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納·韋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雷納•韋斯 | |
---|---|
雷納•韋斯 | |
原文名 | Rainer Weiss |
出生 |
德國柏林 | 1932年9月29日
國籍 | 美國 |
職業 | 物理學家 |
雷納•韋斯(Rainer Weiss),1932年9月29日出生於德國柏林,美國理論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學家,1966年便設想出一種探測引力波的方法,2015年9月1000名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開展研究的物理學家在兩個巨大黑洞位於距地球10億光年的地方相互圍繞着旋轉時,探測到其輻射出的脈衝波。LIGO是兩台分別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和華盛頓州漢福的巨大探測器。
2017年10月3日,獲得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物經歷
雷納•韋斯(Rainer Weiss),1932年9月29日出生於德國柏林,美國理論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教授。
雷納•韋斯在少年時代為躲避德國國內的政治動盪而舉家遷往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1938年遷往美國。195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6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60年至1962年,雷納•韋斯曾在塔夫茨大學工作,1962年至196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物理研究員。1964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1966年便設想出一種探測引力波的方法,2015年9月1000名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開展研究的物理學家在兩個巨大黑洞位於距地球10億光年的地方相互圍繞着旋轉時,探測到其輻射出的脈衝波。1973年至2001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2001年起任名譽教授。
2016年9月27日晚,邵逸夫獎2016年度頒獎禮在香港舉行。雷納·韋斯、羅奈爾特·德雷弗、基普·索恩獲得邵逸夫天文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激光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的構思和設計。LIGO最近首次直接觀測到重力波,為天文探索開創了一個新方法,而它首先偵測到的非凡事例,是兩個星級質量的黑洞合幷。
獲獎記錄
2016年9月21日,入選2016年引文桂冠獎名單。
2016年9月27日,獲得邵逸夫天文學獎。
2017年9月21日,獲得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
2017年10月3日日,獲得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主要成就
在普林斯頓大學,Weiss在物理學家Robert Dicke的指導下做博士後,致力於引力的實驗驗證。隨後,他於1964年回到MIT。Weiss說,作為一名資歷尚淺的教職員工,他很少發表文章,也沒有操心自己的事業。來自MIT的LIGO物理學家David Shoemaker表示,Weiss能獲得終身職位,可能全憑他的教學工作--如果放到現在則肯定沒戲。已從MIT退休的物理學家Bernard Burke同意這一說法。他介紹說,早期的Weiss是"一個快樂的喜歡擺弄小機械的人",因此"不可能獲得終身職位"。不過,Burke表示,Weiss很快扭轉了局面。
他將注意力從引力轉向對所謂的宇宙微波背景(CMB)輻射的測量上。CMB輻射是一種無所不在但很模糊的無線電波,於1965年被發現,並且被初步認定為宇宙大爆炸產生的餘輝。它通過宇宙無休止的膨脹,擴展成更長、更冷的波長。
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末,這種關聯仍然缺少充分的證據。來自宇宙大爆炸的輻射應當擁有一個表明輻射溫度且峰值不對稱的"熱譜"。在長波段,一些團隊觀測到與絕對零度以上3℃的溫度相符合的上升熱譜。不過,在1968年,火箭測量結果發現了大量的較短波長輻射。其同熱譜存在衝突,並且威脅到宇宙大爆炸假說。
為探究該問題,Weiss和他早期帶的研究生、如今已經退休的物理學家Dirk Muehlner建造了一台可搭載氣象氣球飛行並測量較短波長微波頻譜的設備。1974年,在三次飛行和1次改造後,他們掌握了與熱譜相符的確切數據,並且首次揭示了"泄露機密"的峰值。"這完全摧毀了火箭結果。"Burke表示,"在那些對微波背景感興趣的人里,Weiss突然成了他們的明星。"
CMB研究不僅為Weiss守住了終身職位,還推動他在更廣泛的科學界中擔任領導角色。1976年,美國宇航局(NASA)開始研製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衛星,項目科學工作組則選擇Weiss擔任負責人。於1989年發射的COBE高度精確地測量了微波波譜,並且毋庸置疑地證明了CMB擁有熱譜。它還探測到CMB溫度中10萬分之一的微小波動--在新生宇宙中出現且對宇宙學標準模型至關重要的極小的量子漲落痕跡。2006年,美國人John Mather和George Smoot分別因測量微波波譜和探測到這種波動而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Weiss應當分享這一榮譽。"這是一次接近成功的失敗。"來自雪城大學的LIGO物理學家、上世紀80年代和Weiss在MIT共事的Peter Saulson表示。無論如何,Weiss對COBE的貢獻證明,他能勝任曾認為自己非常不適合的角色:大型科學項目的領導者。"他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者。"在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工作的Mather表示,"他還擅長決定誰應當做什麼,並且確保那個人獲得應有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