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邽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邽镇

中文名 :下邽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下邽镇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是古下邽县城所在地,地处渭南城区北端,东临蔺店镇,南接渭南经济开发区,西邻官底镇,北与蒲城县接壤。距渭南城区28千米 。总面积107平方千米。

下邽镇人才辈出,因唐朝名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准皆为下邽人,素有"三贤故里"之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连壁,也分别出生于下邽镇西关和见庄村。名胜古迹有慧照寺(晋)、塔(宋)、秦汉下邽县城遗址、景贤书院遗址等。

截至2020年6月,下邽镇下辖29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下邽镇户籍人口63263人 。2013年,下邽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 [1]

历史沿革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于今天水、陇西一带,获胜后迁其部分邦民于今渭南市临渭区之渭河以北,设下邦县;县治在今巴邑镇。此为中国最早所置三县之一。

秦代,行郡县之制,置下邽县。

西汉,下邽县之外,东北处设莲勺县,后并入下邽县。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年)建朝后,发现下邽的邽与他名字中的"珪"同音,为了避讳朝廷便下令改念"邽"gui(归)为"吉"音。后又改下邽为下封,但仍念"下邽"的音。

隋代大业二年(606年),恢复"下邽县"的原写法,并恢复"邽"字原读音gui(归),还原了"下邽"的本来面目。隋大业十一年(615年),下邽县迁至今下邽镇址。

唐代至五代,下邽县隶属华州华阴郡。

宋代熙宁六年(1073年)不作县,只作镇,至元丰元年(1078年),下邽又复作县存在。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邽县制被撤销,并入渭南县

清朝初期,设下邽镇,隶属渭南县。

解放后,设下邽区人民政府;1955年改为乡政府;大县时改为下邽管区;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文革时改为革委会;1978年将下邽更名为下吉;1984年撤乡改镇为下吉镇;2002年撤乡并镇,将原南七乡并入下吉镇;2011年元月,将原周家乡并入下吉镇。

2012年01月09日,下吉镇复名为下邽镇,政府驻地迁至双官路,行政区域和隶属关系不变。

位置境域

下邽镇地处渭南城区北端,东临蔺店镇,南接渭南经济开发区,西邻官底镇,北与蒲城县接壤。镇域面积107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9°31′,北纬34°44′。距渭南城区28千米。

地形地貌

下邽镇境内土地平整,灌溉便利,属交口抽渭灌区。

气候

下邽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

自然资源

2013年,下邽镇耕地面积12万亩。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