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傑弗理·霍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重定向至:

傑弗理·霍爾
傑弗理·霍爾
原文名 Jeffrey C Hall
出生 1945年
紐約布魯克林
國籍 美國
職業 教授
獎項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傑弗理·霍爾(Jeffrey C Hall),194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沃爾瑟姆布蘭戴斯大學榮休教授。 2017年10月2日,傑弗理·霍爾獲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

人物生平

傑弗理·霍爾194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在華盛頓的城郊長大,在大學時師從一位果蠅遺傳學家,由此開始了研究生物學的道路。霍爾在1971年獲得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博士學位,隨後進入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工作,用遺傳學手段研究果蠅的行為和神經生物學。

1974年春天,霍爾前往布蘭戴斯大學任職,於1986年晉升為教授。在那裡,他發現果蠅的求偶行為可能與晝夜節律有關。後來,他與另一位獲獎者、同在布蘭戴斯大學的邁克爾·羅斯巴殊進行合作,成功克隆出果蠅的生物鐘基因per,並闡述了核心生物鐘的運作機制。

在布蘭戴斯大學工作時,霍爾教授過一門歷史課程——美國內戰時期,葛底斯堡戰役的歷史。原來自從1983年霍爾一家到葛底斯堡旅行後,霍爾就對葛底斯堡戰役的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查閱文獻、修讀課程,並收藏相關文物。最終,霍爾對葛底斯堡戰役的認識已經足以在大學開設課程,因此他編撰了一本歷史書並開始教這段歷史。

在布蘭戴斯大學榮休後,傑弗理·霍爾加入奧羅諾緬因大學任教。

現在,霍爾已經退休。雖然仍對科學研究戀戀不捨,但霍爾表示他還有許多其他興趣:他喜歡音樂、電影、體育運動,也喜歡他家的小狗們。這位鬚髮花白的老人,在取得輝煌的科研成就後,過上了平凡而快樂的晚年生活。

人物榮譽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7年10月2日中午,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傑弗理·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三名科學家分享獎項[2],以獎勵他們在有關生物鐘分子機制方面的發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