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抚河

增加 35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抚河水系图.jpg|有框|右|<big>南昌市水系图</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409755152&di=5929701347eed40f640a1179b324f023&imgtype=0&src=http%3A%2F%2Fwww.planners.com.cn%2FeSunSoft%2FUploadFile%2F2018920164013637.jpg 原图链接][http://www.planners.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_id=1824&pagen 来自规划师杂志社 的图片]]]
[[ 抚河 ]] ,水名,位于 [[ 江西省 ]] 东部。是 [[ 鄱阳湖 ]] 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 [[ 武夷山脉 ]] 西麓广昌县驿前乡的血木岭,全长312公里,流域面积1.5811万平方公里<ref>[http://ziliaoku.jxwmw.cn/system/2008/11/12/010079075.shtml 鄱阳湖水系——抚河、信江、饶河],江西文明网,发布时间: 2008-11-12 13:10</ref>。一般称主支 [[ 盱江 ]] 为上游,其间自南城至 [[ 抚州 ]] [[ 疏山 ]] [[ 廖坊 ]] 两处火成岩坝段,以下为逐步开展的平原或丘陵;抚州以下为下游,两岸为冲积台地,田畴广阔。过 [[ 柴埠口 ]] ,抚河进入赣抚平原。至 [[ 箭江口 ]] 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主流,经 [[ 梁家渡 ]] 下泄,由 [[ 青岚湖 ]] 注入 [[ 鄱阳湖 ]]
==河流源头==
抚河发源于 [[ 广昌县 ]][[ 驿前镇 ]] 姚西村的血木岭,《汉书·地理志》和 [[ 郦道元 ]] 的《水经注》均有记载。
最高处为 [[ 灵华峰 ]] ,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刚,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竹管细流,开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顺着山谷形成两股溪流,一经 [[ 里木庄 ]] ,一经 [[ 罗家地 ]] ,汇成山涧小溪,流经十华里至木头坑合流,先后形成五潭七瀑布。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
溪流经 [[ 龙井 ]] [[ 天井里 ]] 形成驿前港。又环绕驿前镇,穿过高虎脑、杨溪乡等地,在赤水的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始称旴江(旴江为抚河的上游)。
[[ 旴江 ]] 在广昌境内穿越 [[ 驿前 ]] [[ 高虎脑 ]] [[ 杨溪 ]] [[ 赤水 ]] [[ 旴江 ]] [[ 甘竹 ]] 等6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条溪流之水,总长78.95公里,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 [[ 甘竹镇 ]] 罗家村流入 [[ 南丰县 ]] 境,再经南城接纳 [[ 黎川河 ]] ,经抚州接纳宜 [[ 黄河 ]] [[ 乐安河 ]] 等,形成抚河,注入 [[ 鄱阳湖 ]] [[ 长江 ]]
[[ 血木岭 ]] 长有许多野生的中药鸡血藤,山下有" 里木庄" " 木头坑" 等到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 血木岭" 。三字既概括了抚河发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点出古驿道的险峻曲折。
==河流水系==
抚河发源于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灵华峰,海拔991m, 与石城县、宁都县相邻,上游由 [[ 千善港 ]] [[ 长桥水 ]] [[ 古竹港 ]] [[ 尖峰港 ]] [[ 头陂港 ]] [[ 石梁港 ]] [[ 塘坊港 ]] 等小支流汇合而成。向东北流经广昌县,再北流至 [[ 南城县 ]] 、抚州市临川区,在抚州市下源村附近纳入 [[ 宜黄水 ]] [[ 宝塘水 ]] 之前称为 [[ 盱江 ]] ,之后称为抚河。经 [[ 丰城市 ]] [[ 进贤县 ]] 、南昌县之后分为两支。右支入青岚湖,左支流入金溪湖之后向北流经余干县,分两支汇入鄱阳湖。
===主要支流===
