》:“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清赢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春怜我。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已无可奈。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问公一醉能颇。钟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么。老夫婆娑。问篱下闲花,残红有在,容我更簪朵。”语言上熔炼了“休阿那”“阿那香”“慌慌得似江南么”“老夫婆娑”等大量俚语、俗语。

参考文献

  1.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 诗词名句网
  2. 《摸鱼儿·又非他》 新浪专栏
  3. 《须溪先生全集》  在线查询
  4. 辛弃疾  出国留学网
  5. 太学博士 词典网
  6. 文天祥 古诗文网
  7. 赤壁 博雅地名网
  8. 陈廷焯 道客巴巴
  9. 刘过 古诗文网
  10. 李清照 百家号
  11. 兰陵王 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