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全国性的专业、行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青联团体会员,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联席会员组织。

发展历史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简称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全国性的专业、行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青联团体会员,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联席会员组织。本协会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本协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主要职责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培养青年的 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爱心满世界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培训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的交流。

价值意义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对于这一概念,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由于对volunteer的译法不一致而有所不同(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志愿者;香港称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认为,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在中国,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动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建设,90年代开始发起“中国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志愿组织。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弥补政府资源不足、爱心满世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道德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 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奉献社会。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三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 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接受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 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1]

团体会员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现有团体会员36个,个人会员402个。 团体会员中,全国性专业、行业团体会员3个。即全国铁道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民航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技分会。地方性团体会员33个。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直机关青年志愿者协 会、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个人会员。

组织机构

本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 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地协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协会设常务理事会 ,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负责协会常务工作。协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 副秘书长若干人。

工作机构

协会秘书处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事物,秘书处下设综合协调处、项目规划处、招募培训处、管理服务处、就业服务处。

理事成员

会长:汪鸿雁

副会长:杨松白岩松、徐本禹、许晓艳、谭建光、谢海山、杨扬、佟丽华、申兆军、刘政磐

秘书处成员:杨松(兼任秘书长)、王晓辉、王明学、李骥、董霞、刘钢、黄英锋、张燕红、张俊虎、陈晓峰、曾松亭、陈万翔、缪志威、石劭原、钱俊冬

海外服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海外计划(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是为更好地增进中外友好,丰富对外援助方式,促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选拔、培训和派遣的方式,选派青年志愿者到国外开展为期半年至2 年(一般为1 年)的汉语教学、体育教学、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农业技术、土木工程、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综合培训、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服务现状

截至2011年11月,共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9个发展中国家累计派出青年志愿者519人。

运行方式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实施以来,始终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招募选拔、培训派遣和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注重精神引领,营造浓烈氛围。在招募赴海外服务志愿者时,我们始终把志愿者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放在首位,引导志愿者在服务中树立文明友好形象。每一批志愿者出发前都要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志愿者服务期满回国后召开总结表彰会议,不断增强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同时,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浓烈的“做海外志愿者、服务和谐世界”的氛围。

二是坚持按需派遣,社会公开招募。根据“受援国需要、志愿者能为”的原则,制定了海外青年志愿者的初审、笔试、面试、入库、考察、公示等一系列招募选拔程序,在全国层面建立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服务有效”的海外青年志愿者队伍,实现了集中派遣和零散派遣相结合,为经常性和应急性海外志愿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志愿者派出前,集中利用约1周时间,对志愿者就语言沟通、文化风俗、外事纪律等进行严格培训。志愿者在海外期间,使馆经商处具体负责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工作;项目承办省(市)团委通过电话、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配合经商处对志愿者进行远程管理;建立服务队内部组织机构,选举了队长、副队长等,实行了有效的自我管理。

四是落实待遇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为了保障志愿者在海外顺利地开展工作,我们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生活和工作保障。为每位志愿者提供往返交通费,购买每年1500元最高保值为80万元的保险,提供2000元的培训费,以及每月300美元的生活补贴。

电子杂志

《中国青年志愿者通讯》电子杂志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利用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制作的一本主要介绍了全国各地“12·5”相关活动的报道、最新的理事会员动态、青年志愿者们的经验理论交流等等精彩内容。

电子杂志设有十一个栏目,分别是“领导讲话”、“特别报道”、“新闻动态”、“理事会员风采”、“志愿者风采”、“重点项目览胜”、“经验交流”、“理论文章”、“志愿者知识问答”、“大事记”和“征稿启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