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臺灣黑熊

增加 1,79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臺灣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布農語:tumaz、賽夏語:somay、鄒語:cmoi、卡那卡那富語:cuma…”
'''臺灣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布農語]]:tumaz、[[賽夏語]]:somay、[[鄒語]]:cmoi、[[卡那卡那富語]]:cumai、[[太魯閣語]]:kumay)。分佈在亞洲地區18個國家的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最大的特徵是胸前V字形斑紋和大而圓的耳朵,台灣黑熊(U. t. formosanus)是其中的一個亞種,外型和其他六個亞種相當。吻部延長而形似狗,又名「狗熊」。台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也是原生的唯一熊類。雜食性,以植物莖葉和果實為主食,並喜食蜂蜜、蜂蛹。森林性動物,生性羞怯、行蹤隱蔽,通常會避開人類。數量稀少,為台灣法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ref name=“科學人">{{cite web |url=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2015 | title= 山林的靈魂:台灣黑熊 | language=zh | date=2 | publisher=科學人雜誌 | author=黃美秀|accessdate=}}</ref>

臺灣黑熊胸前的V字型白色斑紋(太魯閣語稱做 rabang)是[[亞洲黑熊]]共有的特徵。台灣黑熊目前現存族群數量不多,出沒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000[[公尺]]-3500公尺的山區,活動範圍可達50[[平方公里]]。早在1932年[[日本]]探險家[[堀川安市]]所著的《台灣哺乳動物圖說》中,因土地開發導致棲息地喪失,臺灣黑熊的數量在下降中。在1989年依照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台灣黑熊被列為[[瀕危]]。2001年台灣黑熊被選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在不少台灣公司、企業、地方政府等,都選用台灣黑熊作為吉祥物、代表物,是著名的台灣意象之一。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