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弗兰兹·卡夫卡

增加 9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國籍 = 奥匈帝国
| 别名 =
| 知名原因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知名作品 = 《审判》 <br> 《变形记》 <br> 《城堡》
}}
'''[[ 弗兰兹·卡夫卡 ]]''' ,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ref>[https://cul.qq.com/a/20151213/019482.htm弗兰兹·卡夫卡]腾讯网</ref>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人物经历==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都是犹太人的语言)。*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 。1902  *1902 年夏天去利勃赫(易北河畔)度假。初次与布洛德相遇。1903- *1904年开始创作《一场斗争的描写》第一稿。1907年开始创作《乡村婚事准备》以及其他早期作品(已遗失)。
[[File:弗兰兹·卡夫卡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15230886&di=a5416583f646e9a44e01876b9a8733a8&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cache.netease.com%2Fcatchimg%2F20100802%2F85EDIRFH_2.jpg 原图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98f0c4e0102w5ef.html 来自新浪博客]]]
*1908年,开始任职于工伤事故保险公司。3月在《希佩里昂》杂志上首次发表作品 。1909  *1909 年,在《希佩里昂》杂志上发表《一场斗争的描写》中的两个部分。开始记日记。9月与布洛德兄弟同去意大利里瓦和布雷西亚,观看飞行表演。<ref>[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E5%BC%97%E5%85%B0%E5%85%B9%C2%B7%E5%8D%A1%E5%A4%AB%E5%8D%A1&action=edit]新浪博客</ref>*1910年,在《波希米亚德文报》上以《观察》为题发表一组短篇散文作品。10月与布洛德兄弟去巴黎 。1911  *1911 年,夏天与布洛德游历苏黎世、卢加诺、梅腊诺和巴黎。之后卡夫卡独自在苏黎世附近疗养。创作《旅游日记》。 *1912年,开始创作长篇《下落不明的人》 (即《美国》)。夏天与布洛德去莱比锡和魏玛。之后,独自留在哈尔茨山中的一个山城疗养。8月13日与费莉丝相识;8月14日将《观察》手稿寄给罗沃尔特出版社。创作《判决》和《变形记》。(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美国》。)第一本作品《观察集》出版(12月) 。1913 *1913 年《司炉》发表(5月)。游历维也纳,威尼斯和里瓦。 *1914年6月10日,卡夫卡在柏林与费莉丝·鲍尔订婚。6月11日在日记中写下小说片断《村子里的诱惑》 (《城堡》的最早雏形)。9月去吕克等地旅行。7月2日解除婚约。同年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写作《审判》,完成《在流放地》。
[[File:弗兰兹·卡夫卡2.jpg|3pspx|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15577521&di=37b3d88a11b7d2ba90c0bf96a392f67f&imgtype=0&src=http%3A%2F%2Ftc.sinaimg.cn%2Fmaxwidth.2048%2Ftc.service.weibo.com%2Fp%2Fmmbiz_qpic_cn%2Fc233a88ca7afb9e7f18b42d00ad7446e.jpg 原图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0007c0102vjes.html 来自新浪网]]]
*1915年与费莉丝重逢。继续写《审判》。与妹妹艾莉去匈牙利旅游。《司炉》获冯塔纳奖。 *1916年7月,与费莉丝去马利恩巴德。完成几篇短篇小说,后收入集子《乡村医生》: *1917年创作《中国长城修建时》。继续写作《乡村医生》里的短篇小说。7月与费莉丝再度订婚。8月首次出现肺病症状,9月4日确诊患肺结核。9月12日暂时离开保险公司。研究克尔恺郭尔的作品。创作《箴言》。12月在布拉格与费莉丝再度解除婚约。*1919年,夏天与尤莉·沃里采克订婚。写《致父亲的信》。 《在流放地》出版。 *1920年,卡夫卡在梅腊诺度病假。认识密莱娜。5月短篇小说集《乡村医生》出版。9月与尤莉·沃里采克解除婚约。夏秋两季回布拉格上班。年底在塔特拉肺病疗养院疗养 。1921  *1921 年在塔特拉。9月回布拉格。
[[File:弗兰兹·卡夫卡3.jpg|3pspx|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15849080&di=e2ee4ec44caa9c2424df61d8bd1588c3&imgtype=0&src=http%3A%2F%2Fm.tuniucdn.com%2Ffb2%2Ft1%2FG2%2FM00%2F39%2FA2%2FCii-TljBITuILrp7AAESgah3rYQAAIT3AJuBokAARKZ621.jpg 原图连接][https://nn.tuniu.com/trips/12542182 来自途牛旅游网]]]
*1922年1月,去斯宾德勒米勒,2月返回布拉格,3月15日朗读《城堡》第一章。5月与密莱娜最后一次交谈。7月因病辞职。继续写作《城堡》。 *1923年9月底,与朵拉·迪阿曼特同居。写作《地洞》、 《女歌手约瑟菲妮》、 《一条狗的研究》。短篇小说集《绝食表演者》中的四篇小说付印。<ref>[https://nn.tuniu.com/trips/12542182]途牛旅游网</ref>*1924年,卡夫卡病情恶化,3月14日返回布拉格。完成《女歌手约瑟菲妮》。6月3日去世。葬于布拉格。短篇小说集《绝食表演者》出版。 *1931年短篇遗著集《中国长城修建时》出版 。1936  *1936 年马克斯·布洛德主编的六卷本《卡夫卡文集》出版 。1950 *1950-1958年马克斯·布洛德主编的九卷本《卡夫卡文集》出版。
==个人生活==
=== 家庭===
[[File:弗兰兹·卡夫卡4.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16308902&di=429e7e1d85f9ad0894a9f88ef9d48410&imgtype=0&src=http%3A%2F%2Ftc.sinaimg.cn%2Fmaxwidth.2048%2Ftc.service.weibo.com%2Fmmbiz_qpic_cn%2Fdb0c121a3cd177d5571e108274dff1e0.jpg 原图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e0b010102w7r3.html 来自新浪博客]]]
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智力不算出众,但作为犹太人经商是有方的,所以白手起家,成为富裕的妇女时装礼品店的老板。他只关心他的生意,对儿子的写作事业并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加上他对子女的家长制管教方法,使卡夫卡在心理上从小就笼罩着威权的压力。这成为卡夫卡创作中“代沟”主题和慑强主题的生活原型。
弗兰兹·卡夫卡后来(1919年)曾给他的父亲写过一封将近一百页的信,但他却始终没有将信寄出。在这封信里面,他描述了他在童年所受的创伤:他无比倾慕他那强势的,几乎决定一切的,并且每件事都能做出正确决定的父亲。然而他对儿子们只有轻蔑的嘲讽,对于弗兰兹所热衷的事情,他表现出的只有鄙视。这场父子之间实力悬殊的斗争的结果只有一个——这个本来就腼腆的男孩变得更加内向,并且几乎不再说话了。
=== 恋爱===
1923年卡夫卡与朵拉热恋,却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对他说:“她多半是穿了一件特别的衬衣,布拉格的犹太女人们就会用这一套来勾引男人,你一见到这件衬衣,自然就决定娶她了”。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去世。当卡夫卡的棺木放入墓穴时,朵拉拼命往坟墓里跳,被在场人员紧紧抱住。
==创作特点==
* === 作品主题===
[[File:弗兰兹·卡夫卡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17400218&di=d59f468243276cc026642bf7f5a8cd7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kfzimg.com%2FW03%2Fe8%2F1c%2Fe81c54a1442091240e07b32f5544ecf1_b.jpg 原图连接][http://book.kongfz.com/203909/540624727/ 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卡夫卡虽然没有将不确定性当做自己的创作原则,但他作品所表现的不确定性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卡夫卡的作品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ref>[http://book.kongfz.com/203909/540624727/ ]来自孔夫子旧书网</ref>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 === 艺术特色===
卡夫卡小说的谜语特征体现在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上。他的小说往往没有起始,没有结尾,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明确的方向。
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如长篇《城堡》、《审判》、《美国》和中短篇《变形记》、《地洞》、《判决》、《在流放地》、《桶骑士》、《万里长城建造时》等等。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感。但它并非通过传统的写实或典型化的手法获得的,而是突破了表象的或细节的真实,采用鲜明的象征、淡化的情节和寓言性质的人物,通过象征、暗示、夸张等手法予以表现。
 
