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楊遇春

增加 6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楊 遇春'''(1760年 ―1837 -1837 年4月3日 ),字 时斋 時齋 ,四川崇州人 ,清朝名 將。六歲時開始讀書,十七歲時因家道中落轉而習武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杨 ==生平簡介==[[File:楊 遇春 中武举人。曾随福康安镇压甘肃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古州苗民起义,并参与廓尔喀之役,深受其赏识。自嘉庆二年(1797年)起,率军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屡战有功,史称"遇春谋勇俱绝,剧寇半为所歼" 。嘉庆十一年(1806年),平定陕西宁陕镇驻兵哗变。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参赞大臣身份率兵镇压天理教起义及陕西南山厢工起义。道光六年(1826年),以代理陕甘总督之职率军讨平张格尔叛乱,收复南疆西四城。道光八年(1828年),正式担任陕甘总督。张格尔伏诛后,因功绘像紫光阁。.png|thumb|right|[http://i3.qulishi.com/static/2019/c/5c7b705b94192.png原圖鏈結][https://www.google.com/search?sa=N&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R0G55obyCsjpKJ_eYB7Njy0i2AhQ:1575172568698&q=%E6%A5%8A%E9%81%87%E6%98%A5&tbm=isch&source=univ&ved=2ahUKEwjp7KqLx5PmAhUjE6YKHcLDByY4ChDjbXoECAkQIw&biw=1131&bih=539#imgrc=2WmfzQoM6IGlKM:]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楊遇春中武舉人。任四川材官。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朝廷選用其擔任督標。曾隨福康安鎮壓甘肅田五起義、台灣林爽文起義、古州苗民起義,並參與廓爾喀之役,深受其賞識。 自嘉慶二年(1797年)起,率軍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屢戰有功,史稱“遇春謀勇俱絕,劇寇半為所殲”。嘉慶十一年(1806年),平定陝西寧陝鎮駐兵譁變。嘉慶十八年(1813年),以參贊大臣身份率兵鎮壓天理教起義及陝西南山廂工起義。道光六年(1826年),以代理陝甘總督之職率軍討平張格爾叛亂,收復南疆西四城。道光八年(1828年),正式擔任陝甘總督。張格爾伏誅後,因功繪像紫光閣。    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年老 官返 封一等昭勇侯。道光十七年(1837年), 遇春病逝,年七十八 。追 太子太傅、兵部尚 ,入祀 良祠, 谥号" 諡號 “ 忠武" ,故 为"杨 為“楊 忠武侯" 。著有《武 备制胜编 備製勝編 》十三卷     楊遇春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每遇軍務,無不從伍馳驅。一生交戰數百次,戰法多變,臨戰常頂石冒矢衝鋒陷陣,未曾受傷,被嘉慶帝稱為“福將”,與楊芳並稱“二楊”。在陝甘總督任上十年,請免梨貢,裁減冗員,裁減軍隊,組織屯墾,改良馬政,加強防務,合併機構以節浮費,為開發西北邊疆做出貢獻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a6ypgnRqM}} ==參考資料==
杨遇春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每遇军务,无不从伍驰驱。一生交战数百次,战法多变,临战常顶石冒矢冲锋陷阵,未曾受伤,被嘉庆帝称为"福将" ,与杨芳并称"二杨"。在陕甘总督任上十年,请免梨贡,裁减冗员,裁减军队,组织屯垦,改良马政,加强防务,合并机构以节浮费,为开发西北边疆做出贡献。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Category:1760年出生]]
72,893
次編輯