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东线》系列套装全13册 16本书(含上下册),朱世巍 著,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1]的人也是无用的。 —— 乌申斯基[2]

内容简介

东线系列套装13册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承接上部《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主要讲述了1943年夏秋,随着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失败,红军开始了大反攻。东线南部第聂伯河成为主要决战地区。与此同时,其他战线的红军也发起进攻。经过上述战役,红军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基辅、顿巴斯和塔曼半岛。苏联因此坚定了以武力手段结束战争的决心。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

承接上部《东线:决战第聂伯河》,主要讲述了1944年上半年苏联红军发起的进攻,重点介绍了上半年东线南部的几次合围战役。这几次战役后,苏军收复克里木并推进到罗马尼亚境内,而德军装甲部队的大量精良战车则遭到了不可恢复的损毁。

《东线:命运——斯大林格勒》

承接上部《东线:1941年的冬天》,主要讲述了:1941年德国进攻莫斯科失败,希特勒决定改变战略,采取局部重点进攻方针,制定出以夺取高加索油田和切断苏联中南部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同时,苏军在哈尔科夫再次惨败,德军乘势实施夏季战略,一举推进到了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苏德两军在意义重大的斯大林格勒展开激烈争夺。巷战过后,冬季来临,苏军再度反击,合围并歼灭了德军第6集团军。

《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上下两册)

讲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从1943年初到当年夏天,苏德战场南部的战争进程。1943年初,德军在东线南部遭受连续惨败,直到在哈尔科夫反击之后才稳住阵脚。苏德战场因此迎来较长的平静时期。而随着战局的改观,交战双方都在考虑以何种方式结束战争。因此需要一次战役来检验新的力量对比。1943年夏季,德军集中了庞大的装甲部队,在库尔斯克发动了苏德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但很快失败。红军乘机收复了哈尔科夫和奥廖尔地区。

《东线:1941年的冬天》

本书承接上部《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主要讲述了:1941年12月5日,苏联军队在莫斯科前线突然展开大举反攻,德军猝不及防,大幅度后撤。几天后,美日战争爆发。希特勒一面下令东线德军必须死守战线,一面决定向美国宣战。苏军在持续几个月的大反攻作战中耗尽了实力,苏德两军暂停厮杀。与此同时,在克里木半岛,德国第11集团军也与苏军展开激烈攻防战。

《东线:终结卷》

作为“东线”系列的终结卷,本书主要讲述了:1945年8月,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美国人也投下原子弹,日本陷入绝境。日本关东军在遭受重创后,放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与此同时,中美英三角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在进行。亚洲战后秩序雏形得以确立。

《东线:大崩溃》

讲述白俄罗斯之战后,红军的全面进攻,包括波罗的海地区的战役,以及苏军向东南欧和德国本土的推进。在苏军打击下,德军在波兰遭到重创,其部署在罗马尼亚的重兵集团几乎被全歼,布达佩斯集团被包围。在战争进程中,德国的盟友陆续背叛。本书从德国和苏联两个方面分析作战构想和经过,内容翔实,叙述清晰。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西乌克兰之战”,描述了“北乌克兰”战区态势、利沃夫之战,以及苏德双方在维斯瓦河鏖战的详细情况。第二部分为“罗马尼亚之战”,分别介绍了春夏之际和临战前夜的罗马尼亚战区情况,并对基什尼奥夫—雅西“口袋”之战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对罗马尼亚“战区”战事进行了总结。第三和第四部分为两个特别章节,主要介绍了1943年夏至1944年夏走向崩溃的东线德军的情况,以及1943年至1944年苏德战时的经济情况。

《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本书承接上部《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主要介绍了1944年夏季的白俄罗斯之战。这次战役直接导致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覆灭,也是苏德战争史上的大规模合围战役之一。加上西方军队开始进入西欧大陆,德国武装部队的全面崩溃开始了。在外部压力下,德国内部出现叛乱,但被镇压。

《东线:1941年的春天》

承接上部《东线:大崩溃》,主要讲述了1945年春季的东线全景。包括在波兰、东普鲁士、匈牙利境内的战役。德军波兰集团崩溃,东普鲁士集团也在挣扎中走向灭亡,布达佩斯被苏军占领。为了挽救败局,德军集中最后的精锐装甲部队,在巴拉顿湖地区发动反击,却以惨败而告终。苏军随后占领了维也纳。

《东线:攻占柏林》

本书讲述在东线战争的最后阶段,苏军全面推进,兵锋直指柏林,直到柏林的最后决战,希特勒自杀。随着战争走向结束,东西方之间的利益争夺开始加剧,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军事和外交态势,并由此产生了战后欧洲秩序雏形。从最细微处再现了东线各战区的最后结局。

《东线:巴巴罗萨与十八天国境交战》

主要介绍了苏德战争的基本历史背景,苏联和德国各自的战争准备,巴巴罗萨计划以及苏德战争最初的十八天边境交战。 《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

承接上部《东线:巴巴罗萨与十八天国境交战》,主要讲述了国境结束交战后,德军攻入苏联境内,面对苏军的顽强抵抗和各地战局,德军统帅部围绕战争下一步的展开方向进行了激烈辩论,最后,夏季和秋季战役的决战焦点由中部转向南部,相继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战役。德军虽然取胜,却失去了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围绕这一战役方向改变的得与失,史学界争论至今。

《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

承接上部《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主要介绍了东线战争战局的变化。战争由夏季进行到了秋季,德国军队开始集中力量去夺取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自边境交战后,苏德战争史上再度爆发数百万人规模的激烈交战。德军在最初的胜利后,攻势逐渐陷入停顿。

作者介绍

朱世巍,江西南昌人,我国著名军事作家。曾为《兵器》、《战场》、《军事世界画刊》等刊物撰写稿件,同时还参与了《二战德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二战苏军坦克装甲车辆》等的编撰工作。主要著作有《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东线:决战第聂伯河》《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东线:大崩溃》《东线:1945年的春天》《东线:攻克柏林》《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等。

参考文献

  1. 思想指导人生,豆丁网,2013-01-15
  2.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公教育,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