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奇制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出奇制勝,漢語成語,讀音:chū qí zhì shèng ,釋義:奇,奇兵、奇計;制勝,奪取勝利。原指作戰時運用奇兵,取得速勝。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料的辦法獲勝。

出處 

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示例】:

1.唐·陸贄《論替換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

2.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七回:"[劉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於是奔走江湖,將近十年。"

相關成語 

【近義詞】:六出奇計攻其不備聲東擊西

【反義詞】:按兵不動束手待斃

典故 

在春秋戰國時期,樂毅田單都是十分有名的將領。兩人都擅長布陣打仗,精通兵法。有一次,他們倆碰巧在戰場上對壘,田單帶領齊國的軍隊,樂毅帶領燕國部隊。兩軍在即墨這個地方交戰。樂毅把田單的軍隊包圍了,田單和他的軍隊被困在了城裡,樂毅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沒有再繼續攻打。田單在城中,也沒有放鬆一點,他為了鼓舞戰士的士氣,不讓他們驚慌,就和他們同吃同睡,讓他們知道將領和自己在一起。

但是,三年過去了,田單的軍隊供給成了很大的問題,他們還是堅持不住了。而就在這時,燕國的國君死了,新的國君隨即即位。田單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突圍的好辦法。他先派人到燕國散布謠言,說樂毅的種種壞話,揚言樂毅要起兵反燕或是要歸順他國。新即位的燕王不了解情況,加上樂毅兵權在握,屢立戰功,人多勢眾,遭到了燕國大臣的妒嫉,新燕王怕他功高蓋主就把樂毅撤職了。樂毅在戰地知道自己得罪了權貴,恐怕凶多吉少,就直接逃到趙國避難去了。

田單順利地達到了第一個目的。於是又派人到與自己對壘的燕軍中散播謠言說:"即墨人最怕被別人挖祖墳。祖墳一挖,他們就會驚慌失措,一定會使軍心大亂。"樂毅走後,擔任燕軍將領的是一個無能的小人,只會溜須拍馬,他聽到了這樣的傳言就真的相信了,叫人去挖了即墨人的祖墳,結果即墨的軍民非常氣憤,立誓要報仇雪恨,跟燕軍拚命,打仗的士氣一下子就提高了。田單看敵軍首領昏庸無能,齊軍士氣涌動,作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就假裝向燕軍投降。那個燕國將領還以為是自己叫人挖墳導致齊軍投降,非常高興。而就在此時,田單在城裡命令士兵把刀子綁在牛角上,把鞭炮綁在牛尾巴上用彩色的綢子包住牛的全身。當齊軍步行到燕軍的附近時,單田就下令點燃鞭炮。牛聽到鞭炮的聲音都受了驚,發瘋似地沖向燕軍,嚇得燕軍四處逃跑。就這樣燕軍被打敗了。司馬遷後來在寫史書時評價這次戰爭時說了"出奇制勝"這四個字。[1]


視頻 

成語故事 第21集 出奇制勝

參考資料 

  1. 出奇制勝 4399兒歌故事大全 20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