[[File:长桥水.jpg|有框|右|<big>主要支流长桥水等</big>[http://www.oldkids.cn/upload/260772000/u260771043/2011/01/26/tblog_201101261923531.jpg 原图链接][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173828 来自老小孩 的图片]]]
主要支流有上游的 [[ 长桥水 ]] [[ 青铜港 ]] [[ 瞿溪河 ]] [[ 密港水 ]] [[ 石咀水 ]] [[ 九剧水 ]] [[ 沧浪水 ]] ;中游的 [[ 黎滩河 ]] [[ 龙安水 ]] [[ 茶亭水 ]] [[ 桐埠水 ]] [[ 金溪水 ]] [[ 崇仁河 ]] [[ 宜黄水 ]]
抚州以南城以上河段为上游。上游多浅滩峡谷,河道狭窄,常有小盆地穿插期间,曾巩曾付赋诗赞美两岸风光:" :“ 黄柑巧缀星垂槛, 香稻匀翻雪满瓯。"<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21bdd8b12183.aspx 送抚州钱郎中],古诗文网</ref>
抚河流域是江西的风水宝地,它的资源十分丰富,干流和支流蕴藏发电量约有31万千瓦,各主流的崇山峻岭中,木林参天,并埋藏有 [[ ]] [[ ]] [[ ]] [[ ]] 等珍贵矿藏,宽广的赣抚平原,土地肥沃,是我省得天独厚的粮仓,盛产 [[ 大米 ]] [[ 棉花 ]] [[ 油料 ]] 、杂粮及 [[ 柑橘 ]] [[ 甘蔗 ]] 等经济作物。
==千金陂==
[[ 道光 ]] 三年 (1823) 《临川县志》记载: 汝水自盱来, 达于 [[ 瑶湖]], 斜直 [[ 孔家渡]], 地平土疏。唐时, 初决一口, 其后支港横溢, 正道湮淤。上元间, 守臣尝建华陂, 以遏支而行正。大历中, 刺史颜真卿继筑之, 名土塍陂。
贞元中, 刺史 [[ 戴叔伦 ]] 继筑, 名冷泉陂, 又立均水法, 筑堤数十, ……咸通九年八月, 刺史 [[ 渤海 ]] 李公凿冷泉故基, 自文昌桥直抵南洲铺上口, 凡九百七十余丈, 尽出其沙与积壤, 萦东盘委, 望之若带。又于其上横截汝水, 置千金陂, 南北百二十五丈, 于十年夏告成, ……自此水复故道。(卷六《水利志》)。
这是历代 [[ 临川 ]] 地区方志文献中, 最早一次有关抚河决堤的灾害记录, 这次决堤发生于 [[ 唐代 ]] 中期, 对当时临川地区的影响巨大。抚河右岸决堤, 偏离故道, 另辟蹊径, 原本抚河应是绕城向北与临水汇合, 再向西北注入赣江, 但决堤后的抚河不再绕城, 而是直接向北经孔家渡 (驿) 汇入抚河下游河道。随后百余年间, 虽历经数任刺史修筑, 但都未能根治, 水患不断。
直至唐咸通九年 (868年) , 刺史 [[ 李渤 ]] 重新组织人力物力修筑, 历时近一年时间, “高其壖土与江口平”又“尽出其沙与积壤”加高河岸附近的地势, 再“横截汝水, 置千金陂”, 最终方使抚河重归故道, 造福一方。
在这次治河复道过程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 无疑是千金陂, “当咸通以前, 千金堤未立, 汝水不得至郡城下。”正是千金陂的修筑, 才使得抚河改道回归, 绕郡城北与临水汇合。这条用石块砌成的长坝,像一条巨龙卧在水中, 用“龙身”挡水以抬高水位, 减缓流速, 将水引入灌区。
千金陂的修建, 不仅实现抚河重归故道, 在汛期, 也可起到分洪泄水的功能, 且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堪称抚州的“都江堰”。难怪后人有诗赞曰:“黄塘滩口水如梭, 尽道新开复古河。东岸结茆与酒店, 西津簇火起渔歌。”<ref>[http://m.sohu.com/a/299053179_120027044 北京传来好消息!事关抚州“都江堰”……],搜狐</ref>
自唐代以后, 抚河中游的治河防灾水利工程, 大都围绕千金陂实施, 而历代政府对 [[ 千金陂 ]] 的维护情况, 与抚河临川段的水害, 息息相关。
==抚河缺口==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10年6月22日凌晨消息,据江西省防办报告,6月21日江西全省26条河流超警,抚河、信江等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6月21日18时30分左右,江西抚河干流右岸唱凯堤(防洪标准20年一遇,保护耕地12.29万亩,人口14.43万人)发生决口,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国家防总在已向 [[ 江西省 ]] 调运冲锋舟130艘、橡皮舟290只、救生衣5000件等防汛抢险物资的基础上,再次紧急向江西调运冲锋舟118艘、橡皮舟680只、复合型防汛抢险舟3艘、专用机油267箱、便携式查险灯1580只。并在已派往江西3个工作组和专家组的基础上,再次加派专家组。武警江西总队紧急出动710名兵力、43台车辆、21艘冲锋舟,武警水电部队出动170名兵力、14台车辆驰往唱凯堤抢险<ref>[http://news.sohu.com/20100623/n273007970.shtml 唱凯堤决口:紧急转移从大营救转向大搜救],搜狐,2010年06月23日09:29</ref>。
==整治抚河==
274,7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