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自由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偽自由書 |
wěi zì yóu shū |
作者 :魯迅 類 別 :雜文 頁 數 :249頁
|
《偽自由書》,是1973年05月0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魯迅。 [1] 《偽自由書》是1933年1月底至5月中旬,魯迅寫給《申報》副刊《自由談》的短評合集。 本書是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鬥爭和思想批判的戰鬥記錄。然而,它透過個別事件揭示的客觀規律,它剖析具體事物的精湛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卻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它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武器。外文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了由陸津開翻譯的該書法文版。[2]
內容概述
章《偽自由書》是寄給《申報》上的《自由談》的雜感。《偽自由書》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3年所寫的雜文四十三篇,包括《觀斗》,《電的利弊》,《賭咒》,《從諷刺到幽默》,《推背圖》,《中國人的生命圈》,《大觀園的人才》,《言論自由的界限》,《天上地下》等。
《偽自由書》是1933年1月底至5月中旬,魯迅寫給《申報》副刊《[自由談》的短評合集。 1933年10月由上海北新書局以「青光書局」名義出版,作者設計封面,在「偽自由書」下手書「一名《不三不四集》」。次年2月被當局查禁。作者生前只印行一版次。 1936年11月曾由上海聯華書局以《不三不四集》書名印行一版。 外文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了由陸津開翻譯的該書法文版。
點評鑑賞
《偽自由書》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鬥爭和思想批判的戰鬥記錄;然而,它透過個別事件揭示的客觀規律,它剖析具體事物的精湛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卻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它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武器。
作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樟壽,後改名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祖籍河南省正陽縣,從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