卡夫卡笔下的白描艺术特征是运用冷漠、客观、简洁并暗含着讽刺意味的语言表现作者的焦灼而忧虑的心灵。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者外冷内热的性格不无关系。有两个卡夫卡,一个是写小说的寓言的卡夫卡,另一个是写格言、日记的卡夫卡。前者把灰暗的现实和梦魔般的主观意识,孤独、恐惧、悲苦的情绪表现在创作中;后者将锐利的斧头击碎心中的冰海,向人们倾诉他的心声和希望,言辞间闪烁着理想的火花。这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构成了卡夫卡这个复杂的统一体。因而,在叙事艺术上也是矛盾统一的。他一方面用冷峻的语言作“利斧”劈开蒙蔽人们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这冷峻的语言下又跳跃着一颗灼热的心,于是形成了这外冷内热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File:弗兰兹·卡夫卡6.jpg|3pspx|缩略图|左|[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70333646,3088253329&fm=26&gp=0.jpg 原图连接][https://www.jdwan.com/a/BODwQYVERoBlNKmR 来自爱泡云]]]
卡夫卡是个自传色彩很强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写他自己,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名字与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来塑造他笔下的主人公的,因而他赋予了他的人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格属性。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的小说是他生存体验的总结和内心世界的外化。
卡夫卡一生都在苦苦地探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但至死都无法对他的思考和探索给出令他自己满意的答案和结论。因此卡夫卡也无法通过他的创作描写生活的结局,无法给自己的小说一个满意的结尾。
 
==人物影响==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最初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辨出了他的声音,或者说他的习惯。
为纪念卡夫卡,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从1978年起,在德国联邦政府的支持下,一批来自各国的德语文学专家,开始按照当代文学的标准来编辑卡夫卡的小说、日记、书信和遗稿,并由菲施尔出版社(S.Fischer Verlag)陆续出版。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