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峡区 |
---|
|
三峡街,为1920年-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北州海山郡。今新北市三峡区。[1]
沿革
1920年(大正九年)10年,合并桃园厅三角涌支厅成福区与三角涌区的三角涌、公馆后、隆恩埔、刘厝埔、麦仔园、礁溪、八张、中埔、蔴园、十三添、大埔、山员潭、福德坑、茅埔、鸢山等庄后,设立“三峡庄”。
1922年(大正十一年)一月,海山郡蕃地白石按、大旗尾、鸡罩山、紫微坑、牛角坑并为白鸡大字,仑尾寮、竹坑山合并为竹仑大字,湳子桥、鹿母潭合并为大寮大字,编入三峡庄。
1932年(昭和七年)二月,海山郡蕃地乌才头并入大埔大字,圳子头、柑子树脚、十八分并入十三添大字,内插角、外插角、有木、熊空南脚合并新设插角大字,东眼、东麓、金敏子合并新设东眼大字,菜园地、五寮、诗朗合并新设五寮大字,编入三峡庄。
1940年(昭和十五年)六月,三峡庄升格为“三峡街”。
街庄原名
原属海山堡之麦仔园庄、隆恩埔庄、刘厝埔庄、公馆后庄、三角涌庄、八张庄、礁溪庄、十三添庄、蔴园庄、中埔庄、鸢山庄、福德坑庄、大埔庄、山员潭仔庄、茅埔庄、成福庄、横溪庄、挖仔庄
- 三角涌庄改称三峡
行政区划
战前,三峡街辖域内分为三峡、麦子园、隆恩埔、刘厝埔、公馆后、八张、礁溪、十三添、麻园、中埔、鸢山、福德坑、大埔、山员潭子、茅埔、成福、横溪、挖子、大寮、竹仑、白鸡、五寮、插角、东眼24个大字。
- 麦子园大字下有“麦子园”、“刘厝埔”小字名
- 公馆后大字下有“公馆后”、“隆恩埔”、“刘厝埔”小字名
- 三峡大字下有“三峡”、“公馆尾”小字名
- 八张大字下有“坡子干”、“八张”小字名
- 十三添大字下有“十三添”、“犁舌尾”、“打铁坑”、“乌才头”小字名
- 麻园大字下有“麻园”、“溪墘寮”小字名
- 大埔大字下有“大埔”、“五阄”、“二阄”、“柑子树脚”、“十八分”、“圳子头”小字名
- 白鸡大字下有“白鸡”、“紫微”小字名
- 成福大字下有“成福”、“小暗坑”小字名
- 横溪大字下有“溪北”、“溪南”、“顶寮”、“坪林”小字名
- 竹仑大字下有“竹坑”、“仑尾”小字名
- 五寮大字下有“五寮”、“诗朗”、“菜园地”小字名
- 插角大字下有“插角”、“内插角”、“外插角”、“有木”、“熊空”小字名
- 东眼大字下有“东眼”、“金敏子”、“东麓”小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